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社长不管余事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9),海门人陆师古正式考中进士,虽然是第60名。陆师古出生地海门礼安乡,位于余东场和吕四场之间,离江边不远。200年后,这里将成为海门一迁县治的所在地,再过不到200年,全坍没于江。陆师古,字克永,小名陈僧,父名陆厚孝,家为农户。陆师古考中时已37岁(宋·佚名《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佚名《元典章》户部卷九典章二十三,元刻本)。他是见诸史籍的海门宋代第一位进士,后来的仕途如何,未见记载。

陆师古这样的农家子弟,能“十年寒窗”,一心读书而不问稼禾,一步一步“过关斩将”,从童试乡试直到殿试,最后终于37岁金榜题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是要一定的经济作支撑的。前文曾提到,宋初三杰之一的元绛,出身官宦世家,少而聪敏,9岁时被荆南太守推荐给朝廷,终因家贫而未能成行,可见经济的基础作用。这反映了宋代海门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海门位于东经121度04分—121度32分,北纬31度46分—32度09分(《海门县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无霜期长。进入21世纪的气候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水量1040.4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更为重要的是,从五代十国进入宋代,从战争动乱进入和平环境,人们感到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可以好好安稳过日子了,为政者也采取多种措施恢复生产,人们劳作积极性大为提高。

多本县志载:明洪武九年(1376),全县有官民地、草场1556顷多,要交税粮7549石多,马草12964包,包种桑树1482棵、纳丝296两、绢16匹、零丝8两等。进入明代,海门土地已大片坍江,编户也大为减少,建县时120里,至元代,曾发展到183里,但到洪武年间,县治已迁到礼安乡,编户也大幅缩减剩37里。由此可以推测,在坍江之前,全县的土地面积、人口总数是数倍于明初的,那时海门的农业应该是比较发达的。

宋元丰三年(1080)到海门任县主簿的江西人刘弇,在近6年任期内,留下不少诗文,记录了当时海门的一些情况。其中有篇写于元丰六年(1083)九月的《海门按田书陆琼桥壁》(载于其所著的《龙云集》),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当时见闻。该文为作者“巡视海门农田题词于陆琼桥壁”的情况,大意是:

淮河人称谓河水,往南顺流而下的叫泾,像顾凌泾、六丈泾就是这样。称呼河水开始时分流、最后合为一处的叫洴,像黄洴就是这样。挟着土地往低洼处奔流注入大海大河,水势大却不漫没土地的叫夹,像鲈鱼夹、镬沙夹就是这样。沟,则因流水工整而取,比如有的围绕着房舍,因此有新沟之名。有的河,水涌而出,像人奔到巷子里去那样,这就叫港,因此有曹稍港之名。贴,四面通达、地势平整、土质厚实、受得住侵蚀,适合农民耕种、使用而起的名字,其特点是湿润的土壤在中间,离海远,断绝了海潮的影响。段姓某人有某块土地,沟限定了他的疆界,这是界河。染布兴起需要排水的,遭受水灾需要排水的,积水多、盐碱成分多不适于耕种需要排水的,退潮滩地不能开垦需要排水的,都需要围绕筑垾圩开渠放水,像环绕房舍开沟退水一样。

元丰六年秋天九月份,我巡视农田才到了黄洴,非常喜欢它的肥沃。那种认为即使把污浊的水注入泾中也可以求得肥沃,在这里是不行的。沿路看到的都是水稻,连绵不断,聚集在一起。询问当地人,当地人看了一眼水稻说:这是最好的水稻。村民有专门的场地,堆积的秸秆像小山一样。在秸秆旁有囤,积存稻谷。囤边上拴着狗,住着人,看护粮食终日不休息。谷场上的人,不停地奔忙劳作,稍微有些懈怠,就有人用歌声呼唤鼓劲,这叫踏场。许多舂米的人,不论是小孩、老人,都待人和气。孩子们白天追逐嬉闹,击鼓歌唱。刚好碰到巫婆请神,用供品祭祀祈福,间隙时把米饭送给小孩。对待老翁像招待客人似的,拿出烧好的鸡腿,端上美酒炝的螃蟹,放在桌子上,邀请村里爱喝酒的人去作陪。他们喝醉了酒,有的卧仆在田间土堤上,有的袒胸赤足、指着藩篱说:这是我喝醉酒的地方,好快活啊!(我内心感慨)这是灾害年头的幸运人啊!我的职责是巡视,不能与他们同饮,飞快地离开了。

