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酒来自偶然。成熟的水果堆积在一起,产生了令人着迷的香气与液体。人们发现,喝了这种液体后会感到愉快。为了再次得到这种愉悦感,人们通过模拟这种液体产生的环境,开始了最早的酿酒之路。
贵州茅台酒出产于中国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当地酿酒历史悠久。仁怀市郊曾出土过40余件文物和标本,其中包括商周时期的陶制酒具, 证明早在商周时期,仁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便已经开始饮用酒。仁怀市合马镇西汉土坑墓群出土的铺首衔环酒壶等专用酒具,则证明西汉时期仁怀境内已经存在具有一定规模的酿酒生产活动。
千余年前的古人喝的是什么酒,这些酒是什么味道的,又是如何酿造出来的?我们还没有找出答案。但这些尘封了千年的酒具重新现世,已是在告诉我们,茅台所在的仁怀自古以来就是个出产美酒的好地方。
关于仁怀酿酒的最早文字记载也同样出现在西汉时期。根据西汉史官司马迁《史记》记载,西汉使臣唐蒙在遥远的南越发现了来自夜郎的枸酱,由此找到了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引发了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的热潮,也将当地的枸酱带到了世人眼前。夜郎包括了如今的贵州省仁怀地区。
枸酱是仁怀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酒”。枸,也称拐枣,李科,落叶乔木,果实成熟时呈肉质,红棕色,可供食用,味道甜美。据《说文解字》中对“酱”的释义,酱是一种类似于酒的食物,经陈贮后便成为酒。枸酱即用拐枣酿造的酒。
《蜀枸酱入番禺考》记述了枸酱的酿法,将拐枣捏碎后滤渣去籽,剩余拐枣汁存入瓮中。瓮口蒙上布后,用泥封口,发酵贮存。其中的水分从泥封处溢出后,发酵后的拐枣汁会逐渐变得浓稠,味道十分甜美。经过长时间的陈贮,就成了枸酱。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枸酱的味道会更醇美。
这种酿造方式历经岁月变迁、朝代更替,仍倔强地保留了下来。酿出枸酱的那群人,他们的后代在千百年后依旧沿袭先祖的方法酿酒。他们会在重阳时节采摘拐枣,并掺杂粮食一起制作成酱,然后装坛密封,静静等待发酵的力量将之变成甜美的酒浆,在来年喜悦的时刻与亲朋好友共享。
枸酱并非后世的液态白酒,而是一种经过发酵形成的含有酒精的饮品。唐蒙能在南越喝到来自仁怀的枸酱,证明这种酒已经能规模化生产。
汉武帝开发西南夷,贵州地区得以开发,当地农耕水平逐渐跟上中原地区的脚步,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据史料记载,贵州当地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一年两熟带来了更多的粮食,让人们在饱腹之外能有粮食去酿酒,让酿酒、饮酒的风气盛行。枸酱也更多地向以粮食为原料的酒转变。
唐宋以来,酒成为民间生活所需之物,酿酒也已普及各地。唐朝时,居住在贵州的“东谢蛮”缔结婚姻之时,需“以牛酒为聘”。唐宋以来贵州地区深受百姓喜爱的“钩藤酒”,即咂酒,一直流行至清,又有“竿儿酒”“重阳酒”之名。 [1]
咂酒的名字源于其饮用方式。在新人缔结婚姻或有重大节庆时,全寨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围着广场或者庭院中的酒缸,分别用竹管、芦管或者细藤吸咂酒缸中的酒。一边喝,一边加水搅拌,直到酒味消耗殆尽。
咂酒是一种杂粮酒,酿造时加入米、麦、高粱、毛稗、稻谷等各种粮食。唐朝时,贵州地区的农民通常会种植不同品种的粮食以抵御风险,这使得剩余的粮食品种极为丰富。咂酒的酿造方式与今天的醪糟相似,粮食蒸熟后放置在陶瓮中,加入麦曲密封发酵一段时间,就能得到一瓮含有酒精的汁滓混合物。
