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如何不焦虑?

职业化,就是和自己的惯性、习惯不懈斗争的过程。

对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去甄别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得到或关注的是一条信息、一个符号或没有任何意义却会干扰我们的东西,这些是知识吗?你能甄别知识以及它所产生的价值吗?面对知识时代,你该做何准备?

我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做老师被称为“知识工作者”。每年备课的时候,就算是同一门课,对它的理解和价值的确认都会有所不同。

一个学生说,我的《组织管理》课程,他听了十三年。我吓了一跳,问他:“你每年都听,能听出什么不同?”他说:“老师您不一样了,我也每年都不一样。”

这激发了我对知识和时代互动的挑战,也促使他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自我认知的挑战,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

▶ 01 既渴望知识,又应接不暇

今天,每个人都是知识工作者。所有的事物似乎都要打上“知识”二字,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有时候在娱乐中也会收获知识。看电影要理解剧情,要理解其中展现的变化;朋友之间交流,如果没有知识的传递,貌似也会缺少共鸣。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信息爆发的程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猛烈,你发现好像有些应接不暇。

有五种因素,让我们既渴望知识又应接不暇。

1.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2.这种不确定是因为技术和知识的迭代速度太快导致的

在没有比语言说明时代的改变与迭代,新的词汇被创建。新的语言新的词汇表达,让我感到迭代的迅速。尤其是每一年年底,我请他们把这一年新的词汇整理出来的时候。

3.认知盈余,太多东西很难选择

最近几年,我被问得最多的不是“学不到、不知道”的问题,而是“不能下决定、无法做选择”的问题。不能下决定、无法做选择不是因为所拥有的信息和资讯不充分,而是信息太充分。这导致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有太多的信息干扰,因有太多选择而无法做决定。

4.时间稀缺

人们已经比较习惯说“碎片化”,它一方面意味着时间增多,或者说是时间分割得更多;另一方面意味着时间减少,有价值输出的集中时间变得更难控制。

5.对知识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前做老师是可以笃定的,在老师教授的领域,老师和学生之间会有一个“知识差”。但今天老师可能无法那么笃定,老师拥有的信息甚至知识可能都还没有学生多,因为学生们借助于数字技术的能力更强。这个时候老师会发现要验证自己所教授的知识,难度比过去要高。

这一系列的挑战让我们在面对知识时产生两种状态——深深的焦虑和黯然的孤独。这个表述挺形象的。的确是因为有非常多选择和可能性,却不知道哪个选择和可能性与自己相关,让我们陷入这两种状态中。

克服这两种状态的关键是你要真正理解知识。你可以识别、判断、价值互换、选择和自己目标及方向一致的东西,其前提是真正理解知识。

▶ 02 问自己四个问题

如何克服焦虑,首先需要我们问自己四个问题:

1.是分别心,还是辨别力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这是分别心,不是辨别力。有辨别力的人,不会简单说喜欢或不喜欢,真正辨别价值之后,你会说服自己。如果没有这种辨别力,你就会有分别心,所以只能做分别,无法做辨别。

2.是自我设限,还是认知的不足

很多学生问我为什么每天晚上可以写三千字,他们认为这是很难的事情。我和他们说:“你们先从每天晚上写三个字、三十个字开始,慢慢地你们就能写三百个字、三千个字。”不是不能写,而是对自我设限和认知没有认真理解,没有找到自我设限和认知的真正原因。

3.是世界变化快,还是自己不曾改变

熟悉我的人知道,在微博时代,我没有参与太多的活动,后来我发现如果我不动,就会被淘汰,所以在微信时代到来时,我开始动了。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我又要求自己赶紧跟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看我能不能跟上世界的变化,而是看我自己变与不变以及变得快与慢的问题。

4.是惯性使然,还是无法应对

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很难应对信息改变、事物不断迭代带来的挑战。但事实是,你的惯性导致你无法应对。除非上课,我不是特别喜欢用视频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但是,在一个在线化、数字化成为必选项的环境里,我克服自己的习惯,尝试用新的方式与大家沟通,这就不得不要求自己改变。在研究职业经理人的选题里,我理解了职业化,就是和自己的惯性、习惯不懈斗争的过程。如果有人觉得面对变化的环境很难应对,那么就是自己的职业化训练还不够。

我希望每个人可以问自己以上这四个问题,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当我们确定了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后,就要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我认为这和一个核心问题相关:你是否真正拥有知识?

