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变与不变

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在茅台镇,天然适宜的酿造环境,造就了以酒为核心的经济体。这一经济体随着酒香蔓延而不断拓展,并构筑起一种特殊的平衡,支撑着小镇从穷乡僻壤蜕变为繁华之地。

这种平衡延续到了一杯酒身上。观察茅台酒,其中蕴藏着中国人独特的平衡哲学。新与旧、传承与创新、变与不变……一切看似矛盾的双方,正如太极八卦,形成了一种相得益彰的秩序感。

变与不变,是茅台身上一个非常显著的印记。探析茅台多年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发现在每一个历史发展节点上,茅台都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地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这一角度而言,变化对于茅台是一种常态。但同时,不变又是一种坚守。作为一家根植于传统农业智慧的民族企业,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优秀智慧结晶。长期以来,坚持传统工艺不变,坚持茅台酒风味不变等,是茅台从过去走到现在,并实现持续发展的最为核心的力量。

纵观白酒行业,其发展本就是在传承中创新,又在创新中不断积淀传承,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传承和创新的目的,都在于品质二字。总体来说,不变是为了传承,变是为了支撑和巩固传承。

在茅台,变化的是现代科技,不变的是传统工艺。

1951年之前,茅台镇三家主要酿酒作坊的全部家当,只有5个酒灶、41个酒窖。没有机械设备,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一年不过出产六七十吨茅台酒。

在酿酒的脉络图上,手工劳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为明显的特质。在许多“茅二代”“茅三代”的记忆中,不乏老一辈讲述当年人工背糟的艰辛细节——窖坑又深又黑,摔跤是常事。季克良在《我与茅台五十年》中也提到,那时候,窖期里还要下乡背粮食,还要踩曲子,还要去包装。生产时间里曲子自己拉,红粮自己背,工用具自己领,维修自己干,酒自己交,窖泥自己挖、自己运,火自己发,茅草自己拔,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动手!

img

20世纪90年代前,茅台酒酒糟仍用人工从窖坑中背出

技术变革为茅台带来了巨大变化。如今在包装车间,机械手臂可以在设定的1小时内完成7 500瓶茅台酒的下线摆酒,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减员增效。

不过,时至今日,在核心生产环节,茅台仍旧遵循传统酿造工艺。顺应自然交替的天时,巧妙结合四季万物之长,以高粱、小麦、水为原料,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最终历时五年,方成美酒。质朴的茅台人在坚守与创新中,把道法自然的酿造哲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茅台,变化的是创新思维,不变的是质量坚守。

创新思变是工艺坚守的必经之路。正如茅台酒,看似密封于陶坛,静默而淡定,实则内在时刻发生变化。在不断传承传统工艺的路上,巧思的茅台人始终在琢磨如何守护这一瓶好酒。

20世纪80年代末,厂内一位工农兵大学出身的员工,根据制酒车间的特殊生产环境,研发了行车。从此,人工背糟终于告一段落。但创新尝试并非一帆风顺。1967年,茅台酒厂第一台自制制曲机组试制成功投产,但因酒的风味悄然发生改变,这一尝试很快被终止。在这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环节,茅台人始终探索在保持酒的风味不变的基础上如何减轻人的劳动强度。20世纪80年代,茅台开始了第二次机器制曲,结果仍旧以失败告终。2010年,茅台再次研究机械制曲,推出第三代制曲机,同样因曲块质量与人工存在差异而未被推广。

创新思维始终在茅台涌动,但一切的改变都以质量不变为前提。这是茅台人的底线,也是延续茅台几代人的信仰。

在茅台,变化的是管理办法,不变的是茅台人。

从西南一家山沟里的手工作坊,到成长为一家营收破千亿、市值破万亿的企业,茅台在贵州工业版图甚至是国家酿酒工业发展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茅台的管理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出台最简单的规章制度,到引进世界一流的管理方法,茅台一直走在中国酒企发展的前列。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茅台不断磨炼自身,加强公司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茅台便开始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方法,如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TQC)。20世纪90年代,茅台从美国、日本等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质谱、色谱检测仪器。同时,茅台还启动ISO 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达标认证工作,并于1993年通过了产品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15年至2020年,茅台在构建全产业链质量安全体系的过程中,大量借鉴先进标准,如日本的肯定列表等。

