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从“心”认识汉字

中医有自己身心合一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能帮人解除内心的苦痛,将蓄积在内心的有形瘀结化成无形的能量释放出来,将不良的信息消除,让人们心怀坦荡,开怀大笑。

1. “悦”是通过言语使人高兴,把人说动了心

我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批林批孔”运动,学校印刷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小册子,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供批判用”,拿回家我妈妈却让我背诵这些经文。我也喜欢这些古文字句,加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背下来了。记得《论语》的第一篇《学而》中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是“悦”的通假字,发音也是“悦”,我当时不知道,就念“说”念了好几年,直到上中学学习古文才明白。

说与悦之所以通假、互用,是因为它们有共有的字根——“兑”。《说文解字》解释:“兑,说也。”兑是《易经》中的一个卦象,《易·说卦》里讲:“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孔颖达解释:“取口舌为言语之具也。”“兑”字下面由“人”和“口”组成,上面的两点形象地表现出唾沫飞溅的样子。巫师祈祷的“祝”字,也是由“人”“口”组成。

因此,说话的“说”这类利用口舌出声的字,都用“兑”来做字根。足阳明胃经的井穴,也就是最后一个穴位叫“厉兑”,位置在第二足趾的趾甲根外侧。厉兑的意思是使口舌灵活、锋利,刺激这个穴位能使谈吐清晰,也能增强人的吞咽、咀嚼、搅拌能力,从而减轻消化负担。

悦的本义就是通过言语使人高兴,把人说动了心。《易经》第五十八卦:“《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通过言语游说,把人“忽悠”得心情愉快,干活也不觉得累,即便碰到艰难困苦,人们也心甘情愿去做。

2.口不对心,就是不悦

一言以蔽之,现在说相声的就是“悦人者”,他们逞口舌之利,把人说乐了,逗笑了。心理咨询师就是通过谈话解开心结,让人想开了、高兴了。汉朝枚乘写的《七发》,完美地记录了一位高人通过谈话把有疾的楚太子说得眉开眼笑、霍然而愈的经过。由此观之,心理咨询的祖师爷还是在中国。

我个人感觉,悦的深层意思还包括心口一致的意思,言不由衷、皮笑肉不笑不能算悦。说相声的人、喜剧演员、小丑这些整天给别人带来欢笑的人,往往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自闭或抑郁状态,现代医学称为“小丑综合征”。

美国的喜剧之王金·凯瑞向媒体透露自己有长期的压抑和自闭;喜剧系列《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因长期抑郁宣布辞演憨豆先生一角;相声演员李××在父亲去世当天赶回家磕了几个头,马上就赶回去强作欢颜,参加演出……

口不对心,就是不悦。 如果大家为了谋生,为了工作经常要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这样心口不一的结果一样是没有喜悦可言的。

3. 我们只知道“愉”是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而高兴

“愉”的字根是“俞”,在篆书中,俞的上部是个向上的三角形——“△”,这是表示男性生殖器和男性性行为的符号,代表进攻、突破、超越。下面的“月”本义就是肉,而旁边的立刀是由“水”变化而来的,本身是象形水的波纹,并无杀戮、伤害的意思。因此,“俞”是古代生殖崇拜的遗迹,表示男子插入阴茎以后射精的状态,后来引申为突破和超越。

由“俞”这个字根衍生的同音、近义字还有很多,比如,“觎”就是非分的希望,如觊觎;“揄”有引诱、挑逗、勾引的意思,如揄弄、揶揄;“逾”泛指翻过、超过、钻过等行为,如逾越、逾墙钻洞;“窬”,《说文解字》解释为“穿木户也”,参观过故宫的人应该对大木门上的八十一颗门钉有印象,古人把门钉就叫“窬”,《礼记》中讲到“筚门圭窬”,意思是门户是女阴象征,应当闭合,窬是男子阳根的象征,应当突破穿越,圭在古代也是男性生殖器的符号。由此看来,“愉”就是因“俞”而通神,表示男子插入阴茎射精以后,达到性高潮的那种欲仙欲死的欢快的感觉。

