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生后的第3周,一般情况下,宝宝的体重平均每天增长30~40克,每天大便2~4次。这个阶段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生理性脱皮现象,妈妈不用太紧张,经过悉心的照料,宝宝会好起来的。
绝大多数的新生儿都会有脱皮现象,这是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造成的。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严重的脱皮,爸爸妈妈都不必过于担心。
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各部位都有可能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只要在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无须特别采取保护措施,更不能强行将皮撕下。洗澡时要避免使用沐浴露,不然会加重皮肤干燥。洗澡后,可以给宝宝涂一些婴儿润肤油或保湿霜,并轻轻按摩,保持宝宝皮肤湿润。
如果脱皮合并红肿或水疱等其他症状,则可能为疾病,需要尽快就诊。
宝宝睡着后偶尔会有局部的肌肉抽动现象,尤其是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常令妈妈十分担心。这种“惊跳”反应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宝宝安静下来。
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抑制功能较差,常有下巴不由自主抖动的情况,爸爸妈妈不必担心。但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宝宝下巴抖动是否为保暖不足引起,如果是的话,需要及时添加衣物,做好防寒御寒措施。
新生儿期是宝宝从母体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宝宝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任何方面护理起来都必须细心、科学、合理,哪怕是很细小的问题,爸爸妈妈都要特别留意。
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还没有出现生理弯曲,所以在平躺的时候,其后背和后脑勺正处于一个平面。如果这个时候给新生儿睡枕头,会导致宝宝的头颈部被动弯曲,影响呼吸和吞咽,甚至可能发生窒息。还有可能影响宝宝骨骼和脊柱的生长发育。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头下垫一条折叠的绵软毛巾。宝宝3月龄以后才需要用枕头。
新生儿非常脆弱,脑组织还未达到稳定的程度,头骨囟门未闭合,身体其他部位也比较娇嫩。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不可以抱着宝宝大幅度地摇晃,更不能把宝宝放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来达到哄睡的目的,因为过度摇晃有可能会造成宝宝脑组织受到创伤,发生意外情况。另外,摇篮很软,宝宝睡在里面,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会影响脊柱正常发育。
新生儿皮肤娇嫩,皱褶多,大小便次数多,这些排泄物会刺激宝宝臀部的皮肤,导致红屁股。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帮助预防红屁股的发生。
1.勤换纸尿裤。更换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2.每次排便后要及时清洁小屁股,用温水洗干净,晾干后稍微延迟一会儿再穿纸尿裤。
3.可以给宝宝涂些护臀霜,但不宜使用爽身粉。
4.偶尔让宝宝光屁股晒晒太阳。脱掉纸尿裤,让宝宝采取趴着的姿势,给小屁股晒几分钟太阳。要注意避免太阳直射宝宝的眼睛。
这个阶段的宝宝消化吸收能力会变得强一些,最佳的食物仍是母乳。妈妈分泌的母乳量会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为了增加泌乳量,妈妈要注意自身的营养,作息要有规律。
维生素D3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但是宝宝会比较缺维生素D3,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3的含量很低,而且在添加辅食前,宝宝也不能直接吃到富含维生素D3的食物。相对于母乳,配方奶中人工添加了维生素D3,但是宝宝如果每天摄入的配方奶少于1升,仍然有可能维生素D3摄入不足。
妈妈可以先将胶囊里面的维生素D3挤给宝宝吃,再自己吞服外壳,吃掉残留的维生素D3。
宝宝不像以前那么爱吃奶,有时甚至看见乳头就躲,这种情况多数是身体不适引起的。
宝宝用嘴呼吸,吃奶时吸两口就停,这种情况可能是鼻塞引起的,妈妈应该轻柔地清除鼻内异物并认真观察宝宝的情况。宝宝吃奶时,突然啼哭,害怕吸吮,可能是宝宝的口腔受到感染,如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块状物,则有可能是鹅口疮。宝宝精神不振,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吮,可能是因为宝宝患了某种疾病,通常是消化道疾病,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在出生15天后,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3了,直接的来源就是维生素D3滴剂,常规补充到宝宝2~3岁,之后如缺乏可继续补充。如果是足月出生的宝宝,每天补充400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而早产儿则每天需要补充800IU,等3个月之后再转为每天400IU。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喂养宝宝,为宝宝冲奶粉成了爸爸妈妈的日常工作之一。冲奶粉看似简单,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爸爸妈妈还是会犯错误。
