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与死

生与死有什么不同呢?当我们被生下来的时候,高兴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当我们死了之后,痛哭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子女、亲属。我们不为生而高兴,因为那时不知道高兴;我们也不为死而痛哭,因为死后已没有感觉。我们无法为生发言,因为发言时我们已被生了下来,不论被生在富裕或贫贱的家庭,被生为白、黄或棕、黑的种族,我们都没有资格决定;我们也无法为死流泪,因为再抗议,还是要死,不论圣贤愚劣、伟人凡夫,我们总得交出自己的生命。

我们以自己的啼声开始了旅程,又在亲友的哭声中结束了人生。我们离开母体而生,又离开世界而死;我们被一把推上人生的舞台,又被一把扯了下去。似乎生与死这两件人生最大的事,我们一点干涉的权利都没有。

幸而在这当中,我们还能有些作为,使自己平凡地生,却能伟大地死。在母亲一人的阵痛中坠地,却能在千万人的哀恸中辞世。 VaoJKu6NScIxJoJR0GRZsbN556TlnhdnxBzPwcL2tScgG2jSwUdNBDsIBrBv0j6R



盈与虚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分合死生,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只要你细细观察,便会发现:它们看似无常,却是有常;看似残破,却是完满;看似动荡,实则静止。它们千年万载总脱不开盈与虚、死与生、否与泰、寒与暖、消与长、日与夜、合与分、得意与失意、繁荣与凋零的更换。

所以,熬尽长夜,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便能拥有快乐;耐过残冬,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便能企盼新春。

所以,余霞展现,便知夜幕将垂;荣华享尽,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锦,便待落英缤纷;月明如昼,便知桂魄 将残。

所以,念高危,便当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便当思江海而下百川;享富贵,便当施舍贫穷;掌权势,便当矜恤黎庶。

正因为虚之后有盈,所以充满希望;正因为盈之后有虚,所以知道满足。正因为此虚而彼盈,所以宇宙能均衡;正因为此死而彼生,所以万物能延续。

宇宙之道,不过盈虚而已。 VaoJKu6NScIxJoJR0GRZsbN556TlnhdnxBzPwcL2tScgG2jSwUdNBDsIBrBv0j6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