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越讲道理,孩子越不听?

孩子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一些学习任务时,父母好说歹说都不管用,孩子或者抗拒或者拖延,就是做不好,最后父母非常崩溃地吼孩子,孩子也崩溃。这样的场景我们到底该如何化解呢?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非常抗拒学习,想要给孩子讲道理,但是越讲道理越不好用。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我经常会反问父母一个问题:你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吗?孩子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呀?十次有九次父母说:“我好像还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我还真没问过他……今天晚上我回去问问!”

有时我们只是看到了自己描述的现象,根据自己的内心声音在做判断,很容易忘记去听或者是去想孩子的内心声音是怎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情绪没有表达出来。

家长容易忽略孩子也有自己的内心声音,曾奇峰老师的《你不知道的自己》一书中有关家庭和学生的咨询案例反映了这一点。曾奇峰老师是国内我最喜欢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是非常著名的精神分析咨询师,在一所很大的医院工作,接触过非常多的咨询案例,其中不乏家长和学生的案例。

什么是内心声音呢?在生活里,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会听见自己心里有很多种声音在说话,有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声音,有的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声音。有时这些声音给我们梳理思路,但有时这些声音会在我们心里打架,我们自己也会对某个声音产生回应或抵抗。

按精神分析的最基本理论,一个人的“本我”是他本能冲动的部分,以追求快乐为基本原则,而“超我”可以理解为道德、规范以及一个人心中的理想模范。 比如一个孩子饿了,看到橱窗里的蛋糕就想拿过来吃,这是本我。超我说“不可以,这是小偷行为”。所以本我和超我一定会发生矛盾,“自我”就是用来调节这个矛盾的。此时,自我站出来,阻止孩子立刻拿蛋糕的冲动,而是去找爸爸妈妈拿钱来买。有了自我的介入,本我可以被满足,同时又不违背社会规范,但是需要等待和忍耐。

大概从四五岁开始,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心里是有声音的,会有自己闷在心里的话不说出来,变成“心语”,也会在心里听见父母的声音。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内心声音以及对内心声音的觉察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我们平时都知道,如果能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效率会非常高,而且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结果。相反,如果用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和心里的一些声音搏斗,那么注意力必然是分散的,精神必然是疲惫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好的。所以孩子的内心声音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父母看到孩子表现出一个问题行为,认为亟需干预。但在孩子眼中是不是把它看成一个问题呢?他自己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不去听孩子的内心声音,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觉得这是孩子的毛病、缺陷,需要加以修正和填补,需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我们听到孩子的内心声音,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问题”不是毛病,只是表象,事实是孩子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果我们把孩子真正遇到的困难识别出来,帮助他解决,可能这个现象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这种情况更提醒我们要在意孩子的内心声音。我们起码可以提醒自己,教导不是说得越多越好,相反,话说得太多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可能很多人想问:我们就不应该给孩子讲道理吗?不应该多引导孩子吗?只需要静待花开吗?

当然也不是这么绝对。父母给孩子的引导和讲的道理,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自我反思:在生活里,有哪些声音是对我们有助益的?哪些声音对我们是有干扰作用的?什么样的外部声音是对孩子有助益的,能让他身心健康发展?什么样的外部声音会变成孩子的负担?

可能孩子心里经常会萦绕着很多种声音,有来自老师的、同学的、家长的。有些时候恰恰是一些负面声音,例如批评的、贬低的、施压的声音,在孩子心中萦绕的时间最长,令他久久不忘。

而孩子并没有很强的能力去处理这些声音,这些声音会变成孩子心中的噪声,阻碍他们在生活中把事情做好。生活中的事情做得越不好,孩子内心中的声音就越乱,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父母至少有一个职责——尽量避免孩子陷入这种被内心噪声所扰乱的恶性循环里面。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合作。在工作中,我比较主张做一些创新的事情,主张去大胆探索新的路径;而朋友的行为习惯是去研究其他团队和优秀的人是怎么做的,把套路研究明白之后,按照别人的套路去做。