有的爸爸妈妈会问,先加奶粉和先加水有什么不一样吗?其实,这是有区别的。冲调奶粉浓度要精确,因为宝宝发育未成熟,消化、代谢与排泄功能都不完善,奶的浓度要尽可能接近母乳。
如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过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合宜。
配方奶的冲调比例都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如果刻意冲得过浓,就增加了奶液中矿物质的浓度,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还会增加宝宝便秘或水分摄入不足的风险。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这会导致宝宝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营养不良。
自来水煮沸后,根据配方奶包装上的指示,放凉至40~45℃即可冲泡奶粉,喂给宝宝。
所以,建议爸爸妈妈给宝宝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不能任性,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如磷酸盐、磷酸钙,成分非常复杂,而宝宝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喝用矿泉水冲的奶会引发消化不良和便秘。纯净水不含有细菌等致病的微生物,但是在纯化过程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等,或者常量元素,如硫、磷、钠、镁、钙、钾等也被除去了。所以长期用纯净水冲奶粉,会造成宝宝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摄入不足。
如果妈妈经过种种努力,还是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甚至连混合喂养都不行,那么用配方奶喂养宝宝就是唯一的选择。妈妈不用感到懊悔,作为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后的第三种喂养方式,人工喂养也有不少好处。
无法亲喂宝宝确实是一种遗憾,但是“给宝宝最适合的奶粉”一样不输母乳哺喂。妈妈一定要相信,喂配方奶的宝宝依然能健康成长,实现良好的生长发育,而妈妈对宝宝的爱还是百分百纯粹,所花的心思也不会比母乳喂养的妈妈少。
如果妈妈因疾病及其他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或者宝宝有乳糖不耐受等疾病,爸爸妈妈就要选用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宝宝。人工喂养虽然不是首选的喂养方式,但也有其独特的优点。例如用配方奶喂养,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给宝宝喂奶。而且人工喂养的时间和奶量更容易掌握,这使很多妈妈更放心也更省心。
人工喂养使妈妈与宝宝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全家人更容易融入亲子交流之中。爸爸和其他家人也可以来分担喂奶工作,从而增加和宝宝亲密接触的机会,也能让宝宝能熟悉更多的亲人,促进自身社交情感的发育。
人工喂养宝宝,妈妈可以摆脱哺乳的约束,从事自己的工作或其他事务,就算与宝宝分离一段时间(如工作、外出等),也不用担心宝宝饿肚子。家庭成员一起分担哺喂宝宝的任务,可以减轻妈妈的压力。
对有些妈妈来说,最害怕的就是面对宝宝没有任何征兆的哭闹。宝宝突然哭闹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妈妈要有耐心,细心观察并总结宝宝哭闹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应对方式,才能哄好宝宝。
饿了。 当宝宝饿了,哭声很洪亮,哭时头来回活动,嘴不停地寻找,并做着吸吮的动作。只要一喂奶,哭声马上就停止,而且吃饱后会很满足。
病了。 宝宝不停地哭闹,什么办法也没有用。有时哭声尖而直,伴有发热、面色发青、呕吐等症状,或哭声微弱、精神萎靡、不吃奶,这些都表明宝宝生病了,要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冷了。 当宝宝感觉到冷时,哭声会减弱,并且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身体紧缩。这时把宝宝抱在温暖的怀中或加盖衣被,宝宝觉得暖和了,就不再哭了。
热了。 如果宝宝哭得满脸通红、满头是汗,一摸身上也是湿湿的,被窝很热或宝宝的衣服很厚,那么减少铺盖或衣服,宝宝就会慢慢停止啼哭。
尿湿了。 宝宝本来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来,好像很委屈,这时候可以看看纸尿裤。有时候突然的一泡尿可能会吓到宝宝,或者让宝宝觉得难受。换片干净的纸尿裤,宝宝就变安静了。
无聊了。 如果宝宝从最初的哼唧发展到呜咽,直至烦躁或愤怒的爆发性哭闹,被抱起时有明显的缓解,那么很可能是他(她)无聊了,想和人亲近和互动。
不舒服。 宝宝可能做梦了,或是对一种睡姿感到厌烦了,想换换姿势又无能为力,只好哭了。这时候可以拍拍宝宝,说:“妈妈在这儿,宝宝别怕。”或者给宝宝换个睡姿,宝宝就会接着睡了。