其实从古文的只言片语、蛛丝马迹中,我们还是能看到“愉”的生殖崇拜痕迹。《说文解字注》中说:“愉,薄也。”薄就是接近、交合的意思。成语有“日薄西山”,意思是夕阳和西边的山峦接近即将融为一体。《庄子》有言:“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食色性也,本性得不到满足,当然就是痛苦的。吃不好就是不怡,性欲得不到满足,那就是不愉。

4. 靠“偷”来达到“愉”这种快感,你就会乐极生悲

说到“愉”就不能不提到“偷”,偷在旧时有着男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性行为的意思,古人称之为“行苟且之事”,《说文解字》记载:“偷,苟且也。”因此,偷的发音就近乎“苟”,含义为苟合、苟且。

俗语中有偷香窃玉、偷汉子、偷情、偷欢、偷鸡摸狗、偷奸取巧等很多词汇。偷是在冒险、突破禁忌、试探,因此很刺激、很容易让人动心,特别让那些有了审美疲劳、摸着老婆的手一点感觉都没有的人着迷。旧社会“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说法,便是描写人的性心理变化。

其实,愉这种动心通神的快感,需要消耗人的肾精和元气。正常有节的性爱可以使人享受到愉快、愉悦,过度的性行为则耗散真精、元气,到头来就会出现麻木不仁、毫无快感。如果能正视这种身体、心灵发出的警示信号,去养精蓄锐、休养生息,那么愉快的感觉还会恢复。反之,如果靠偷情、找刺激、吃春药来继续透支残存的精气,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乐极生悲、伤身殒命。其实,《黄帝内经》的这段话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5.中医的哲学,尽在一个“愈”字

愈和愉的构成元素完全一样,只是结构和发音不同。愉是竖心旁,暗喻被挑逗起来的心情;愉是平声,也属于上挑的阳性,代表兴奋、亢进。愈是心字底,仄声,代表沉潜、安定。

“俞”字源于描写性交状态,有征服、超越、胜出的意思。“愈”有“俞”的字根,因此“愈”字本身也包涵益、胜的意思,具体来说就是越发、更加、进一步。

比如柳宗元在《捕蛇者说》里写道:“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描写了自己的探险经历和感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成语中有愈演愈烈,也就是越发的意思。顾炎武《与潘次耕札》中说:“一暴之功,犹愈于十日之寒也。”愈在这里就是超出、胜过的意思。

俞的胜出、超越、进步的含义逐步扩展,运用到治病、身心康复的领域,就产生了一个字——“瘉”或“愈” (两个字发音相同) ,含义是疾病被征服,身体进步、胜出。《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中说:“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瘉,自入谢。”后世注家解释说:“瘉,病差也。”《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说:“本起于晨,相连至昏,其日出后至日中间差愈。”差与瘥通假,发音同拆,是病好了的意思。《说文解字》记载:“瘉,病瘳也。从疒俞声。以主切。”徐铉等人在注解中说:“今别作愈。非是。”可见瘉和愈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愈,愈也就有了治好疾病的意思,直到今天人们逐渐淡忘了瘉,而使用愈。

愈和瘉的区别在于多了一个“心”字,暗含两层意思,一层特指心病,也就是情绪、情感、精神疾病的康复;另一层指心神回归,生机恢复。

《黄帝内经》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代表着与生俱来天赋的自愈能力,对于已经生病的人来说,中医以恢复神机、气机为目的,宁心安神、固本培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在成功抢救被认为已经死亡的虢太子以后,面对别人“起死回生”的赞誉时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所谓“自当生”就是神气还在、生机尚存。

同样是扁鹊,最后一次面对不听规劝、屡次讳疾忌医的蔡桓公,转身就跑了。后来他对蔡桓公的使者说蔡桓公的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意思是说到了这步田地,失去了神机的蔡桓公,尽管还在吃喝玩乐,但不过是个“行尸走肉”,谁也救不了他。

中医养生防病以养心安神为要务,只有“独立守神”,才能“肌肉若一”;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惜很多人“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结果是“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治病求本,本于内心。中医的哲学,尽在一个“愈”字。

6. 怡:吃喝到发自内心喜爱的东西,或者吃喝的东西让内心感到高兴

怡是形声字,在篆书中,台的写法是上面是“以”,下面是“口”,古音念yí。类似的汉字还有贻、饴、诒等。还有一些汉字中有“台”,也是形声字,但发音同“台 (tái) ”,而不是yí,比如抬、苔、跆等。

俗话说:“秀才识字识半边。”我们上大学放完假回到学校的时候,各地的同学都带来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山东的同学带了糖果,包裹的糖纸上印着“高粱饴”三个字,吃起来又甜又筋道,大家吃完了还想吃,有个同学就去问人家要:“还有高粱台吗?”