唐朝时大部分的酒都和咂酒一样汁滓混合。“吴姬压酒劝客尝”中的“压酒”即“压糟取酒”,滤去汁滓混合物中的酒渣,剩余的就是酒水。未滤干净的酒渣就被称为“绿蚁”。
粮食越来越多后,就出现了纯粮酒。蒸馏取酒技术的产生则为人们带来了蒸馏酒。与汁滓混合的咂酒相比,蒸馏酒无色透明,度数更高。
蒸馏工艺是固液分离的技术,即从含有酒精的酒醅中分离出酒。在发酵过程中,原料中的淀粉会转化为糖,糖再转化为酒精。但当酒醅中的酒精浓度超过20%时,转化过程会停止,不再产生更多的酒精。
为取得酒精含量更高的酒,人们会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沸点不同的原理,用蒸馏器将酒醅中易挥发的酒精蒸馏出来。受热蒸腾的酒汽经过冷凝、收集,得到见火能燃烧的酒,这种酒也被称为烧酒、火酒。
茅台酒是典型的蒸馏酒。走进茅台制酒车间,能看到数个高约0.9米的巨大不锈钢甑桶,每个甑桶容量约750升。这便是茅台用来蒸馏制酒的蒸馏器。甑桶上边比下边略大一圈,用于装入酒醅蒸酒,原理跟蒸馒头的蒸笼有些相似。桶底部呈网状,可以接入蒸汽蒸煮酒醅。每个甑桶配有一只甑盖,内含冷凝器,会加入冷水将蒸煮酒醅形成的酒精蒸汽冷凝成酒。甑盖也被称为“天锅”。
酒甑旁堆积着小山一样的酒醅,两名工人站在酒醅和酒甑之间,正忙着上甑。这是蒸馏制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见一名工人拿着耙梳将酒醅拉松,另一名工人稳稳端着一只装满酒醅的竹编箢箕站在酒甑旁。甑中酒醅缓慢冒出一缕缕白汽,工人轻轻抖动手腕,酒醅便如春雨般撒落,细细地盖住了白汽。
茅台酒属于固态蒸馏,一年两次投料,称为下沙、造沙。下沙是指在重阳节时,将新收获的红缨子高粱破碎后用热水润湿,加入母糟,放入酒甑中蒸熟,同时蒸酒。每年六轮次酒发酵出的酒醅都会预留一部分不经蒸酒,被称作母糟。蒸过后的酒醅下甑冷却,加入尾酒、大曲堆积发酵,再加入尾酒入窖发酵。
下沙一个月后,取出窖内酒醅,与造沙时经过粉碎、润粮的红缨子高粱混合后上甑蒸煮。蒸馏出来的酒称为“生沙酒”。生沙酒的酒头部分留出用于勾兑,酒尾全部泼回酒醅中,再次摊晾,加入尾酒、大曲堆积发酵,再加入尾酒入窖发酵。
经过下沙、造沙两个轮次的发酵后,酒醅中的淀粉和糖分会逐步转化为酒液。大约农历冬月,立春之时,茅台开始了七个轮次的蒸馏取酒。开窖取醅,加入谷壳使酒醅疏松不黏,而后蒸酒。蒸馏后取得的酒称为一轮次酒,取出一轮次酒后重复六次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开窖取醅、蒸馏的过程,分别得到二至七轮次酒。取出七轮次酒后,酒醅中的精华大部分消耗完毕,不再蒸馏取酒。下沙、造沙两次蒸煮再加上七个轮次的蒸煮,总共要经过九次蒸煮。
茅台蒸酒时要求缓汽蒸酒,量质摘酒,至今仍保留着看酒花判断酒的度数和分段摘酒的传统工艺。
蒸馏时,不同时间段蒸馏出来的酒质量不同,因而茅台蒸酒要求量质摘酒,分段取酒。可以通过看酒花,也就是蒸馏或摇晃时在酒表面形成的泡沫判断酒度、酒质,从而决定馏出物的取舍,进行分段取酒。茅台酒的接酒浓度一般为52%~56%,取得的酒分别存放,不同轮次的酒同样分别存放,勾兑时便要调和这些味道不同的酒。
茅台的工艺要求高温取酒,接酒温度在40℃以上,其他白酒只要求25℃。高温取酒保留了高沸点的呈香呈味成分,保证了茅台酒浓郁的酱香味。
贵州地区蒸馏取酒古已有之。
贵州普安青山镇铜鼓山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圆底小陶杯、微型青铜杯,清镇牙珑坝秦汉墓葬出土了各式陶质与青铜酒具。这些微型酒具的出土,证明早在战国至秦汉时期,贵州的酒已经有了很高的酒精浓度。
贵州清镇汉墓出土了一件漆耳杯,经测试后得知,其容量为370毫升,即7.4市两。紧邻清镇的平坝马场六朝墓中,出土了一件青瓷小酒杯,这个小酒杯的容量比清镇汉墓出土的漆耳杯小得多,仅为45毫升,即0.9市两。
