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被强买的铜炉,竟然是废铜片拼凑而成

买到真品美滋滋,买到赝品只能自认倒霉,这几乎成了收藏圈一个不成文的“行规”。一旦脱离了市场的监管,原本自愿的买卖也可能变成强买强卖。披上谎言的外衣,就有着无数冤大头被骗。

◇ 神奇的铜钟

学无止境,为了使自己不落后,我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1985 年 11 月到 12 月,我应邀参加了在河南举办的全国古陶瓷学术研讨会。会议之余,我穿梭在郑州的大街小巷,亲身去感受这座古都的历史与风华。

那段时间,我不仅见证了这座古城的魅力,也见识了一些从未听说过的骗局。

在河南的那段时间,我的高中同学窦灵一直陪着我。他大学读的是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郑州一所高中教物理。阔别已久,这次我来到河南,立即给他打了电话。为了尽地主之谊,他几乎陪我走遍了郑州市。

那天,我和他来到了郑州城外一座小的佛寺。这座小寺庙据说十分灵验,求什么应什么,香火一度非常旺盛。见大家口耳相传得如此传奇,我就想去一探究竟。

到了寺庙以后,我俩就发现传言果然不虚,小小的一间寺庙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人,操着各地口音的香客虔诚地在佛像和香炉前上香、合十、磕头、祈福。

这时候,一口铜钟吸引了我的注意。

铜钟在寺庙并不少见,因其发音洪亮且悠扬,从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就成为佛教寺庙中不可缺少的法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俗语就与此有关。

这个铜钟跟我以往见过的都不一样,它比我们印象中的佛钟要小得多,而且并没有摆放在钟楼里,反而挂在香炉的上方。许是它在香炉上挂的时间长了,通体乌黑。样式倒和我以前在佛寺里见过的出入不大,两边刻着相同的繁复花纹,钟面上还有负责调音的柱形凸起物,专业名称叫“枚”。

据前来上香、拜谒的香客介绍,这口钟是西周时期的神钟,几十年前从地里挖出来后,就被供奉在这个寺庙里。这口钟神奇就神奇在,如果是心诚的香客去敲钟,就能听到清脆悠扬的钟声;如果是心不诚的香客,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只能听到闷闷的声响。而敲响钟的香客,他的心意便会直达天庭,不久后便会如愿以偿。

我听完后,被这件事情的离谱程度震撼到了。那一刻,我所接受的唯物主义史观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验证这个离奇的事情,我和窦灵专门找了个绝佳的观察位置,在那蹲守,想看看这口“神钟”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看了半天后我发现,还真像传说的那样,有人上去敲怎么都敲不响,再敲都是木鱼一样的沉闷声响,但有的人一上去就能敲出悦耳的钟声。有悦耳声音的高兴得不知所措,没悦耳声音的返回去再买点香火,再接再厉。有一个中年妇女,在我们观察期间,总共来了三次,直到第三次,那口“傲娇”的钟才发出清脆的响声。而我清楚地看到,第三次上的香是这三次里面最多的。

如果真的是一口神钟,为何在同一个人身上会有不同的反应,难道只因为第三次香火买得多吗?这样的猜测,似乎有辱神明。

虽然我不知道这口钟到底是何原理,但我从这一系列的观察中得出一个结论:这座寺庙就是利用这口钟的特性,来骗取高额的香火钱的。

正当我深入思考的时候,窦灵突然一拍脑袋,高兴地告诉我,他知道原因了。

窦灵告诉我,这口钟响或者不响取决于温度。他细细看了所有能敲出悦耳声音的香客,基本上都是在后半天,上香的人越来越多,烟熏火燎,温度一上去,这口钟的弹性模量(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力,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形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就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共振发出脆响。

