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茅台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它助力人类不断发现新规律、创造新事物。站在商业视角,创造力让企业变得独特,具有竞争力,实现自我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拥有旺盛创造力的企业,绝不会在发展瓶颈面前无能为力,也不会在挫折面前妥协后退,因为它们足够自信、坚韧,并且笃定自己能够战胜挑战,拥抱未来。

在探索茅台发展的路上,创造力不可忽视。从山川河水到风味香气,从一抔紫红泥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从一颗红缨子到一根红丝带……茅台的创造力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企业因创造而生

创造力是一种改变现实认知的能力,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造力越强,对现实的影响力也越大。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攻城略地并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无一不具有出色的创造力。它们或为了抵御风险、减少不确定性,或为了解决某种问题,不断地利用创造力改变世界。

在企业的发展中,创造力意味着拥有创造性的经营理念。如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自来水哲学”理念,将消除世界贫困视为企业的使命,视贡献社会为经营的第一理想,使企业的生命融入社会发展中,从而让企业得以发展。

创造力也反映在对全新生产方式的创造上。如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将工业流水线应用于汽车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汽车成为大部分美国人的必需品,让美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家”。

创造力还贯穿了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如华为对信息与通信技术迭代的不懈追求;Apple(苹果公司)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3M公司则以“成为最具创意的企业”为企业使命,独辟蹊径地为消费者制造了大量具有创意的产品。

管理学界也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故事。有两个卖鞋的商人来到非洲的一个小村庄,发现这里的村民没有穿鞋,而是光着脚工作、生活、学习。其中一个商人想:这里的人没有穿鞋的需求,我的鞋在这里不存在销售空间。另一个商人的想法则与之相反:这里的人买不到鞋穿,我的鞋在这里一定会卖得很好。

几年后,思维固化的商人还在四处为他的鞋子寻找市场,并且因为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而那个具有创造力的商人,则将大量的鞋销往非洲,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个故事反映出创造力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企业能够通过创造力对自身进行定位,并不断发展、完善。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一旦失去了创造力,就丧失了存续的价值,最终会在时代浪潮中被淘汰。在此种意义上,企业是因创造而生的。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曾经站在顶峰的品牌,无不是因为创造力缺失而没落。

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持续生存,就必须充分发挥创造力,做到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造力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源流动和信息传播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传播。此时,企业唯有牢牢掌握创造力这一立身之本,才能够乘风破浪,驶向拥有美好前景的未来。

因此,考拉看看头部企业研究中心深研茅台创造力,通过剖析这家千亿级企业的创造力,回答茅台创造力从何而来、如何形成、有何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为更多企业获得创造力、培养创造力、拥有生生不息的动力提供参考。

什么创造了茅台?

时代是成就茅台的一股强大力量。洪流滚滚,时代亦浩荡前行,既有所成就,也有所曲折。茅台便如随洪波扬帆远航的小船,与大时代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茅台的成长根植于时代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变化天翻地覆,不但产业实力今非昔比,国民收入亦不可同日而语。在这场跨越式的变化中,茅台从一个小作坊成为世界瞩目的大企业。

顺时而生,应时而成。其中有跨越,也有曲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营化格局的大调整下,茅台酒厂建立,摆脱了酿酒小作坊的桎梏。当时,恢复生产、技术总结等多项工作同步进行,为茅台此后的发展奠定了根基。然而三年困难时期后,茅台经历了连续十六年的亏损,陷入混乱之中。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茅台的生产才逐步回暖。1988年,国家放开名酒价格管制,白酒市场化大幕拉开,茅台顺应时代机遇,开始市场化初探索。从2003年开始,白酒行业迎来“黄金十年”,茅台的价格和营收也在行业春天中迅速增长。2012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转型期,大众消费市场崛起,茅台抓住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两个趋势,站稳高端市场,乘势而上……茅台的一系列蜕变,都在时代的进程中完成。

茅台与时代共前行。时代对茅台的锻造,也可以说是历史对茅台的选择。东风或磨砺,茅台都照单全收,最终在时代中做引领者,顺潮流而昌。

茅台之所以成为茅台,还在于其独特的工艺创造。茅台的酿造工艺是白酒固态法酿造中最为复杂的工艺。历代茅台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累积、归纳、创新和提升,总结出了酿造的独门秘籍,使茅台创造力有了根基。以工艺为核心的创新,奠定了茅台营销、管理、渠道等方面创造力的基础。没有工艺创造力,其他方面的创造力就无从谈起。

