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理1
心脑一体
——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朋友老王是个意志力特别强大的人,总能咬牙做完别人难以坚持的工作。对他的顽强意志,你一向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回,老王在医学检查中偶然发现自己大脑里有某种神经递质分泌得特别旺盛,这种化学物质会让他比常人更容易忍耐枯燥的生活,抵御诱惑。

知道这个结果之后,你会改变对老王的看法吗?你是会继续对老王坚毅的 心理 品质表示钦佩,还是转而觉得老王只不过是 大脑 的生理机能异于常人,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你最近感觉有点抑郁,做事打不起精神,是不是因为你的心理状态出了什么问题?该不该找个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调适心理状态?或者,会不会只是因为最近太累了,负责调节情绪的大脑相关区域机能受阻,这才变得有点郁郁寡欢?

你遇到的,到底是 心理 问题,还是与 大脑 有关的生理问题?

我觉得,上述问题的答案是:你不用改变对老王的态度,老王既有一颗异于常人的大脑,也拥有意志力强大的心智;你遇到的既是心理问题,也是与大脑有关的生理问题,不必纠结两者的区别。因为“心”与“脑”本就是一体。 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就是“心脑一体”原理。

心脑一体

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尽管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但它并不虚无缥缈,主观的心理世界牢牢扎根在客观的物理世界之上,这个物理基础就是我们的大脑。

“心脑一体”这个原理很简单却很重要,因为它是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及这本书的定海神针。它为我们定下了一个唯物的、科学的基调:尽管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但它并不虚无缥缈,它是物理的,是生物的,是可以用科学的视角来理解的。主观的心理世界牢牢扎根在客观的物理世界之上,这个物理基础就是我们的大脑。

把“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个原理先印在脑中,是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但我们凭什么确定“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呢?先来看几个有点极端的案例。

案例1:得州钟楼狙击手

196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名学生查尔斯·惠特曼(Charles Whitman)持枪登上学校的钟楼,朝路过的平民无差别开火,造成13人死亡,32人受伤,然后才被赶来的警察击毙。这被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起校园大屠杀事件。

惠特曼小时候是教堂唱诗班成员,在大学里主修工程。他很聪明,后来的婚姻也很幸福。但在枪击案发前一年,他曾去看过医生,说自己有严重的头痛和莫名其妙的暴力冲动(他甚至直接提到过想要从学校钟楼上朝人群射击)。

在开展大屠杀之前,惠特曼在家中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母亲,并且在她们身边留下遗书。在遗书里,惠特曼说自己非常爱他的妻子,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他写道,“我没办法理性地指出(杀害她的)任何具体原因”,还说“你心中不必有一丝怀疑,我全心全意爱着这个女人”。

惠特曼还在遗书中要求解剖自己的大脑,他怀疑自己得了某种脑部疾病。后来的验尸结果证明惠特曼的直觉是对的——他的脑中有个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这个脑瘤正好压迫到了大脑中的杏仁核(amygdala)部位。

根据目前的科学理解,杏仁核这个脑区的核心功能是“拉警报” :当我们察觉到受到威胁时,杏仁核就会活跃起来,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这会让大脑和身体都警铃大作,做好应对威胁的准备。

要消除威胁,可进也可退。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处在容易进攻、容易向别人施加暴力的状态下,恐惧和焦虑就会增强暴力倾向,让人更容易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科学家不止一次观察到,杏仁核的活跃与暴力活动的增加有关。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处在想退缩、想逃跑的状态呢?那么活跃起来的杏仁核也会让人更干脆地“认”。杏仁核的活跃会造成什么结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巧的是,这位“得州钟楼狙击手”查尔斯·惠特曼是一个有一些暴力倾向的人,尽管他在遗书里强调自己有多爱妻子,但实际上他对妻子有过家暴的记录,从军时还曾经因为用暴力威胁同袍上过军事法庭。

于是,对惠特曼制造的大屠杀事件,一种合理的解释是:肿瘤的压迫让惠特曼的杏仁核反常地活跃,这种活跃严重地放大了他平时就有的暴力倾向。

在这个案例中,大脑里一个特定部位的病变把一个基本正常的普通人转变为杀人狂魔。那么,你觉得像惠特曼这样一个杀人狂魔是其主观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还是身体或脑出现了客观的生理病变呢?