发音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会意不同。台是有形有质的物体,所以发音同台 (tái) 的字,大多与实体物质有关;发音同yí的字,会意为“以”“口”,也就是通过嘴触动的意思。饴是用嘴动食的意思,贻是以口动钱的意思,诒是以口留话赠言的意思……而怡的意思就是“以口动心”,或者“以口使心情好”。

之前说过“悦”是通过说话使心情好,因为兑代表口舌。怡和悦都是用嘴,似乎是近义字,但怡偏于用嘴吃喝。所以怡的意思有两个:一是吃喝到发自内心喜爱的东西;二是吃喝的东西让内心感到高兴,算是双向互动。

7. 现代人每天按点吃饭,不管自己当时是否饥饿

《黄帝内经》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人类理想的生活状态时说:“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当地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生活得很幸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说的就是饮食如意,自得其乐的状态。食而觉美就是怡,在充饥填饱肚子的基础上,吃得好、吃得宜,能满足心理精神层面的享受,达到除饿、解馋、过瘾的目的,就是怡。

古人在论述饮食之道的时候,提出一句口号——“适口为珍”。所谓适口就是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人的秉性、素质、心理调整配伍饮食,只有五味调和、阴阳平衡的饮食才是最怡人的。

当年朱元璋兵败逃命、饥寒交迫,吃到了乞丐们用泔水煮的残羹冷炙、溲菜剩饭,美得灵魂出窍,命之曰“珍珠翡翠白玉汤”。等时过境迁,朱元璋坐上了龙椅,再吃同样的东西,结果只能是令人作呕了。

人和动物都有天赋的本能,去嗅寻自己喜欢的味道,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喜欢吃的往往就是自己需要的,需要的就是能愉悦自己心神的。很多草药都是被动物引导发现的,现代科学也观察到动物在生病的时候,会吃一些平时完全不吃的东西。原因就在于动物在生病的时候,嗅觉和味觉都会发生变化,身体会本能地引导它吃平时觉得难吃、难闻的药物。我们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平时感觉苦涩的苦丁茶、砖茶,在吃饱了以后喝,特别是肉吃多了以后喝就会觉得甘甜爽口。

可惜现代人活得过于理性、机械,每天按点吃饭,不管自己当时是否饥饿。 算着食物里的卡路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吃饭,不管吃起来香不香。还有很多富而不贵的人,往往追求奢华、排场,以贵、以稀为饮食目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甘脆肥浓,反倒成了腐肠之药,饮食成了致病之源,哪有什么怡可言。

8. “怠”是心理负担过重,压抑、沉闷、憋屈,反应迟钝

“怠”和“怡”组成的元素完全一样,只是结构、发音不同,意思也就大相径庭。怡发yí的音,会吃饭的意;而怠的发音则与“台”同韵,也会“台”的意。类似的字还有殆、抬、苔、胎、跆,等等。

“台”是指有形的物质实体,《说文解字》中说:“台,观四方而高者。”本义是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积土堆砌起四四方方的高丈就是台,不方不规整的是观或阙。“台”在“心”上,这么一个方正实在的东西压在心上,感觉就很不舒服,意思也就出来了。论客观存在,怠几乎和患等同;主观感觉上,怠是心理负担过重,压抑、沉闷、憋屈的感觉,包括反应迟钝。