第二天,抵达顾凌泾,找刘孙旺等12人了解情况。名叫海涂得的这块地方,最有意义的是杨王庙壁的题词。第三天,访问王守明、段鸠、袁琼等6人,又再次视察以前验看过的枯槁的秧苗,心中恐惧,察看的是事实。第四天,离开飞垅,访游新罗贴,过东面的下沙坊。稍微往前,是济丈泾,到达蒋洴。蒋洴能走的通道很少,走小堤,小堤当中断绝,像是被水冲开了决口。路像蛇一样弯曲,走得头也眩晕了,只看到来去奔流的潮水,比其他地方更危险。艰难跋涉的道路上,同行者有李善璨,路的左侧是数块贫瘠的农田。

后来继续往东沾去,求访陈杨符。登上了醎水垾的尽头(远望大海),悼念仁孝村:村民逃生不再回来了,原来的田地,苍茫一片废墟。追念大禹功德,心情悲痛,久久不能平复。晚上宿在陆琼,询访向导,往前的道路很艰险。

这一次巡视结束了,我愿再能像这次一样看到肥沃的田野和丰收的景象,再次看到击鼓歌唱追逐嬉闹的民众,我愿再走像蒋洴东面西面那样的艰险道路!于是我就在墙壁上题字相告:以后巡视农田的使者不能马虎啊!

此文记录了当时海门农村的场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水乡,仅仅因为水流的不同去向、不同组合、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等,就分别有不同的称呼和名称。河流纵横,沟渠交织,通江达海,水韵海门。海门真正的好田叫“贴”,四面通达,地势平坦,土质肥厚,适宜耕种。刘弇在巡视路上就看到了这样的田地。稻谷登场,农人忙着脱粒收储,孩子们追逐嬉闹,老人们喝酒庆祝,一派丰收景象。此文也记录了当年有旱灾而禾苗枯死的地方,前年有潮灾被淹的村庄人去田荒已成废墟一片,但这些还不是当时历史主要的场景。刘弇记录的北宋元丰年间的海门,还是一个相对农耕自足的海门。30多年后,陆师古正是在这样的海门出生成长,读书成才,金榜题名,成了现有史料中的第一位进士。

刘弇是九月份去的农村,见到的就是稻谷了,如果是初夏季节看夏收,那就以麦子为主了。新粮上场,常常是“麦饭”清香而又诱人。宋人舒岳祥,有首《村庄麦饭》的诗,就形象地抒写了这个情节(宋·舒岳祥《阆风集》卷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麦风生晓寒,梅潦蕴炎溽。三日不出门,新笋已成竹。独酌固自佳,对妇亦不俗。黄鱼出海门,餍饫及僮仆。因思去年时,煎牟作糜粥。饥饿走荒山,群奴深两目。今春幸完生,一饱万事足。箔蚕微有收,条桑柔更绿……”诗中写到了梅雨季节、海门黄鱼、新长竹笋,或对饮或独酌;写到了去年到处去寻找食物,饿得双目深陷,“今春幸完生,一饱万事足”。作者还写到了今年养蚕的收成也不错,所以眼中的桑树,枝更柔叶更绿。这首诗以“村庄麦饭”作题,但诗句中未予描绘。当然,将麦饭入诗的还有人在。

崔敦礼、崔敦诗,南宋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二人均为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1160),皆为诗人,著有大量诗作。敦礼著有《宫教集》《刍言》,敦诗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这二人是兄弟俩,宋王象之《舆地广记》还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他们的曾祖父,从小就不杀生,看到地上的蚂蚁都要绕着走,或者是踮着脚走。到市场去,看到活的鱼都会买回来再放到河里去。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动员乡亲们跟着做。慢慢的,学他的人多了,他就组织了一个类似协会样的组织,名称就叫“放生”。于是,人们不再叫他原名,而呼之为崔放生。他有两个重孙敦礼、敦诗,双双在同一年考中进士。崔敦礼在多地当官,经常回老家探望,写下了多首咏狼山的诗作,也留下了描述农民劳作的诗篇,留存下来的有田间辞三首和《喜晴》一首。在《喜晴》中有:“……羲和鞭日从海底,照出浩荡郊原春。呼儿买酒聚笑语,门前且无吏怒呼。今年麦饭滑流匙,更趁新蚕理襦袴。江头烟树晚戎戎,江南婴笋春事丰……”诗中“滑流匙”三字,把麦饭的新鲜、软糯,主人就食时兴奋与迫不及待的心情,形容得维妙维肖。