新生儿的睡眠还不是特别稳定,尤其是到了晚上,家人特别困,但是宝宝睡不着,还有可能出现日夜颠倒的现象,直接影响爸爸妈妈的休息,导致爸爸妈妈白天精神状态不佳。所以,想要夜晚睡好觉,就要找一些帮助宝宝入睡的方法。
在宝宝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前(大约2月龄前),包裹是一种安抚宝宝的好方法。许多宝宝被紧紧包裹后,会睡得非常好;有些宝宝则喜欢包裹得松一点,这样手臂能自由活动。当然不能把宝宝包裹得非常紧,这样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和髋关节的发育。可以给宝宝裹一个舒服的襁褓,让宝宝有安全感,也可以缓解惊跳反射。
当宝宝控制运动的能力增强时,就可以逐渐停止包裹了。因为在包裹的情况下,宝宝一旦翻身成俯卧位或侧卧位,就可能翻不回仰卧位了。所以,一定要确保包裹的宝宝处于仰卧位。
新生儿非常喜欢睡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如果想帮助新生儿快速入睡,就要营造安静和暗的环境。
新生儿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是非常缺少安全感的,所以在宝宝要睡觉时,安静和暗的环境比较像子宫内的环境,让宝宝感到熟悉而安全。妈妈还可以在宝宝两侧放置一些枕头,使其挨着宝宝,让宝宝有安全感,从而更安稳地入睡。
抱着宝宝轻轻走动、让宝宝吸吮乳头(仅吸吮安慰,不是喂养),令他(她)感到舒适,可达到帮助宝宝入睡的目的。但前文有提及,不要给宝宝养成奶睡的习惯,也不要用摇篮来回晃宝宝。在宝宝清醒时,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满月前,宝宝非常需要平稳的环境和安全感。在睡前,妈妈抱着宝宝,对宝宝发出的信号和需求给予满足不会惯坏宝宝,也不会形成不良习惯。
如果发现宝宝有时候不仅会长时间哭闹,而且看上去很痛苦,要注意可能是肠绞痛。大约有20%的宝宝在出生后2~4周开始出现这种情况。这种腹痛是功能性的,会经常发作,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等宝宝长大一点儿,情况就会好起来。
宝宝是不是肠绞痛,要结合以下症状综合判断。
频繁阵发性哭闹。 每天都出现数次哭闹,多发生在傍晚至午夜,很难安抚。
肚子胀气。 宝宝肚子里有咕噜咕噜的声音,轻轻拍打还能听到嘭嘭的声音。
排气多。 宝宝经常放屁,有时还伴有打嗝和少量吐奶。
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按摩腹部,帮助宝宝缓解不适。用一只手托起宝宝的双脚,使双腿微微弯曲,并拢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围绕宝宝肚脐,按顺时针方向轻轻画圈揉动。
这两种方式都能给腹部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宝宝感到舒服。采用飞机抱时,让宝宝趴在爸爸妈妈的一条手臂上,同侧的手掌同时托住宝宝的腹部和胸部,另一只手轻抚宝宝背部,也可托住宝宝的下颌和胸部上方,以支撑其头部。
吸吮也有助于减轻肠绞痛的不适,爸爸妈妈可为宝宝准备一个安抚奶嘴。但只要宝宝情况有所好转,就要及时将安抚奶嘴拿掉,避免宝宝过度依赖。还可以给宝宝裹上一条又大又薄的毯子,让宝宝感觉安全和温暖。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起作用,则可以遵医嘱使用益生菌和消气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肠绞痛,让宝宝平静下来。
虽然宝宝出生还不到1个月,但是对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及情感、认知、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来说,玩耍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宝宝诞生之初了解周围事物的一种方式,爸爸妈妈要换不同的游戏和宝宝玩。
新生儿虽然看什么都是模糊的,但对天黑、天亮、开灯、关灯时的光线变化比较敏感。游戏最好在宝宝安静的情况下进行。游戏中还要注意光线不能太暗,稍微暗些即可,不然会吓到宝宝。
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时,躺在床上。
1 .把房间窗帘放下,使光线稍微暗一些。
2 .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妈对宝宝说:“天黑了,关灯了!”然后关灯1分钟。妈妈再轻柔地说:“宝宝,天亮啦!”再开灯1分钟。
3 .连续做5次,满9分钟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刺激宝宝的视觉发展,锻炼宝宝对暗光的适应能力,让宝宝注意并习惯环境光线的变化。
对胎儿来说,没有什么比在妈妈的子宫中被温暖的羊水包围更舒适的了。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简单的吊床游戏,为宝宝营造那种舒适感。摇摆的感觉、与爸爸妈妈的视线接触和舒服的白噪声,会让宝宝爱上这个游戏。
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时,准备一条毛毯。
1 .让宝宝躺在毛毯中间。
2 .爸爸妈妈分别抓住毯子的两端,将毯子抬起,然后轻轻左右摆动毯子。
3 .一边摆动还可以一边发出“嘘嘘”的白噪声,模拟宝宝曾在妈妈子宫中听到的血流和羊水的声音。
这个简单的游戏产生的轻微摆动对宝宝有很好的安抚作用。宝宝的身体会随着毯子的摆动从一侧摆向另一侧,这有助于发展宝宝的平衡能力——宝宝学习坐立所需的一项能力。
促进平衡能力发展: 这个简单的摆动游戏可以让宝宝感到放松和舒适,同时还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平衡感,并建立对家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