很多人会在饭后特别是饱食之后出现困倦、嗜睡的症状,中医形象地称之为饭醉,意思是如同饮酒过量以后导致人昏醉不醒。饭醉发病的原理是突然大量进食或食积导致气血集中在胃肠,心脑暂时气血不足。也有人本身气血不足,稍微进食偏多就导致心脑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怠,沉甸甸的饭食压在心上。小儿出现疳积,除了腹部鼓胀坚硬隆起、四肢消瘦、毛发稀疏以外,还会出现精神、心理发育的问题,比如,嗜睡、萎靡不振、智力低下、情感情绪无常、啃咬指甲、吞食墙皮异物等异常现象。

治疗饭醉的方法除了要求患者细嚼慢咽、控制进食速度以外,还要控制吃到八分饱就打住;另外要克服边吃饭,边看书、读报的习惯。已经有了食积的患者,特别是小儿疳积,需要服用鸡内金粉、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等消食化积的药物,有时还需要用黄连清心火、解热毒。

9. 慢性疲劳综合征,其实就是倦怠

长期的精神压力、负担,不良情绪的郁积,都会导致心脏的应激变化,比如心率和心律的改变,患者会出现心悸、怔忡,时间长了有的会出现胸闷、憋屈、压抑、胸痛的症状。患者形容有如石头压迫在胸口,有的感觉有异物、块垒硬硬地硌在心口窝,有的感觉有如梅核堵在嗓子眼,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很多人借酒浇愁,试图化解心头块垒。结果是短时有效,长久有害。旧病未去,又添新病。

现代医学新发现的身心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倦怠,其中倦是身体疲乏无力、蜷曲萎靡的样子;怠是心理厌倦,无力承受,对很多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会出现反应迟钝,也就是怠慢。也可以形容为懈怠,提不起精神,需要强打精神。有些人需要服用药物甚至兴奋剂来提神,结果是雪上加霜,加速了精神的崩溃。类似的词汇还有怠惰、消极怠工等。

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述自己当年勤奋苦读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如果不把学习当作负担,坚持勤勉用心学习,就是不怠。但长期点灯熬油、呕心沥血地工作,最终会耗损心气、心血,导致懈怠。

出现了怠,说明身心疲惫、负重到了极限,是到减压减负、休养生息的时候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尊重人的自愈能力,依靠天赋本能,排除人为的干扰,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除了按时睡觉休息以外,就是站桩或静坐,独立守神。

10.怿:有幸目睹,快感连绵不绝

(yì) 的繁体字是“懌”,“睪”是个多音多意字,发音为zé的时候,意思是香草,有味常用的活血利尿的中药叫泽兰,在古代写作“睪兰”,《荀子·正论》中有:“侧载睪芷以养鼻。”后面注解中说:“睪芷,香草也。或曰睪,当为泽,泽兰也。”这是古代服气疗法的遗风,闻芳香通窍的中药以通利鼻窍。

睪发音为yì的时候,意思是有幸目睹。《说文解字》记载:“睪,目视也。从横目,从幸。”同时也衍生出目不转睛,久久凝视的意思。有相同词根的字,比如驿,是连绵不断的奔马;绎是抽丝连绵不断的意思,有个成语叫“络绎不绝”;译是话语滔滔不绝的意思……由此看来,怿就是有幸看到美好的事物而触动内心产生喜乐的感觉,而且有连绵不绝的快感,也就是大饱眼福,后人喜欢说的“赏心悦目”,不如说成“赏心怿目”。

《诗经·邶风·静女》中写道:“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生动地描写了男子看到美女相赠的信物,久久凝视,不能释手,美好欢喜的心情。

外在美好的环境、事物能触动人的心神,产生共鸣,衍生出美好的心情。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相反,恶劣的外部环境和事物也会让人心生不快、伤感,甚至会触目惊心。“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普通人的心情易受外界影响,受过训练的人可以保持心平气和,不为外物所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都不为所动。也就是范仲淹提倡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修炼到更高境界的人不仅不受外界干扰,能自己营造氛围、情境,还能释放心情,影响他人改变环境。正所谓境由心生、相由心生。

俗话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内心和外界有着天然的谐振和共鸣,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同样是半杯水,个性阳光的人会看到仍有水存在;生性阴暗的人会专注于少了水。孔雀开屏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会由衷地欣赏孔雀美丽的正面;但也有很多病态阴暗的人,会主动寻求聚焦在孔雀背后的粪便。面对同样的一件事、一个人,不同心态的人着眼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由此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态,也能推测人的身体,改变人的身体也能改变人的心态。