对比贵州出土的西汉末年漆耳杯与六朝墓小酒杯可以发现,从西汉末年到六朝这数百年时光中,同一地区的酒器容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酒杯的容量突然缩小至原来的1/8。这从侧面表明,六朝时期,随着饮料酒的酒精浓度的提高,人们相应地减少了饮酒量。而在酿造工艺中,要提高酒精的度数,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蒸馏法。由此或许能推测,六朝时期贵州地区就已经出现了蒸馏法。
贵州地区最早生产蒸馏酒的文字记载,或许出自贵州少数民族彝族文献《西南彝志》,其中卷九《继续序德施氏的本源》,描述了晋代时彝族的造酒师宜伦采摘各种花草药物,制成“烧酒和甜酒”的过程。卷十五《论宏伟的九重宫殿》记载了隋末唐初时,彝族先民为了庆祝九重宫殿的建成,从南方运来大米,经过蒸煮后酿成米酒的事迹。其中有对蒸馏白酒工艺流程中出酒现象的生动描述:“如露水下降”。
贵州地区的蒸馏酒技术在宋朝时期有了明显发展。
贵州桐梓县夜郎坝出土了一面宋代夫妻对饮石刻,习水县程寨乡出土了刻有伺饮图的宋代墓壁石龛。夫妻对饮石刻和伺饮图中的酒壶与酒杯均与现代酒具完全一致。由此,我们可以猜想,或许墓主人生前饮用的,并非咂酒一类“糟汁同贮”的酒,而是经过蒸馏的高度白酒。
据北宋时期张能臣撰写的《酒名记》记载,磁州(今习水县土城镇)出产“风曲法酒”,又称“法酒”。风曲法酒是以蒸馏技术生产的大曲白酒,以麦曲酿造,而后用器具蒸煮酒液而得。因酒极为浓烈,不含杂质,清澈如水,被称为“露酒”,能密封贮藏数年而不坏。风曲法酒也被称为“官法酒”,达到了公认质量标准。
南宋时期,朝廷在播州(今遵义)等地开展茶马交易,石粉栅(今茅台镇一带)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贸易和酿酒业兴旺发达。到了明朝,白酒产量提高,白酒生产趋向商品化,人们的饮酒习惯由低度酒转向高度酒,由此茅台地区出现了专门从事制酒的行当——酒作坊。酒作坊的生产专一化,从业者有条件专心致志地研究酿造工艺,从而促进了酿酒技术的加速发展。约成书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的《居家必备》,记载了采用陶甏蒸馏器蒸酒的南番烧酒法,用陶甏对味道不正的酒进行蒸馏,能得到清澈如水、味道醇厚的好酒。
明万历年间,蒸馏酒的工具已从陶甏发展为甑,成书于此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入甑蒸煮的烧酒。仁怀、习水、铜仁、遵义等地的偏僻山区至今仍能搜寻到形制属于明、清时期的桶型白酒蒸馏木甑。与陶甏蒸馏器相比,木甑可以直接用糖化发酵的酒醅蒸馏出酒,一天的产量可达几十至几百斤。今天茅台酒大体保留了明清时期的蒸馏工艺。
茅台镇的四月,草长莺飞,嗅一下空气都有酒香。
经过一、二轮次的蓄力,酒醅被茅台的制酒工人一箢一箢地撒进甑内,不锈钢的甑盖与甑碰撞过后,最激动人心的“大回酒”就从牛尾处潺潺流出。“大回酒”,即茅台酒酿造第三、四、五轮次酒的总称,出酒量几乎占全年基酒产量的60%以上,因为它集中了酱香典型体,这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它身上。
茅台“大回酒”是古已有之,还是某代酿酒匠人在这一块福地的创新之举?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茅台独特的回沙工艺。
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多样,根据糖化发酵剂、原料、发酵时间、取酒方式等的不同分为大曲坤沙酿造工艺、麸曲酱香酿造工艺、碎沙酱香酿造工艺、回沙酱香酿造工艺与串蒸酱香酿造工艺五种。