由源头来看,茅台酒的酿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将小麦、高粱、水三种原料变成融合独特风味的醇香美酒,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充满艺术与想象力的魔术。而魔术的核心就是茅台代代相传的工艺。

从制作过程来看,数千年的智慧集合,升华了茅台工艺的创造灵魂。从汉代使用枸酱酿酒算起,到唐代使用糯米或杂粮酿造钩藤酒,再到宋代风曲法酒风靡一时,以及明清时期“回沙”工艺成形,“三茅” 时期酿造工艺的提升,都是茅台历史上工艺创新的节点。每一次工艺升级,都代表着茅台的一次跃升。与此同时,茅台的管理模式、人才结构、市场战略等也随着工艺创新而不断改进。

茅台的工艺,一直在传承中不断精进和创新。通过一代代茅台人的持续努力,才最终酿造了一瓶好酒,开拓了一个企业的成长之路。

茅台是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所创造的。酒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产品,酒中承载了多少历史,就有多少可以挖掘的创造空间。从这一层面来看,历史传承和创新创造并不冲突,反而互相呼应。特别是在历史上,赤水河谷的先民们奔涉险滩,靠着开拓创新的血性疏通赤水河,走出了群山环绕的河谷,为后世留下一笔无形的宝贵遗产。这种河谷文明中世代传承的精神,是茅台文化富有个性的创造力基因。

生态文化的智慧,蕴藏在茅台人祖祖辈辈传承的酿造工艺中,融入了茅台的青山绿水中,也蕴含在空气里的微生物中。顺天应时、天人和谐,为茅台奠定了绿色创造的基础。而环环相扣的生态酿造理念,则推动了茅台的持续发展。

红色文化不仅给茅台注入了创造、变革的基因,也丰富了茅台的文化宝藏。1935年,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河,给茅台留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记。红色文化在岁月中不断发酵,与茅台融为一体,创造了不一样的茅台。

家国文化则创造了茅台博大的天下观,为茅台大企业发展的格局埋下了伏笔。茅台不仅让自己成长,还让地方产业跟着自己一起成长。茅台不仅让自己发展,还带动全产业链一起发展。这种家国文化中孕育的商业文明,拓宽了茅台创造力的边界,以至无界。

丰富的文化创造了茅台,让茅台显示出宽厚、包容、开放、智慧、坚韧等性格特征,更让茅台获得了创造力之源。

茅台式创造

茅台的千年传承和现代化发展,很好地反映了作为生产力的创造力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意义。

历史上,富有创造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发现了粮食的秘密,使固态的粮食发生了神奇蜕变,昔日贫瘠的村落开始酿造醉人芬芳的白酒。当下,延续至今的古法酿酒工艺与现代化管理巧妙结合,成就了今日的茅台。创造力为茅台提高生产力水平注入强大动力,激发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让企业的利益和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积累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茅台创造力始终以人为核心。松下幸之助曾说:“企业即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企业的外化表现,可以看作人的创造力的成果。

在茅台,人人都是创造者。首先,决策者的创造力影响着企业的战略与发展方向。对茅台来讲,身为国有企业,其决策并非一个人的意志,而是民主集中制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个人决策的缺陷。集体智慧则保证了茅台的行稳致远。其次,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他们进行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基层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创造力,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提出了诸多创造性思路和方法,为企业发展赋能。

营销人员将茅台酒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比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金,还有国宴酒、外交酒、纪念酒……一系列品牌故事使茅台酒声名远扬、香飘世界;科研人员将储存在酒师记忆里的酿酒经验整理成文字,并利用科技手段揭开微生物酿酒的奥秘,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茅台酒的品质和出酒率。在一线工作的茅台工匠们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激发创造力。为了实现让茅台变得更好的共同目标,他们创造性地总结出上甑方法论,帮助工人快速掌握上甑诀窍;创新采用蒸汽烤酒,在保证品质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了工作负荷,提高了生产效率;发明碳纤维锹棒,节约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

正因认识到人才对于创造力的重要性,茅台为人才提供开放、包容、和谐的创新创造氛围,例如,通过知识培训提高技能,举办丰富的文体活动以增强精神活力,并且为员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从而激发出他们无穷的创造力。

茅台创造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茅台发展历史上遇到过诸多难题。但每一次,茅台人都以创造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其一一解决。