老子说:“视而不见,名曰夷。”我说,视而见美好,就是怿。

11.快:“置之死地而后快”

快的字根是夬,夬的发音同“怪”。夬是六十四卦中的一个卦象,乾下兑上。总体来看,就是上面一个阴爻,下面五个阳爻。夬卦是仅次于乾卦的一个阳卦,乾卦为纯阳无阴,喻示自强不息、永不停止。夬卦为阳气隆起蒸腾在下,一阴在上,如同强火煎熬弱水,喻示激烈、沸腾、疾速等含义。

夬加竖心旁,只是心跳加速的意思,本来与欢欣、喜悦无关。当人处于危险状态的时候,心跳自然加速,容易激发出潜能,唤醒神明,伴随而来的就是快感。自古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快”一说,现代人“玩儿的就是心跳”,寻求刺激、制造快感与此类似。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在描述伤害身心的不当行为时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通神的快感源于外因和内缘,内在精气丰厚的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自得其乐,不假借、强求外因,嚼得菜根、品得真味;而精气虚竭的人只能强求加大外因,这种加捻子点油灯的方法,只不过是速死之道。

12.开慧后的快感是人间至乐

现代年轻人玩心跳的方法很多,比如蹦极,号称战胜自我,一头栽下来,有找到快感的,但也有吓得屁滚尿流、双眼充血、视网膜脱落的;有去看恐怖电影的,在惊心动魄中找快感;有去孤身探险,或跟驴友一起专门去无人区的,其中不乏成功的,也有走投无路最后被营救的,还有葬身荒野的;有去赌博的,快感渐小,赌资渐大,不把身家性命都压上不觉得刺激,最终闹得家破人亡;还有靠抽烟、喝酒、服用兴奋剂熬夜找快感、灵感的,最终对什么刺激都疲了,只能靠吸毒来找快感,吸毒的品种、剂量也随着快感的削弱而不断更新加大,最终吸毒不解决问题就改成注射毒品,等肢体小静脉硬化无法再注射的时候,有的就改成直接在股静脉注射,直至死亡。

在临床上见到的“务快其心”而伤身殒命的例子还真不少。比如男性在性交的时候,呼吸心率都逐渐加快,在射精的时候达到顶点,同时伴有性高潮的欲仙欲死的快感,这本来是天赋人的自然本能。纵欲无度的人会出现审美疲劳、射精无快感的现象,现代医学称之为“高潮缺失”,这本来是身心疲惫的信号,如果人能休养生息、调摄精气,等待性能力自然恢复,性快感也会自然回归。但很多人采取的是竭泽而渔、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方法,通过服药,挖掘残存的潜能,追求快感。有的人采取变态、怪异的方法,通过自虐、被虐,甚至自伤、自残的方法来提高心率,寻求快感。

面对现代流行的快餐、速配、飙车,想养生的人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细嚼慢咽、安步当车、心平气和。开慧、觉悟的快感是人间至乐,什么也比不了,只不过用快感来形容它不合适。

13. 志:本义是记忆,另一层含义是愿望、企图

志的本义是保存的意念、意思、意识,也就是记忆。《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人平时写的日记又叫日志,古代中国各地都有记载风土人情的流水账叫县志,在物体上做个记号、标记叫标志,记录体的文章、书稿、书籍叫杂志、志怪、人物志等,保存美好的记忆叫志喜、永志不忘……有时人们也在“志”的旁边加上言字边,为志的异体字。

志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现代人理解的意向、愿望、企图等。

志的发音同“之”,按《说文解字》的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志的金文字形,“心”的上面就是“之”,后来演变成了“士”。

心的正在所之,当下的心理活动,现在进行时叫忆,产生的结果叫意;过去的心之所之,就是记忆、回忆;将来的心之所之,将来时的问题,就是志向、志愿等。因此,分清了过去和将来,志的意思也就不矛盾、不混淆了。

按照中医理论,我们把正在进行的忆的功能,也就是理性思维归属于后天脾土;把保存的意的功能,也就是记忆力、记性归于先天肾水;把对将来的期盼、意向、企慕、焦虑归于心火。也就是说身心一体,互相关联也互相影响。

