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维为什么选择隐居呢?
(《终南别业》)

十五岁,王维离开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来到京城;十九岁,赴京兆府试,中举;二十一岁,状元及第,正式进入仕途,官授大乐丞。王维,简直就是少年得志的典范。

这样的王维又怎么会变成一个看破红尘的佛教徒呢?

初入仕途的王维,得到了张九龄的赏识,他也敬重张九龄的人品与官品,官职一路晋升。但这样的人生在王维三十六岁的时候,发生了转折。

这一年,张九龄被罢相,第二年又被贬荆州长史。王维四十岁那年,张九龄去世。同年,他最欣赏的好朋友孟浩然也去世了。他们的相继离世,对王维的触动相当大。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王维那种改变命运,甚至改变时代的豪情壮志,被无情的现实磨平了棱角,他变得茫然失措,甚至灰心丧气。

至此,王维在终南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别业:别墅。

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边缘,旁边,边境。

胜事:美好的事。

空:白白地。

穷:穷尽,尽头。

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归的准确时间。

王维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信奉的“道”指的是佛教的信仰。王维,字摩诘,他的名和字合起来就是“维摩诘”,恰好是一部佛经的名字,这当然不可能是单纯的巧合,而是王维信仰佛教的体现。

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岁颇好道”,说明王维从中年开始对凡尘俗世的生活产生了焦虑感,甚至厌倦感,于是更加一心追求“道”。和那些假隐士不一样,王维经历过繁华热烈,看淡了功名富贵,才真正静下心来,享受隐士远离尘世的安静与淡泊,也欣赏终南山最本色、最优美的风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居。

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他不再需要前呼后拥的热闹,任何时候,只要兴致一来,就能独自信步在山路上。虽然优美的风景、怡然的心情,都没有人分享,但他毫不在意,因为在他眼里,山山水水和他都是心意相通的;他能欣赏山水的自然之美,而山水也懂得他无拘无束的自在。

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路可走的时候信步而行,走到没路可走了就席地而坐。至于风景,也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去刻意地寻找最佳观赏角度,更不会刻意地去找背景、摆姿势晒“朋友圈”,随意就好。

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山林深处,让王维欢喜的相遇,并不是遇到住在终南山豪华别墅里的那些达官贵人,或者是等待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假隐士,而是遇到普通的,甚至可能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山林野老。也正因为他和王维的社交毫无交集,王维才会毫不设防、百无禁忌地和他谈天说笑,开心得甚至忘了回家的时间……

在这首诗中,一切都是那么偶然、随意。偶然走在一条山路上,偶然走到一处地方,偶然地坐下来,偶然看到了云、碰到了人,偶然说到了开心的话题,偶然忘记了时间……

因为不刻意,所以这一系列的偶然才营造出一份悠然自得的美好意境。“终南别业”是王维对抗中年危机的灵魂栖息地,也是他超越自我的精神家园。

延伸阅读

王维和李白都出生于公元701年,两人成名也都很早。天宝元年(742年),李白被唐玄宗召为翰林待诏的时候,王维正在朝廷任左补阙,迁库部郎中,他多次侍驾为唐玄宗写应制诗,跟同事也有诗歌唱和的往来。这两位一流的诗人齐聚京城,而且都是交友极广的人,孟浩然、张九龄和王昌龄等,都是他们极为亲密的朋友,可是偏偏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有过私人的交往。这真的是大唐诗坛关系网上,最让人感到遗憾的事了。

至于王维和李白为什么处在一个时空,却偏偏老死不相往来,有不少猜测。我个人觉得,他们不交往的主要原因,在于个性的差异。

李白个性豪迈不羁,为人激情澎湃,诗歌风格倾向于华丽壮美。而王维个性淡泊宁静,为人平和优雅,诗歌风格倾向于平淡静美。两人的性格差异实在太大了,大到可能李白不屑于王维的宁静优雅,而王维也不喜欢李白大大咧咧的闹腾劲儿。

比如,李白好酒,恨不得每次酒局都极尽奢华,酒友也都和他一样狂放洒脱,就算偶尔没人陪,他也要制造出热闹的氛围来,所以才会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种奇葩的“酒局”。王维好静,因此才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他希望独来独往,而且还很享受这种安静的状态。

也许就是由于这些原因,李白和王维在诗坛上并无交集,而是有着各自的人生。 00dyJVObw8a9bdJD5ZpZ/v+s/ahOxg+YInNwYVIgtSdk7Ob+oHQlbE/ePoTOVD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