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注并引导儿童的发展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对于成年人来说,归根到底就是自我认识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对于儿童也是如此,但二者之间也有差别:虽然成年人也需要引导,但由于儿童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如何引导他们便成了重中之重。如果我们放任儿童自由成长,给他们两万年左右的充裕时间,在良好的环境中自我发展,他们也可能最终会达到成人文明的标准。但这显然是异想天开,因此成年人必须注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对其的引导。

对儿童进行引导,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了解。成年人了解自己,了解内心的爱恨情仇,简而言之,就是了解自己的心理,已是实属不易。想要了解儿童,并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去引导他们,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专门研究儿童心理,一是因为儿童心理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二是因为儿童心理对于研究成人的特征和行为也有一定的启示。同其他心理学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不允许理论和实践脱节。它强调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在发展和表现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从这一观点来看,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生活智慧,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了解了这些从“错误”中汲取的知识,就可以将其付诸实践,以用于儿童的人格引导。

个体心理学的这种方法,使其各项理论观点密不可分,并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是在统一人格的驱动和引导下产生的,因此个体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所以,在这一开篇章节中,我们将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呈现为一个整体,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再用更多的篇幅,探讨本章提出的各种相互关联的问题。

人的发展存在一个根本事实,即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有目标的奋斗过程。儿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努力,不断发展,以实现对伟大、完美和卓越的追求,这一目标在无意识中形成,且无时不在。这种有目标的奋斗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同时,也主宰着人类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还主宰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并非完全客观的,而是与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

人格的统一性隐藏在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个体都表现出人格的统一性,而个体也塑造了人格的统一性。因此,每个人既是画作,也是画家。我们虽然创作了自己的人格,但技艺并非炉火纯青,对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也并非了如指掌。

提到人格的建构时,需要提防一种缺陷:人格的统一性及其特定的风格和目标,并非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之上。人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并不等于事实本身。因此,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事实世界中,却塑造了不同的自己。每个人都会根据个人看法来组织自己的生活,这些个人看法中有正确的,也有不那么正确的。因此,我们必须以个体的成长过程为背景,看待其错误和失败,尤其要避免在个体的童年早期做出错误判断,因为这些偏颇的认知会影响其随后的人生轨迹。

让我们来看一个临床上的具体案例。有一位52岁的女士,总是贬低比自己年长的女性。她提到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姐姐集所有宠爱于一身,所以她常常感到羞辱,觉得自己不受待见。如果运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观察来分析这个案例,就会发现,这位女士从童年到现在,都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态,她总是害怕被轻视,每当看到别人要比自己更讨喜时,内心就会愤懑不平。哪怕我们对这位女士的其他生活经历或人格统一体一无所知,但我们依然可以依据以上已知事实来弥补我们的认知空白。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如同小说家一样,运用一条明确的主线,包括其所作所为、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在保证其人格的完整性的同时,来建构一个人。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预测到这位女士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清晰地描述出与其人格“生命线”相伴而生的各种特征。 cCHTpXU5UfxOE4+gP1P4O1s0NHqdn2w5fT/WgYbEppaff+x4rtos/SiS4wmd4qH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