思维、忧思过度的人会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体重会下降、肌肉会萎缩、气血会亏虚。脾胃功能弱的人,思维会变得迟钝,甚至经常卡壳停顿。《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中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14.为什么情窦未开的时候,记忆力最好

意向、意愿、志愿过于强烈,鼓动人的心气去追求理想、实现梦想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志向变成虚妄,就只能催人早死了。心气足、心火旺的人往往志向也高,古人对此有燕雀与鸿鹄,鲲、鹏、蜩与学鸠做对比,陈胜当年在耕地间隙说出“苟富贵,无相忘”,被人讥笑以后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让鸿鹄做燕雀是不幸,让燕雀存鸿鹄之志也是不幸。关键还是有自知之明,不要被煽动、蛊惑。虽说劳心者治人,但是劳心的人活得不快乐,因为他天天都在耗损心气、心血。现代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居多,需要釜底抽薪:戒戒酒,去去虚火,收收心。

保存记忆的功能在于肾气是否温热、坚固,肾精是否充盈。小孩子的肾气、肾精充盈,情窦未开的时候,记忆力最好。多思伤脾,多喜伤心,纵欲伤精,射精、遗精、流产、白带过多的人,表现出来的就是记忆力很快减退。

锻炼记忆力不仅不伤肾,反而越用越灵!这倒符合用进废退的原理。原因在于天赋人的寿命很长,也就是说支撑气和神的物质基础——精足够用,可惜人不惜命,不会用,早早就把自己折腾死了,余下的精也就烧灰了。

脑萎缩、脊髓空洞、脊髓纤维化的患者,阳气不能上冲,无法炼精化气的人都会出现志的问题,比如记忆力减退。有的是近期记忆消失,远期记忆保存;有的只能保存瞬间记忆;有的干脆“六亲不认”。这些都需要去治疗肾,包括督脉、丹田。在后腰,第二椎棘突下是命门穴,前面正对肚脐;命门穴的旁边就是肾俞穴;肾俞穴的旁边就是志室穴,也就是主管记忆的穴位。经常艾灸、按摩这条横线上的穴位,有助于恢复、提高记忆力。

15.怀,涵盖胸、腹和小腹

怀的繁体字写作“懷”,从小篆到汉隶、行楷的变化不大,但是到了简体字就完全看不出汉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的原貌。“懷”右边的字也念huái,褱由“衣”和“眔”构成,眔音同“大”,是目力所及的意思,接近逮。褱的含义是把目力所及的东西包藏、裹挟在衣服里。古人着装讲究上衣下裳,因此,褱只能是藏在上半身的衣服里,藏在裤裆、裤脚、袜子、鞋里不能叫“褱”。

“怀”字虽然加了竖心旁,其某些本义与褱完全一致。因为有了“心”字,怀揣的部位更接近胸口、心脏,比如胸怀、心怀。怀本身做及物动词,指把东西藏在上衣里,比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意思是把玉璧藏在衣服里,普通人拥有了王家祭祀才能使用的玉璧,这就是明显的僭越,乱了纲常礼法,当然会被治罪。

现在名贵的手表很流行,戴在手腕上很惹眼,是男人身份、地位、品位的标志,比穿西服不扯商标讲究多了。过去可不是这样,得一块好表不易,人都揣在怀里,留根金链子挂在外衣兜上,至于里面的表是啥品牌的,是金的、银的、镶钻的,外人都不得而知。这种表就是怀表,现在用它的人不多了,在古董店能看到。含蓄内敛和招摇显摆的区别就在一块表上,这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和被褐怀金、被褐怀玉的区别。

由于胸和怀两个字作为词经常连用,导致很多人把胸当成了怀,权威的字典就把怀解释成“胸前”。确切地说,怀泛指上衣包裹的身躯,涵盖胸、腹和小腹。敞胸露怀暴露的不仅是前胸,还有肚子;探怀不仅指把手伸向胸膛、乳房,还指摸向衣服里面;纵体入怀,也不是仅指胸前;所谓怀抱,只要是上臂能环绕搂到的都算,在小腹也是可以的。