而能符合这种原理的,是一种铜的合金,不是纯铜。他在上大学的时候,恰巧接触过这种合金,所以才通过短时间的观察便知晓了个中原理。

由此可以推断,这个铜钟出自西周也是谎言的一部分了。因为从器型上判断,它就是普通佛寺里常见的黄铜钟而已,与夏商周三代的青铜钟相去甚远。

时隔三十多年,我竟然从另外一个渠道,印证了当时的判断。

我有一个收藏微信群,取名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历史文物群”。“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本是一幅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上的文字,它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的汉代古墓中,乃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被誉为 20 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对收藏微信群这样的定位,也包含了我的拳拳爱国之心。群里的朋友遇到与收藏有关的、有意思的文章和视频都会发出来,大家共同讨论。那天,一位朋友在群里发了一个名为“诡异的钟”的视频,这个钟跟我当年见到的那个钟几乎一模一样。

据视频里介绍,这口钟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上海交通大学复原的,复原后又依着模具制造出不少仿制品,这些钟一度不幸成为一些不正规寺庙里的敛财工具。

看来,当时那个寺庙里号称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铜钟,只是现代的仿制品而已。因为世人追求利益,赝品被赋予离奇的身世,也拥有了成为“神钟”的机会。

我们这一行流传着一句话叫作“金不如铜”。金当然是指金器,而铜指的就是青铜器。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青铜礼器在商周时期代表着王权和富贵,而且多集中在春秋战国及以前,因此流传下来的青铜礼器并不多。

现在,青铜器被判定为收藏价值巨大的一个种类,供远低于求,因此催生了相关造假行业的飞速发展。又因为青铜器仿造的生产条件以及工艺流程并不复杂,便出现了各种足以乱真的造假工艺品。

全国青铜器工艺品制造业最发达的地方,非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的烟涧村莫属。据媒体报道,这个只有 850 户人家的小村庄,从事青铜器工艺品制造业的有 1800 余人,年创产值达 9000 多万元。全村人靠制造青铜器工艺品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产品甚至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正规的工艺品被别有用心的人购买后,当成文物兜售,从而让不明真相的收藏爱好者蒙受损失。

◇ “专家”偶尔也打眼

在收藏圈经历得多了,真能见识不少“奇人”,老吴便是其中之一。搞收藏好些年了,和别人不同的是,万千收藏,老吴只取一瓢饮,这“一瓢”便是铜镜。旁人看来,收藏铜镜是冷门中的冷门,但在热爱它的老吴眼中,每一面值得收藏的铜镜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从三十岁踏入收藏圈开始,他研究铜镜已经快二十个年头了,家中也收藏了 200 多面各个朝代的精美铜镜。他告诉我,每次把玩那些历经千百年仍然栩栩如生、灵气逼人的铜镜,他都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仿佛自己就生活在那个时代。这种奇妙的感觉让他对铜镜的热爱逐步加深。

因为热爱,所以钻研。这二十年来,除了做本职工作之外,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铜镜的研究上,鉴定铜镜的水平和本地文物部门的专家相比也不遑多让。

即便如此,他也有“打眼”的时候。

老吴没事的时候喜欢来我家小坐,两个人喝着茶神侃一下收藏圈的最新动向。

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我正在空调房里“续命”,老吴突然到访。天是正热的时候,老吴有些发黄的白色短袖被汗水都浸透了。我忙把他迎进屋里,见他如丧考妣的表情,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老吴,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会儿来了?”我急忙问道。

老吴没说话,从随身携带的小包里拿出了一个被报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递给我。我好奇地将报纸一层层剥开,这才发现报纸里面原来包的是一面铜镜。

这面铜镜晃眼一看,就特别舒服。行家都知道,判断一面铜镜的真假,要先看铜镜的总体气质。那些一看就不舒服的镜子,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这面铜镜的形状比较特别,是八瓣菱花形,而不是规规矩矩的圆形,有宋镜的特点,制作得相当精美。直径大概有 18 厘米,镜面上布满了绿色包浆,匀称而漂亮。我用手摸了一下包浆,十分牢固。不像有的假包浆,看起来又粗、又浮、又松。看完镜面,我又将铜镜翻了过来,只见镜背上用高超的浮雕工艺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飞龙图案。飞龙占据了整个镜背,龙身翻卷,姿态优美,鳞片、须发等细节刻画得十分细致,纤毫毕现。

看完以后,我也喜欢上了这面精雕细琢的铜镜。拍了拍老吴肩膀,问道:“得了这么好的一面铜镜,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老吴这才苦笑着说:“兄台,你仔细看看镜背上的图案,和镜背是不是颜色不一样?”