显然,心理状态和脑的生理状态这两面其实是无法分开的。“我即我脑”,心灵是在大脑这个硬件上运行的软件,硬件出了故障,软件就一定会跟着出问题。脑与心灵,不可分割。

案例2:“活在当下”的怪病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一种“活在当下”的怪病——莱尔米特征。

这种怪病是被一位叫弗朗索瓦·莱尔米特(François Lhermitte)的法国精神科医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发现的 。莱尔米特医生当时正在治疗两名脑卒中不久的老年患者。他观察到这两名病人以一模一样的形式表现出一种怪异的行为模式,那就是他们彻底地“活在当下”——这两名病人的所有行为都由当前看到的事物引发。

有一回,莱尔米特医生给两名病人倒了两杯水,两名病人马上就端起杯子喝掉了。医生不停往杯子里倒水,病人就一直喝,一杯接一杯。哪怕到后来两名病人都开始抱怨撑得难受了,但只要一看见面前有一满杯水,他们还是会忍不住把水喝下去。

莱尔米特医生后来又做了一个试验:他把其中的一名男病人带到自己家里,就在进门前,他跟病人说了声:“博物馆。”结果病人进门后就怀着极大的兴趣开始欣赏墙上挂的画和海报,还非常专注地欣赏桌子上那些日用品,好像那些真的是艺术品一样。

这两名脑卒中病人去世之后,医生检查了他们的大脑,发现脑卒中破坏的是他们大脑里的同一个部位——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大脑皮层的一部分,位置大体在贴着额头的这个区域)。

前额叶皮层这个脑区对“行动的规划和控制”至关重要,它是大脑里负责克制冲动、做长远规划的决策司令部。正常人的前额叶皮层在接受从外界输入的各种信息的同时,也会结合大脑内部存储的知识做汇总分析,然后再下达行动指令。很多时候,前额叶皮层都在约束和控制我们的冲动行为。有它坐镇,我们的行动就不会完全被眼前的环境摆布。

但对于那两名病人来说,前额叶皮层的分析和约束能力因为脑卒中而停摆了,于是他们就只能从环境中收集线索,当下看到什么,他们就依据看到的线索来行动,成了彻彻底底地“活在当下”的人。

在这个莱尔米特征的案例里,一个人“做判断决策”的这种主观能力,也会随着一个特定脑区的损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大脑这个硬件坏了,心智这个软件就一定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这又是一个“心脑一体”的例证。

案例3:磁场改变道德判断

要证明“心脑一体”,也不是非得观察上面这些罕见病例,下面这个涉及普通人的案例也同样说明问题。在这个案例里,一个普通人的道德判断居然可以被磁场改变。

在这个用磁场改变道德的实验 里,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科学家让实验受试者阅读下面这个小故事

翠花和她的朋友在树林里露营。翠花找食物时发现了一些野生蘑菇。她认出这是一种毒蘑菇,吃下去会让人抽搐,甚至会死亡。但是,翠花还是偷偷把蘑菇混到食物里,让朋友吃了下去。结果,万幸的是,朋友吃完之后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在读完故事之后,科学家让受试者判断这个故事里的翠花是不是应该受到惩罚。

你应该注意到了,这个故事有个关键设定:主人公翠花有伤害别人的意图,但是却没有造成实际的伤害 后果

你觉得这种“有意图,无后果”的伤害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吗?我猜大多数人会觉得翠花应该受到惩罚,因为多数普通人做道德判断时都会从对方的意图出发。对方如果有不良意图,那么哪怕没有实际造成不良后果,我们也会觉得那是不道德的。