怀不仅是胸,最具说服力的应该是“坐怀不乱”。青年男女调情嬉戏,又不是胸口碎大石。又如,美女坐在柳下惠的胸膛上,这场景不好想象。按常识推理脑补一下,春秋时期尚无胡床、板凳、椅子,人们都席地跪坐,按照柳下惠的性格是正襟危坐,美女能坐的更可能是上衣覆盖的大腿面。柳下惠稍微弯弯腰,美女就会坐到他小腹上。

人们常说的怀孕、怀胎、身怀六甲,怀包含孕育的意思,不是特指小肚子;显怀是说孕妇肚子突出隆起,隔着衣服能看见。

16. 如果藏在内心的东西是负面的、阴暗的,时间长了肯定会得身心疾病

日本有个著名的怀石料理,流行的起源说法是当年寺院的日本僧人饥饿难耐的时候,把石头烘热,揣在怀里压在胃脘,暂时缓解饥饿感。本来肠胃充盈才会饱胀,这么从外加力把胃肠压瘪了使其不空虚,类似画饼充饥,效果恐怕维持不了多久。此说法貌似是以讹传讹不成立,如此窘迫的饥饿状态与华美精致的日本料理反差太大,根本不搭。

怀石料理起源于日本僧院不假,确切地说是起源于日本僧院在唐宋时期从中国学去的茶席。怀石怀的是玉,石之美者曰玉。老子说:“圣人被褐怀玉。”讲究的就是不仅外表光鲜,还要内在质量卓越。怀石料理最大的特点是盛饭菜的器皿不精致,用粗瓷、黑陶一类,而饭菜精致讲究。

空腹喝茶容易出现晕厥或出虚汗,俗称“醉茶”,因此在正式喝茶以前会先吃点东西垫补一下。怀石料理是为之后的茶席做铺垫,不是主角,上不得硬菜,等不及时间。做饭要快速简便,吃的东西讲究突出食物本身的质量、味道,不重人工烹调添加佐料,这就要用到快速简便的割烹方法。“割烹”一词源于中国,日本现在还在用。《盐铁论·论儒》记载:“伊尹以割烹事汤,百里以饭牛要穆公。”割指刀工,尤其是在制作“脍”的时候,脍不厌细就是说切生鱼片的时候刀工要好;烹指油炸后快速淋浇汤汁,所谓逢烹必炸。

怀石料理一般有四道,先上一道羹,后演变为日式汤;第二道是脍,也就是生鱼片;第三道是炙,也就是烤鱼或烤肉,也有的上天妇罗——裹面油炸的蔬菜和鱼虾,是烹的变种;最后是煮菜,清水加菜和肉,当然还有饭。脍炙人口说的就是这个。

现在的怀石料理已经喧宾夺主,从茶席的前奏变成主宴,菜式变得花样繁多,杯盘碗碟越来越精致、漂亮,饭菜的口味却平平,失去了怀石的精髓。再加上经过炒作,价格很高,我吃过两次后,再不问津。

毕竟“懷”比“褱”多了竖心旁,就有了动心的意思,作为及物动词,它包含了形而上的无形的存在,表示包藏在内心的情绪、情感、神灵、意识、才学等,于是有了怀疑、怀念、怀春、怀忿、怀仁、怀柔、怀慝、怀二、怀恨在心、怀才不遇、心怀鬼胎、心怀叵测等词;当然还有把内心投射到外在的实物上,比如去国怀乡、怀旧,《诗经》中常有类似的诗句:“有女怀春”,屈原的“惟佳人之独怀兮”等。

胸怀锦绣倒也罢了,如果藏在内心的东西是负面的、阴暗的,比如不良的情绪、情感在人心中留下痕迹,这就让人难以释怀,时间长了免不了会得身心疾病。

中医有自己身心合一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能帮人解除内心的苦痛,将蓄积在内心的有形瘀结化成无形的能量释放出来,将不良的信息消除,让人们心怀坦荡、开怀大笑。 GBR+i93q1QYrC16fu1wY5eeGalwO2pyFf0b1dqR/VvHdQ0G9IuyfKOw+8bQzyu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