分歧出现后,我会给朋友分析,朋友在逻辑上接受我的建议,但是当真正做的时候,她还是强烈希望我们保守一些,能够遵从其他公司的路径。

这样一种行为模式是怎么来的呢?朋友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达不到我定的目标,而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她自己会非常难以接受。

实际上我朋友非常优秀,成绩是某著名大学计算机系的第一名,并因此被保送到北大读研。她在学校里面也参加了非常多的社团,获过很多奖,工作履历也很出色。即便如此,她仍然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地做一件创新的事情,因为预设的失败结果,让她完全无法接受。

后来她在自我的追溯中,发现母亲从小就对自己比较苛刻,因此她总是觉得不能够达到母亲的要求,心里会有一个声音:“我不够好,我要去看其他人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要去努力地弥补!”因此在做一件完全创新的事情时,是不敢相信自己的。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童年受到的来自父母的一些苛刻要求与评价,会在他心里留下痕迹,一直到成年之后都无法摆脱。

当我们去认知自己的压力、目标、感受、观念,以及自己心里听到的他人的声音时,也就更容易代入到孩子的视角去想一想孩子是如何感受的,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孩子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很多时候人都是推己及人的,能有更多自我感知,也就能够更多地理解孩子。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哪些声音在自己心里是非常积极的声音,能够让自己挺过困难,让自己有勇气积极面对问题,让自己在遇到了糟糕的事情时能够平复下来。

我们都会发现是理解的声音、信任的声音。

在我们自己做错事的时候,听到更多的批评、指责、对比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好的感觉,也没有办法鼓起勇气,我们真正想听到的是那些积极和理解的声音。

但是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却经常忙不迭地说:“你看这件事你做得多错!我做得多对!”“你看看,你是不是辜负了我?你对得起我为你花的心血吗?”“你看看别人做事做得多好!”“你看看,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好!”“你看看你这件事做不好,会有多严重的后果!你看看……”

我们在跟孩子讲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去讲这些负面的让孩子感受更加不好的话,虽然本意并不是让这些话萦绕在孩子心里,但事实却是,这些话给孩子的为人处世带来了更大的干扰。

所以觉察自己的内心声音会更容易让我们去想一想,孩子需要的是怎样的声音,孩子听到怎样的声音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还有一点,孩子内心其实并不一定非要充斥着很多的表扬和鼓励。

很多时候,当一个孩子内心安安静静没有那么多声音,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的声音,他的内心越安静,越专注于手底下做的事情,就会做得越好。

比如画画,孩子既不用想这件事做完了我能得到什么表扬,也不用想如果没做好我会遭到什么批评。孩子不去想画画以外的事情,只想我要画的这个八爪鱼到底怎样才能更加有趣,八爪鱼背后用什么颜色会更好看。

我们会发现,如果孩子能够真正专心地想自己手底下的事情,会做得更好。

如果我们能让孩子做数学的时候想的是数学,做语文的时候想的是语文,其实孩子是很容易投入的,没有内心声音的干扰,孩子反而可以更加高效。

明白了这一点,想让孩子学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引导呢?

我们可以少强调外部的影响,即做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外部结果,比如做好会得一个大奖,做不好有惩罚。

我们可以更多地让孩子关注事情本身,比如一起读绘本,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我们与其说:“老师规定了每天必须读几本绘本,必须打卡,你要是不完成,老师会责罚你!”还不如跟孩子一起看看绘本里的角色多么可爱,主角到底是小兔子还是巫师,故事到底讲了些什么。

这样做,孩子会更容易进入事物内部,他会更专注于事物本身。没有外界的那些杂音,他反而会更开心、更快乐,做得更好,这也是童行书院一贯的理念。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在这样安静自由的环境里发展得很好,那以后都可以用宽松安静、没有唠叨的氛围来支持孩子。

其实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是在不断增强的,父母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孩子有可能会发展得更加良好。

最后总结一下:父母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很可能的原因是:父母的唠叨太多了,成了孩子心里的噪声和杂音,反而影响了孩子做事的专注度。我们给孩子更多安静的空间,以及鼓励与理解,往往效果会更好。 j+PFMtqdxhumztTBl/Q8jASZAPuVH83vw2Li5bKL0NFtUtTN+/utLaIXiCcenj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