经老吴一提醒,我这才发现,镜背图案的颜色的确稍微浅了一些。而且镜背的包浆和镜面的包浆也不完全是同一个颜色,只有细看才能看出来差别。

我这才懂了老吴为何要在大热天来找我。我忙问他,这个物件是怎么得来的。

经过老吴的一番叙述,我这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上个周末,老吴带着孩子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最新的展览,参观完后,在人民广场旁的三峡古玩城门口,遇见一位看起来焦急万分的中年妇女。她随身背着一个小包,一直在四处打量,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

老吴本不是好事之人,打算绕过她进古玩城。没想到,这位外表装束朴素、憨厚老实的中年妇女拦住了他的去路。他正纳闷,那个中年妇女便开始哭穷,将自己塑造成一位为了孩子变卖家财的农村妇女形象。

据她所说,自己的女儿今年高考考得不错,但是家中实在没钱,她便把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拿出来卖,这个宝贝自然就是老吴所买的铜镜。

老吴对各种悲情故事已经有了免疫能力,完全没有把中年妇女的故事放在心上。他不管文物背后有多少故事,他在乎的永远只是文物本身。

接过那面铜镜,他也如同我刚才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这面铜镜的价值轻率地下了结论(自然也就付出了代价)。中年妇女似乎不太懂铜镜的行情,这一面铜镜她只要 3500 元。据她说,那是女儿一年的学费。老吴这时候也动了恻隐之心,不仅没还价,还多给了她 500 元。

又将一面心仪的铜镜收入囊中,老吴的心里自然是喜悦万分。到了晚上,在妻子和孩子睡着之后,他又将这面铜镜拿出来仔细端详。在客厅充足的灯光下,他突然发现了镜背的秘密。那一夜,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几天后,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煎熬,老吴抹下老脸,来到我的家中寻求印证。

对于老吴来说,如果这面铜镜真是假的也就罢了,损失了 4000 元倒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他向来自诩“铜镜鉴定专家”,这次会被啪啪打脸,打得生疼。

听完他的话,我的注意力又回到了铜镜上。颜色不同是表象,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我突然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个新闻,铜镜的造假者将化工漆和石膏粉搅拌在一起,调配出和镜背最相近的颜色。再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精美的图案,涂抹上已经调配出的颜色,最后用胶水将制成的图案贴在镜背上。素镜摇身一变成为纹饰华美、精雕细琢的铜镜,价格一下子就翻了好几番。

将我的分析告诉老吴后,老吴便拿着铜镜来到我家厨房,打开自来水管冲镜背。冲了一会儿,老吴神色古怪地把铜镜拿了出来,我一看,果然是贴上去的。胶水遇到清水,便失去了黏性,龙头都快和镜背剥离了。除此之外,我们还闻到了被水冲泡后的铜镜散发出的一股复杂的味道,似乎是硫酸味和铜腥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我和老吴面面相觑,实在是无法形容当时过于复杂的心情。如果是老铜镜,水冲洗后,只会有铜香味,也就是常年埋在泥土下面的泥土香味;而这种复杂的味道,只有新制作出来的铜镜做旧后才会有。

出现这种味道的做旧方法,属于最低级的一种做旧。大部分是将漆皮、酒精和颜料调和以后在铜器表面进行涂抹,做出来的锈色十分逼真,层次分明,短时间内看不出和真锈的区别。过上一段时间,它才会慢慢剥落。

我在心中暗叹,这次真是老吴收藏生涯中的“滑铁卢”,就连刚入行的时候,他都没看走眼到这种程度。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造假者的技术一直在进步,而我们却没有更新相关鉴定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才是收藏界亘古不变的真理。