建厂初期,为了解决因酒师操作手法不同而产生的生产质量问题,茅台人探索了许多方法。过去口口相传的酿酒技艺,经过整理形成文字,为质量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后,富有创造力的茅台人,为了提升酒的质量,一步步探索出更多的理论成果。比如,《茅台酒十四项操作要点》被总结出来,茅台酒的工艺特点得以理论化。自此,茅台酒的质量得以保持稳定。

产量破万吨也是茅台跨越的一大挑战。1958年,破万吨想法被首次提出。此时,茅台酒的产量只有几百吨,距离万吨尚有很远的路要走。在之后的45年时间里,茅台通过工艺研究、易地实验、技改等方法,希望达到产能目标。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800吨扩建工程,在既要继承茅台酒的传统工艺,又要确保投产质量的要求下,茅台人最终克服困难,完成了这一工程,使生产产能达到了2 000吨。

与此同时,茅台人通过自主研发行车,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各类先进的检测仪器的引入,则为茅台质量保驾护航。通过不断尝试和创造,茅台于2003年终于突破万吨,完成了一代人的夙愿。

在面对发展危机时,茅台也充分发挥创造力,降低风险、渡过难关。不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12年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茅台都能快速反应,通过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转危为机。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茅台攀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图景。

茅台为美好而创造。酿造好酒、美酒本就是茅台的使命,是每个茅台人的奋斗目标。如今,茅台酒已是好酒的代名词。为满足消费者对美酒的需求,茅台还开发出“一曲三茅四酱”酱香系列酒,让更多人喝上好酒。在美酒的基础上,茅台致力于创造美好的生活方式。从粮食到美酒,品质贯穿茅台酒酿造过程的始终。举杯之间,人们不仅是在品尝美酒,更是在享受高品质生活。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之下,追求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时代的选择。在白酒行业,茅台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茅台不仅自己酿好酒、做好企业,而且还影响着行业发展。尤其在竞合发展理念提出后,茅台更是以身作则,推动白酒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茅台的引领下,酱香酒行业得到大发展,各企业享受到酱酒热的红利。

茅台还将美好的创造延伸到更广的范围。从产业扶贫到修路搭桥,从教育到医疗,茅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书写大企业的大担当,让更多地区、更多人通过创造力获得幸福。

今天,茅台站在了新起点、新阶段。如何持续引领未来,保持自身竞争优势,是茅台不得不思考与探讨的话题。现在,茅台提出的“五线发展道路”中,白线强调的便是“以科技增能、数字赋能”。茅台强调,不管过去取得多少辉煌成就,都要保持归零心态,抓好创新和改革,在白纸上做出新文章。

基于此,我们追根溯源,探析茅台创造力这一核心主题。

本书分为五大章节,分别从五个维度阐释与创造力有关的话题。

第一章,从茅台创造力出发,探寻其独特的魅力特征。首先,茅台清楚地知道创造的方向是什么。其次,受工艺特性的影响,茅台创造力显示出传承式创新的特点。另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茅台坚持围绕工艺、质量、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创造,具有持续创新的特征。最后,茅台在持续创新中,取得了突破性的创造成果,在工艺、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创了新天地。

第二章,溯源茅台创造力从何而来。文化、工艺、战略、人这四个因素共同支撑着茅台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化是茅台创造力的基因,赋予茅台创造的动力;工艺则是原点,茅台的创造从工艺起步,以工艺为中心。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则为茅台的创造提供了指引,使其有了明确的方向;茅台人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成为创造活动的主体,亦是创造的核心。

第三章,对茅台工艺、市场、营销、文化、科技五大方面进行图景式概括,回答茅台创造了什么。打开茅台绘就的画卷,这五大图景就会映入眼帘,从中可以看到茅台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第四章,作为行业领先者,茅台肩负探索无人区的重任。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若要达到发展目标,茅台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本章阐述茅台在生态环境、技术变革、市场发展、产业进步、管理升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探讨茅台面对无人区的态度和行动。

第五章,阐释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茅台如何创造。从“智慧茅台”建设,到走生态、循环、绿色的发展道路,茅台在通向未来的路上,从未停下步伐。

未来已来,茅台正以乘风破浪之势继续前行。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期待茅台依旧拥有无限的创造力,走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新起点、新阶段,正是扬帆起航时。 MfutOmXzV7yKQ8+tFWZzWwI0o5WinNTaI96tvcimGuwHSboV95xHurVQARAycJ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