不过在这个实验里,奇怪的结果出现了——实验里有一部分受试者在读故事和给出判断时,他们大脑右半球的颞顶联合区(temporo-parietal region)这个位置正在被经颅磁刺激仪(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刺激着。

经颅磁刺激仪是最近的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里使用得越来越广泛的一种“黑科技”设备。它的核心部件是一个能产生磁场的线圈。如果把它靠在头皮上,线圈产生的磁场穿过颅骨后,就能在大脑中一个狭窄的小区域里产生电流。从微观看,大脑主要通过神经元(neuron,也就是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来加工、传递和处理信息,因此额外施加的电流会干扰那个区域正常的神经活动。

也就是说,在这项研究里,一部分受试者在做道德判断时,颞顶联合区这个部位的正常活动是被磁场产生的电流扰乱的。正是这部分受试者,给出了与普通人不一样的道德判断:他们普遍认为故事主人公翠花给同伴下毒的行为在道德上没有那么恶劣——反正故事里没有人受到实际伤害啊,为什么翠花还要负责呢?

为什么这组受试者会做出这种有悖常理的道德判断?这是因为,被仪器干扰的颞顶联合区正是与“判断意图”这个心理过程关系最密切的脑区。这个脑区一旦被干扰,故事里主人公的“意图”似乎就一下子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受试者们变得“只看重后果”。他们只从行为的后果来做判断,认为只要没有人真的出事,那就没什么不道德的。

道德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纯粹的心灵层面的事物,关乎人的灵魂,但是这项研究让我们看到,只要大脑皮层上的一小块区域被磁场干扰,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居然就会发生剧烈的改变。这个案例又一次印证了“心脑一体”原理:只要大脑的运行状态被改变,主观的心灵世界就会跟着改变。

启发与应用:亲近科学的心理学

上面这三个案例应该已经能充分说明“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个基本原理。那么,理解“心脑一体”原理对于我们而言有什么用呢?

首先,就像本节开头所说,“心脑一体”原理帮我们树立起了一个最基本的观念:尽管人的心灵世界很神秘,但我们要相信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理解的。毕竟,心灵再复杂,也是大脑的功能。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困惑,有了想要了解心理知识的愿望,那就应该多了解那些用科学的手段测试行为、收集数据得出的结论,尽量少求助于某些“舌灿莲花”的“大师”。尽管今天的心理学家对心智的了解远远谈不上充分,但他们正在积累一个个实验、一份份数据,逐渐夯实心理学学科的科学基础。

其次,我也希望借着本节提到的这些案例来扭转你对心理学研究的印象。说起心理学家,也许你的脑海里冒出来的画面是这样的:一个房间里,一位心理出了问题的病人躺在沙发上,旁边的心理学家正在给他催眠,或是询问他在童年时期经历过什么创伤。

但这早就已经不是今天心理学家的典型状态了。今天的心理学家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们把一些志愿者召集到实验室里,让他们回答问题、完成任务,记录他们的反应,然后用数学工具分析这些反应的模式。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更进一步,跨在了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交界线上。他们穿着白大褂,在一间间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里,用脑电仪、核磁共振仪探测志愿者的大脑活动。其实,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融合和跨界早已是常态。就拿前文介绍的那个考察道德判断的实验来说,我们压根说不清楚那是个心理学实验还是神经科学实验,也根本没有必要做这种区分。

心理学的宇宙可能远比你想象的更加辽阔。希望在这本书接下来的部分里,我可以与你一起略窥其中的奥妙。

扩展阅读

基思·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

推荐理由:一本帮读者鉴别真伪心理学的心理学经典入门读物。 jnSp/sRAcw4rvwqhDTq2UqXLTz4AnnXtkESbn9frpFtQcgHcquwP/5ywu+y1m/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