大曲坤沙酿造工艺是酱香酒酿造的基础工艺,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原料为坤沙,即破碎后的高粱,历经多次发酵蒸煮,形成酸、甜、苦、辣、涩、焦、酱七种味道。
麸曲酱香酿造工艺以麸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通常为二三十天。碎沙酱香酿造工艺以多种曲饼、干酵母和酶制剂等作为糖化发酵剂,将其与碎沙,即处理后的粉碎原料拌匀,一同入容发酵。麸曲酱香酿造工艺和碎沙酱香酿造工艺都是发酵二三十天,酒醅糖化完成后蒸馏取酒,一次性取完,具有发酵时间短而出酒率高、贮存期短的特点。
回沙酱香酿造工艺是在大曲坤沙酿造工艺完成前六次或七次取酒后,再次加入粉碎原料发酵蒸馏取酒。串蒸酱香酿造工艺以大曲坤沙和麸曲酱香酿造后的糟醅、食用酒精、香料等为原料,一同蒸馏得酒。
茅台属于大曲坤沙,它的回沙工艺自有一番做法。“沙”指茅台镇周边出产的小粒糯高粱,因细小而色红又名“红缨子”或“红粮”。茅台酒的酿造周期长达一年,在重阳节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重阳节后一个月第二次投料,称为“造沙”,此后便不再添加任何原料。
造沙时,分次取出经历初次发酵成熟的酒醅,与经过预处理的高粱拌和,经制酒车间工人上甑、蒸粮,得到生沙酒,再将其泼回造沙酒醅,加曲拌匀后堆积发酵,继而入窖发酵,“回沙”工艺的开端就在这里。尽管只投料两次,但这两次投入的高粱要经历九次蒸煮,八次摊晾与七次取酒的循环利用,才算修成正果。
“回沙”工艺能得到七种风味各异的轮次酒,保证了后期勾兑茅台的无限可能。第二轮次酒被称为“回沙酒”。与第一轮次造沙酒相比,回沙酒香气更浓,虽略有涩味但已见醇和风味。第二轮次后的“大回酒”,则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被赞为“黄金轮次酒”。
第六轮次酒被称为“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轮次酒为“枯糟酒”“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
每轮酒醅都会在入窖发酵前泼上本轮次的尾酒,一轮次酒泼的尾酒数量最大,其后每一轮次逐步减少尾酒的用量,每窖至少泼尾酒15千克。这也被称为“以酒养糟”,是茅台酒酱香的来源之一。
“回沙”工艺是茅台酒酿造中不可省略也不可增加步骤的一项操作,因它才有各轮次风味各异的基酒。茅台酒的酿造历史不短,“回沙”工艺的发明时间则更早。是谁发现高粱可以反复蒸煮,又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诞生了回沙工艺?
在茅台镇的酿酒历史中反复探寻,距今四百余年的播州之役解答了这一疑惑。
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中期,茅台村横空出世,又称“茅村”。当时此地的酿酒业已小有名气,茅台村以高粱为原料酿造的“风曲法酒”闻名一时,仁怀烧酒甚至经播州军民宣抚使杨汉英之手,献给忽必烈。他因此得了不少封地赏赐,成为贵州最大的土司之一。播州土司杨氏自元代以来世代在此任职,根基深厚。
这时的烧酒尚且属于早期蒸馏酒的一种,往往在发酵之后被一次取酒,而酒糟则用作他处,不见“回沙”踪影。酿酒匠人开始反复蒸煮高粱取酒,源自一场战事。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时任播州土司的杨应龙与明朝政府关系恶化,公开反叛,挑起战端。金戈挥舞,马蹄阵阵,河谷深处的云鼓镇(茅台村又名云鼓镇)百姓仓皇逃窜,地里未来得及收割的高粱被践踏一空。尽管这场战事持续了不到一年,但云鼓镇的农业生产遭受损失,高粱产量急剧下降,一向繁荣的酿酒业进入寒冬,原料告急。
战时也要养家糊口。一位酿酒匠人看着比往日少大半的酿酒原料,别无他法,只好琢磨着:如果将高粱多蒸煮几次,会如何?