在茅台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茅台人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操作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的理念。在茅台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茅台人,守着这一份初心,于河谷不断耕耘,酿造出一瓶又一瓶味道不变的好酒。

在茅台,变化的是保护办法,不变的是对环境的关注。

茅台酒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微生物菌种群落、气候等生态环境关系紧密。在持续十年的易地实验中,即便将工艺、设备、人,甚至曲药、泥土都从茅台运到113公里外的遵义市郊,最终酿出的酒仍然与茅台酒有极大差距。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这一客观现实让茅台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早在1995年,为推动赤水河水资源保护区建立,茅台率先进入国家水系统防污染管理网。 从2014年开始,茅台连续10年每年出资5 000万元,用于支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这个承载4万多人生存的企业内部,上至高层,下至一线工人,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几乎人人都知道夏季河谷的热浪是为酿造而生,滚滚赤水河更是为酿造而来。而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则是生产好酒的重要参与者。正是如此,在探讨颠覆茅台的可能性因素中,许多人都认为环境问题将占据极大的比例。由此,多年来持续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是茅台人不变的坚持。

在茅台,变化的是代际传承,不变的是精神与责任。

企业与人是共生共存、相互成长的关系。茅台70余年,能从一穷二白的小酒厂发展为实力强劲的世界知名大企业,是无数茅台人接力奋进的结果。企业不断发展,人也在不断更替流动。当老一辈茅台人卸下肩上的重担,将传承的接力棒交由下一代时,精神与责任亦得以传递。

今天,走在茅台内部任何一个角落,追求质量、以质求存的精神与责任,都是茅台人共同的信念。在代际传承过程中,茅台人的文化理念与精神担当没有因时间流转而改变,反而不断凝结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茅台人前行。

在茅台,变化的是认知,不变的是时间。

制曲、上甑、勾兑,日复一日的劳作已持续了千百年。从这一角度而言,茅台的时间似乎是静止的。但随着时间凝结的经验,却被汲取到一代又一代茅台人身上。漫长岁月里,人们的工作看似不断重复,但正是在此过程中,技艺得到锤炼,工匠精神得到传承,认知在重复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尤其在重复上百次上千次之后,新人的技艺得到质的飞跃,他们也渐渐领悟了前辈的用意。在那些无法用现代机械设备替代的核心工艺环节,时间成为手艺“发酵”的不二法门,而认知的提升则是在万千次重复中而来。

在茅台,工人们沿袭着日常工艺流程而劳作,似乎每日并无差别。从这一角度而言,时间几乎从未改变。但是,在多变量的复杂酿造环境中,温度、湿度,甚至是同一个车间的通风情况有些微变化,都会引发工人对工艺的思考与复盘。于是,认知又在日复一日中不断提升。因为茅台人知道,在酿酒这一关,永远无法用一套方法论走天下。正如发酵的堆子每天的状态都不一样,工人的思维只有时刻跟上变化才能保证产质量。

多年来,变与不变,是茅台茁壮生长的养分,也构建了茅台持续发展的平衡体系。正如新酒与老酒的碰撞,成就了茅台独特的风味。从更大层面来说,创新和传承也碰撞出了独属于茅台的企业气质。

时代不断发展,河谷之外的世界也日新月异。茅台处江湖之远,却不与世隔绝。走出西南群山,走上国际舞台,茅台在全球市场上产生的影响愈加深远。透过表象看本质,其自成一派的平衡背后,体现的正是茅台自身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坚守传统工艺,坚持以质求存的价值观。

最朴素的坚守,往往具有最强大的力量。从这一角度而言,以品质不变、传承不变、匠心不变,应时代万变,就是极具茅台特色的最大创造。 i4MVmmm3SRMDsMZHJOHzCu4KgTks597MuI0DP16ICpableKOwnEvqlTKxIdOa1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