◇ 被强买的铜炉

在收藏行业纵横江湖这么些年,遇到过的骗子虽然多,但都还算“斯文”。直到有一次,一位朱姓老兄的遭遇才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骗局,叫作“强买强卖”。

朱兄是搞青铜器的,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铲地皮”,每年留在重庆的时间很短。但他只要回到重庆,就会抽出时间和我见上一面,同时也会叫上老吴。

有一年他回到重庆,大家一起吃火锅的时候,这位曾经号称八十岁也不退休的“铲地皮”专业户,竟然萌生了退意。

在我和老吴的一再追问下,他这才告诉我们原因。

回重庆之前,他听市场上有人说某个村子出土了一个铜炉,看着像是明代的东西,年代久远,加上品相好,至少值十几万元的样子。朱兄一听这个消息,立马动身前往那个传说中的村子。

到了以后,他有点后悔。这个村子实在是太偏僻了,他几乎是一路问人,才找到了这个地方。但“来都来了”,也不能㞞。问了几个村民之后,他和那位号称挖出铜炉的卖家见面了。

卖家热情地带着朱兄相看铜炉,然而朱兄看了一眼,便觉得不顺眼。朱兄对制作青铜器的材料判断得很准,老吴有时候也要向他请教。他上前看了看铜炉的料,的确是老料没错,而且年代大概就是在明清时期。再看铜锈,斑驳而自然的铜锈均匀地分散在铜炉上,没有一点异味。

铜锈和材料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朱兄依然觉得这把铜炉有着说不出的古怪。既然觉得不对劲,自然也不能当冤大头将它买回。谁知道,当他委婉地表达出自己不准备购买的想法时,卖家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卖家恶狠狠地说:“今天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朱兄被气笑了,这么多年,他还真没见过这么蛮横的卖家。他正准备撂下狠话,才发现有三四个青年正往这边走来。他第一反应就是报警,可他的手机还没掏出来,卖家一招手,那三四个青年便快速上前,将他撂倒在地。

出门在外,钱财乃身外之物。朱兄挨了几下后,便急忙告饶,他可不想把命交代在这里。即便如此,那几个恶狠狠的青年,还是泄愤似的踢了朱兄好几脚。

朱兄忍耐了下来,好声好气地问卖家要卖多少钱。没想到卖家狮子大张口,直接要 10 万元。朱兄本想再挣扎几番,但看着一旁虎视眈眈的青年,便无可奈何地掏出手机,打算向卖家转账。谁知对方却一口咬定,只接受现金交易。如果身上没现金,卖家可以派人一起去银行取。

对方不愿意手机转账,想必是怕留下任何证据。想到这里,朱兄不由得更加怒火中烧,这明显是有预谋的抢劫啊!

无奈之下,朱兄搜遍了全身上下,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找出了 6 万多元现金,对方一把夺过皮包,匆忙中作了一个粗略清点,连皮包都没留下,就骂骂咧咧地跑远了。

事已至此,朱兄也知道,这个铜炉明显是假货了。

从村子出来后,朱兄生怕那几个人再追上自己,在路上不敢有耽误,急忙赶回城里了。

这种事情,朱兄曾经听“铲地皮”的兄弟讲过,有的卖家还会将孤身前来的买家关在小黑屋里面敲诈更多的钱财,甚至有的还要被吊打。他一直把这事情当作热闹听,没想到自己也遇上了一遭。

等到了安全的地方,朱兄便又拿出了 6 万多元“换”来的铜炉,细细琢磨起来。其实,他的内心还存在着一丝侥幸,看看这个铜炉能不能卖出个稍高的价格,适当弥补自己的损失。

细细查看以后,他才发现这把铜炉其实是移花接木的产品。所谓“移花接木”,就是有的器物可能大部分完整,缺少的部分便从其他青铜器身上“嫁接”过来,几个破烂的青铜器就可以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器物。