如果你真正拥有知识,你就有辨别力,不再有分别心;你知道自我界限可以打破;任何变化都是机会;更重要的是如果愿意改变自己,你会看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 03 应用知识,你才真的拥有知识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数据、信息、知识这三个概念分清楚。

我访问过很多企业,很多人说:“我们有大数据了”“我们要做数字化转型,要成为数据公司”。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我会问:“你们要把数据拿来干吗?”他们几乎都回答不出来。

1.如何理解“数据”

数据是未加工的信息和知识,是客观事实。数据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使用的。我曾经去过一个县级市,当地领导告诉我他们那儿是全国GDP水平最高的县级市,我问他当地人口总数是多少?他就不说话了。那个县也是全国县级市人口数量最大的,也就是说,人均GDP在全国县级市的排名没那么靠前。第二天我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当地领导告诉我他们的城市在二类城市中人均GDP水平最高,我问他当地人口总数是多少?他说四十万,这意味着GDP总量不高。

这两个城市对数据解读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就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如果数据不进行加工,数据对做决策的帮助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以自己的偏好使用数据做决策,就有可能害了自己。因此,我们需要在数据的基础上进入下一个概念:信息。

2.从“数据”过渡到“信息”

我去一家企业调研,他们介绍自己是行业第一,我问企业领导者:“第一的位置多久了?”他说:“十二年了。”我接着问:“企业的增长如何?”他说:“最近五年没有增长。”我继续问:“在五年没有增长的前提下,十二年第一这个数据,其意义如何?”我希望和这家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展开深入的讨论,也以此厘清真正的问题所在,那就是如何对待信息,而不是数据。

“十二年第一”这是一个数据,“没有增长的第一”这是一个信息。如果我们只关注“第一”这个数据,而没有关注到“没有增长”这个信息,那再过一段时间,第一的位置可能就会失去,这才是令人担忧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停留于数据,而要上升到信息,信息是加工过的数据。

没有加工过的数据,没有办法做价值判断。加工过的数据成为信息,才可以帮助我们展开价值判断。但是,这还只是第一步,如果需要深入解决问题,还需要继续往前推进,由信息到知识。

3.把“信息”内化为个人的“知识”

知识是由对信息的鉴别、判断而产生的。比如了解一个城市的GDP数据之后,可以对GDP数据展开加工,进而得到有关这个城市的GDP信息。接下来,继续根据我自己掌握的价值标准,将其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根据我对产业结构的理解,等等,最终会通过GDP信息对这个城市的经济价值进行判断。至此,我就有了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经济的知识。

想要拥有知识,需要做这几件事:找到客观数据的真实来源,进行专业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信息,做出个人的判断与鉴别,最终形成个人的相关知识。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可以讨论和拥有知识。

在信息过载的背景下,最大的挑战就是有效区分信息和知识。应对这个挑战的办法,需要回到知识定义中所提到的“知识是属于个体的”内涵中。知识与事实、程序、概念、解释、思想、观察和判断有关。

很多时候,一些人总是通过转述别人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大部分时间里你都依赖这样的表述方式,那说明你还没有掌握知识。如果还没有学会内化成个人的信息,那么就不具备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想拥有真正的知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可以得到海量数据以及海量加工过的信息,但是如果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个人内化的过程,那么我们依然是知识匮乏的人。

在知识时代,知识匮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知识流动链,也就是智慧生成的过程。即怎么把数据加工成信息,然后加上自己的识别和判断,变成行动,获得反馈,最后形成智慧。

拥有智慧的人会充分获取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变为信息,再形成认知,落实到行动中,从而获得智慧,这就是知识流动链。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根据2015年孟增辉等人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图所示。你在客观世界得到的数据,只要你愿意,可以处理成信息,通过你的处理进入你的大脑,然后成为你个人化的部分,属于你,你再通过形式化的组合指导你的行为,成为有智慧的个体。

真正拥有知识,就是指知识被理解、消化后,经过实践验证的,才是有价值的。王阳明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真正拥有知识,是你能够把所有东西理解、消化,然后去应用它,经实践验证,综合应用后,才有价值。如果你掌握的数据和信息不能被应用,且不能通过实践验证价值,那么你就没有拥有知识。 jzJ2oRBQxaSdj3c92txEXx1Cb9gcpGHgJXRWj6UiTmnK0OC3i/yzqrMyGiXCCe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