几个白天黑夜过去,这位酿酒匠人的实验也终于告一段落。他发现当地所产高粱即便经过多次蒸煮,依然酒味浓郁,且各有风味。这是在战乱中想出的救急之法,也是在穷困逼迫下的最好选择。
推广之后,云鼓镇的酒坊都开始采取多轮次造沙发酵出酒,产生了“回沙”工艺。这一方法不仅增加了酒的产量,还令酒的品类多出几样。“回沙”工艺至此初步成型,南宋时便颇具盛名的“风曲法酒”也由此演变为“回沙茅台”。
经过一代代茅台酒师的精进,“回沙”工艺在清朝初年定型,形成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坤沙为原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历经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回沙,九蒸八窖七取酒,三年以上陈酿,以酒勾酒等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工艺流程,酿出的美酒以“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台”为名,享誉西南,远销全国。
据《续遵义府志》载:“茅台酒,前志出仁怀县西茅台村,黔省称第一,《近泉居杂录》制法,纯用高粱作沙,煮熟和小麦面三分纳酿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烤之,既烤而复酿,必经数四然后成。初曰生沙,三四轮曰燧沙,六七轮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其品之醇、气之香,乃百经自俱,非假曲与香料而成,造法不易,他处艰于仿制,故独以茅台称也……”
在清朝时贵州就已经是知名的美酒产区,有着多种白酒酿造工艺,出产了夹酒、女酒、窖酒、蓼花酒、刺梨酒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酒。曾在贵州为官的淮安人李宗昉在其著作《黔记》中记载了诸多美酒的特色,如:咂酒以竹管吸食,饮用方式别具地方特色;夹酒结合了低度黄酒和高度烧酒的酿造方式,兼具黄酒的香美与烧酒的醇厚;经由“茅春”勾兑、贮藏而得的“茅台烧春”口感清冽,品质上佳。
由此可知,不仅茅台“回沙”工艺在清朝定型,且以酒勾酒的方法已经出现,“茅台烧春”即例证。
作为中国传统特产酒,茅台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并列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茅台酒的酿造历史悠久,其独特的风味与酿造技艺无一不是岁月的沉淀。
使用谷物酿造后,蒸馏取酒技术得以大展拳脚;当原料不足,生活还得维持时,“回沙”工艺诞生……一瓶茅台酒,且不论在生产线上努力的人有多少,追溯历史,它的酿造工艺就不知凝聚了多少先人的心血。
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一直在应时而变,可成百上千年来,酿酒匠人的初心——“纯粮蒸煮、烤而复酿”始终未改。
现在茅台镇最热闹的地方是赤水河两岸街道,可在人声鼎沸与烟火气之外,还有一条相对静谧的杨柳湾街。“酒出茅台镇,香起杨柳湾”不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茅台村杨柳湾的酿酒作坊继承先人智慧,又参考了各种酿酒工艺,采用本地的红缨子高粱与奔流的赤水河之水取得佳酿。因为酿出的酒幽雅细腻、回味悠长,有别于他处,便袭地得名“茅台”。
几十年后,赤水河道开通,茅台成为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汇聚了大量盐商,被称为“仁岸”。运销川盐的陕西商船在卸下从四川运来的盐巴后,装上茅台当地的美酒,运往全国各地销售。目前可查最早的有字号的酿酒作坊,是三百梯出土“路碑”中记载的“茅台偈盛酒号”,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就已经在经营。后来至嘉庆年间又有“大和烧房”,道光年间已有不下数十家酿制茅台酒的烧房。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茅台当地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茅台酒的需求增加,刺激了当地酿酒业的兴盛与酿酒技术的发展。茅台酒香已经飘远,“黔省第一”的名号实至名归。
春去秋来,茅台的酿酒业始终坚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顺应天时,采用季节性的生产方法。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几百年来,茅台当地的人们一直坚持着这种原始生活轨迹。在非农忙的日子,酿酒作坊的工人聚到一处,挥洒汗水,将红色的高粱反复蒸煮,使它们化为澄明芳香的茅台酒。