有的造假者将出土后烂成废铜的铜片收集起来,用精密仪器进行切割。再精心制作成新器物的铜胎,将这些已经分不清所属的铜片贴在铜胎内外。贴完以后,又将一些老铜片贴在制作好的器物上,然后在老铜片上淋水,假以时日,铜锈生成,再将老铜片取下。这种铜锈的制作方法被称为“移植锈”,是伪造铜锈里面最难分辨的一种。

正因为如此,这把铜炉的材料和锈结看着都没问题,反而是器型看着很不舒服。想必造假的人虽然对技术非常精通,但却缺少艺术的熏陶,制作出来的器型比例完全不对,这才让身经百战的朱兄看出了端倪。

朱兄仔细看完后,便收起了将这把铜炉卖出去的心思。这东西要说好卖也好卖,许多功夫不深的收藏者根本注意不到器型的比例不协调,一看铜锈是真的,大部分都愿意花高价买下。但朱兄不愿意那么做,这也是我和这位正直的仁兄能成为朋友的原因。

听完朱兄的讲述,我愤慨不已。我向来所认知的都是骗子绞尽脑汁想着怎么骗取钱财,可没想到竟然有这种霸道的“骗局”。朱兄那天要是不及时低头,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更加恶劣的后果。

如今的收藏圈如此混乱,像朱兄这样的事情肯定不是个例。这种视法律为无物的人,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才助长了这帮人的嚣张气焰。

不仅如此,这种移花接木的造假方法也让人愤恨无比。

有的人将普通的香炉焊接上三条青铜腿,再上移植锈,便成了鼎,身价翻了几番;有的人将某件器物烂掉的、伤掉的部分去掉,又用高超的工艺,将它变成完全不同的器物,比如将大铜镜变成小铜镜;有的人按照想象,用废弃的铜片贴出完全不同造型的器物,再赋予它扑朔迷离的故事……

这些人不缺技术,不缺头脑,只缺正确的方向和一颗向善的心。

◇ 真假辨别

辨别青铜器的两个关键点

1.红斑需看花纹处

青铜器收藏爱好者常以青铜器上的“红斑”来辨别真伪,造假者则抓住收藏者的这种心理,购买残破铜器上的真红斑,将其“种植”在仿制青铜器上。由于造假者“种植红斑”的手段高明,即使用刀刮、用火烧,红斑也不会轻易脱落,就像仿制青铜器自身长出来的一样。

这种造假手段的确高明,但有一个致命缺点——造假者无法在花纹的凹凸处种植红斑。遇到这种高明的造假手段,收藏者只需细心观察青铜器花纹的凹凸处是否有红斑即可,毕竟青铜器的花纹跟器身用材一样,红斑不会专挑没花纹的地方长。

2.铭文流畅不呆板

独特的铭文是青铜器的一大特色,随着文字的发展演变,各个时期的铭文大不一样。商代铭文字体规整;春秋时期铭文瘦体、肥体、笠斗文以及鸟虫书并重;战国时期铭文呈现悬篆雏形,到秦朝时期,铭文则通用小篆。造假者利用制版技术,对真铭文照相后,再通过透影手描,绘出以假乱真的假铭文。但通过这种造假手段绘出的铭文,字体没有一气呵成的流畅之态,看着略显呆板。

◇ 防骗手记

在中国,青铜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今天的文物与考古学者发掘出来的青铜器,原本埋藏在地下,历经数千年的时光砥砺,得以重见天日,每每与之凝视,我都有一种穿越时空与祖先对话的感觉:是什么人锻造出了它们?是什么人曾经使用或观赏过它们?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被埋葬?

这种感觉也会让我思考:从一个更长更远的时空维度来看,每一个个体的人一生只不过匆匆数十载或最多百余载,与人类历史长河相比,实在太过短暂与渺小。

人类历史万千年来,从不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从不乏坚守道义的普通人,正是因为这些平凡的普通人,人类文明才得以代代相传。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骗术都不得人心。 5+/fB4Ytb534v681taQdfJR+oaleduGXi05YoT36V7HkKn2D3zg1sxnvzZB0ex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