从宋到元,又是一次改朝换代,人民经历战乱,死伤无数,哀鸿遍野。元朝确立后,同样是积极劝农促农。元史中记载了一件与海门有关的事情(柯劭忞《新元史》卷六十九志第三十六,民国九年天津退耕堂刻本)——“大德六年(1303),翰林院侍讲学士王中顺呈称,前赈济通州一州,静海、海门两县……”这是目前发现见于《元史》唯一一篇关于海门的记载。这位翰林院侍读学士王中顺,在元大德六年即公元1303年,刚刚从通州所属的静海、海门两县赈济回到朝廷,就呈一文,汇报遇到的一个情况。说是到了这两地,按规定要办事要找人,忙前忙后招呼应承的全是社长,而村里的里正等官员居然不闻不问。而且,社长中有不少年纪很轻,比较愚昧,脚穿草鞋,裤卷膝上,语言粗涩难听。王觉得很奇怪,继而询问,想不到州与县的回答完全一样,说是历来如此。详细地请教了按察使达鲁花赤,得悉管理民事的官员下面便是社长,责任非轻;当时还设立了社师,以教诲村中子弟改过向善。这两个举措,看起来不很急迫,实质上非常切合实际。并且规定中有一条:社长如果年纪太轻,德望不高,全村不是很信服,可以立即重新推举、更换。我想自中统(1260—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于1260年即位时开始使用的年号)建元到今天,好的法律好的主意很完备了,但有关部门执行不力,时间长了,生出许多弊端来。王认为,应该重申法律规定,社长依然负责劝导村民务农养桑,告诫年轻人勤恳劳作;社师依然利用农事空隙办学,把伦理的基本知识基本规矩传授给大家,这些都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举措啊!王最后写道,中书省如果认为他的意见是对的,请行文到各地要求执行。

原来,元代在农村设立了社长和社师岗位,专事劝农和劝学。“至元二十三年(1287),命颁于各路依例施行……诸县所属村疃五十家为一社,择高年晓农事者立为社长……社长专以教劝农桑为务,本处官司不得将社长差占,别管余事。

——社长宜奖勤罚惰,催其趁时耕作。仍于田塍树牌书某社某人地段,社长以时点视。

——每丁岁植桑枣二十株,或附宅地植桑二十株,其地不宜桑枣者听植榆柳等,其数亦如之。种杂果者每丁限十株。仍多种苜蓿备凶年。

——河渠之利,委本处正官一员,偕知水利人员以时浚治,如别无远碍,许民量力自行开引。地高水不能上者,命造水车。贫不能造者,官给车材。

——近水村疃,应凿池养鱼并鹅鸭之数,及种莳莲藕芡菱蒲苇等,以助衣食。

——社内有疾病凶丧之家不能耕种者,众为合力助之。

——社内灾病多者两社助之。其养蚕者亦如之,耕牛死令均钱补买,或两和租赁。

——荒田除军营报定及公田外,其余……先给贫民耕种,次及余户。

——每社立义仓,社长主之,丰年验各家口数每口留粟一斗,无粟者抵斗存留杂色物料以备凶荒。

——本社有孝悌力田者,从社长保甲本处官司量加优恤,若所保不实亦行责罚。

——有游手好闲及不遵父兄教令者,社长籍记姓名,俟提点官到日审问,情实书其罪于粉壁,犹不改罚充本社夫役。

——每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如学问有成者,申覆官司照验。

——每年十月委州县正官一员,巡视本管境内有蝗虫遗子之处,设法除之,务期尽绝。”(民国柯劭忞《新元史》卷六十九志第三十六,民国九年天津退耕堂刻本)

在这样详细而严密的规定中,这位翰林院侍读学士到海门检查赈灾工作,竟然发现好多不该社长管的事,都推给了社长,而且,社长大多年轻、愚昧,既不符合社长“年高德望”“知晓农桑”的要求,也没有权威、持重、彬彬有礼的形象。更令这位侍读学士惊奇的是,他为之询问州县官吏,得到的答复说都是如此。这位学士感到问题严重,于是就上了奏折,上书到朝廷,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后来上面批示下来,同意他的建议,要各地参照执行。

有元一代,不仅在农村设立了社长社师,给这两个岗位规定了很具体的任务,还下发了很多技术资料,如“种治农桑法度”等。海门有种特产叫“海门柿”,在宋代周应合的《(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三风土志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里仅只有个名,三个字。到明代,在记述柿子的著作中,笔墨明显增多。明代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九树畜部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说:柿“名之著者海门,其蒂经久雨即脱,用油纸,体重大,立竹木以支之”。原来那时最有名的柿子是海门柿,体重大到为防脱落而要用竹木支撑保护。不知这与元代的劝农措施有无关系。 6lh8Og/aUjepTKbarR9+e+lAckKIlpj3tqd7WmiiaLSvRqlQTLaz2uCLtCQeys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