道光年间学者张国华曾作《竹枝词·茅台村》:“一座茅台旧有村,糟邱无数结为邻。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锁名缰更醉人。于今酒好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该诗记录了当时茅台酿酒烧房众多,云、贵、川诸省客商竞相购买茅台酒销往外地的盛况,可见当时茅台就已颇具知名度。
当时享有盛名的茅台酒与现在尚有差别,但基本酿造工艺相差无几。清朝诗人郑珍曾到仁怀直隶厅做客,称赞“酒冠黔人国”,说明当时的茅台酒已经在贵州美酒中名列前茅。这样的荣誉来之不易,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茅台酒,《田居蚕室录》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纯用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之,制法:煮料和曲即纳地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又通称大曲酒,一曰‘茅台烧’。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青黄不接之时,米价昂贵,民困于食,职此故也。”
仁怀酿酒匠人始终秉承祖训,坚持选用红缨子高粱为原料,纯粮蒸煮、烤而复酿。在历史与地理的双重选择下,茅台酒的酿造人员在青黄不接时供职烧房,将自己与烧房的生存一并挑在肩上,坚守不变的酿造原则,使茅台酒得以传承至今。
花开之时多风雨,茅台酒声名鹊起没多久,就遭遇波折。
咸丰年间,黔北杨龙喜领导农民起义,战火殃及茅台,村寨被夷为平地,兴盛的多家烧房毁于一旦,再想一品茅台酒,不知要等多少年。
烧房不在,可精通茅台酒酿造技艺的人仍世代生活在这里,只要他们齐聚一堂,便可再话茅台醇香。遵义人华联辉坐拥永隆裕盐号,他为人孝顺,因祖母对茅台酒念念不忘,便派人去茅台寻酒,只找到一片荒芜。他决心为祖母再酿茅台酒,于同治元年(1862年)建立成裕烧房,后又更名为成义烧房(华茅)。
光绪五年(1879年),仁怀大地主石荣霄(又名王荣)、习水商人孙全太、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合伙开设烧房,起名为荣太和烧房,即后来的荣和烧房(王茅)。
失落的茅台酒再次复兴。
光绪年间,清廷再次疏通赤水河道,茅台的美酒顺着河道销往全国各地,茅台酿酒业再次兴盛。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获得金奖,走向世界,茅台酒的行情看涨。1941年,贵阳商号赖兴隆的主人赖永初看好茅台酒的发展,兼并贵阳人周秉衡建于1929年的衡昌烧房,创办恒兴烧房(赖茅)。
自此三茅并驾齐驱,开启了属于茅台酒的时代。
1935年,一路艰难跋涉的红军经过茅台镇。当地百姓为了慰问红军,拿出茅台酒送给他们,可红军哪里舍得享用美酒,只是将其作为药品消毒疗伤。1949年,在北京饭店举行开国第一宴时,茅台酒成为中国的国事酒、外交酒、庆功酒。
1951年,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简称茅台酒厂)成立。不久,“三茅合一”的时刻来了,成义烧房(华茅)、荣和(王茅)、恒兴烧房(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为一体。
“茅台酒”这三个字从那时起,不仅是贵州的特产酒,还具有能代表中国白酒与世界好酒角逐的资格。有人提出,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已经如此明晰,若是离开茅台镇,从酒厂调拨酿酒技师、粮食、酒曲及窖泥,使用完全一致的工艺,能不能“复制”出茅台酒?
历时十年的茅台酒易地生产试制以失败告终后,所有人才醒悟过来,茅台酒的香冽何止依靠一板一眼的酿造工艺,每一滴里都蕴藏着茅台镇千年酿酒历史的魔力,它是山、水与人的浑然一体,看似一切操作都有尺度,实则每一环节都是变数。
“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茅台镇“中国第一酒镇”之名当之无愧。茅台酒只能产自茅台镇,它是成百上千年来茅台酿酒匠人智慧的结晶,经历了无数坎坷与演变,它的酿造工艺与品质饱含的匠心始终如一,“纯粮蒸煮、烤而复酿”的原则从未变过。
[1]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M]方志出版社,2011:83.
陈泽明.龚勇.贵州酒典[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