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书编写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社团)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发起,得到全国各地25所高校响应,征集到来自全球32个国家的留学生供稿,精选出112篇用汉语撰写的征文,结集出版《百名外国留学生看中国电影》。

我们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呢?

我们编写本书的出发点,首先基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历程。

回顾中国电影发展进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下,中国电影人的视野从未局限于本土范畴。在默片时代,电影曾被视为通行全球的“世界语”。早年创建明星电影公司的周剑云等人,已具有国际传播意识:“影戏虽是民众的娱乐品,但这并不是它的目的。在国际观念没有消灭,世界大同没有实现以前,它实负有重要之使命。约而言之,有以下数端:一、赞美一国悠久的历史;二、表扬一国优美的文化;三、代表一国伟大的民性;四、宣扬一国高尚的风俗;五、发展一国雄厚的实业;六、介绍一国精良的工艺。”然而,中国电影先天不足,输出海外心有余力不足,遭遇重重障碍。郑君里在《现代中国电影史略》中提及:“商务印书馆出品《莲花落》(1923)由华侨购得美国版权,不意竟遭美国电影联合会拒绝入境,反复交涉,仅许在苏伊士河旁一教堂内映演两日,虽遇天雨仍获六千余元。后华侨乃将此片运到檀香山、加拿大各地,此为中国电影输入外国之始。”总体上看,解放以前国产片在海外传播仅有零散个例,根本不成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逐步提上议事日程,但步子并不大。1982年2月,由意大利外交部、意中友协、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举办《中国电影回顾展》,在意大利都灵、米兰、罗马三个城市举行,展映135部中国影片,吸引欧美一百多位电影学者和评论家出席观摩。法国电影史学家让·米特里感叹:“这次像发现了一片新天地。西方已经出版的世界电影史著作,完全没有讲到中国电影,这是不公平的。”意大利评论家卡拉西奇甚至提出:“意大利引以为豪的新现实主义还是在中国上海诞生的!”1985年1月,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在洛杉矶设立子公司,成为北美地区中国影片出口业务的重要窗口。同年2月起,《茶馆》《邻居》等10部中国影片在旧金山莱姆利文艺院线上映,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美国影院公映。进入21世纪以来,据统计,2013年度中国电影在海外销售纪录为45部(247部次),票房收入14.14亿元人民币;2017年度,海外票房收入达42.53亿元。

那么,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口碑如何呢?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海外上映后缺乏反馈渠道,导致我们不同程度地限于盲目之中。从媒体版面上,偶尔能觅见一点点“春消息”——

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日内瓦国际和平会议,期间招待各国贵宾观看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还为定居瑞士的卓别林专门放映一场。卓别林称赞说,“从来没见过这样一部非凡的影片,这种贯穿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影片。希望你们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美的观念。”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代表团出访美国,携去《喜盈门》充当“铁盒大使”,在华盛顿招待友好人士。虽然这个拷贝没有英文字幕,却得到美国朋友认同,认为《喜盈门》提倡子女尊敬老人承担赡养义务,“这也是世界性的主题”。

1987年美国影星格利高里·派克到访上海,他观摩了中国同行的作品,对科教片《曾侯乙编钟》赞不绝口:“我可以为中国电影做很多事,现在就可以做一件必定能成功的小事,那就是为《曾侯乙编钟》配英语解说。”

2010年《团圆》入围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被列为开幕电影。该片讲述一个国民党老兵晚年回上海寻找失散半个世纪的妻子,折射海峡两岸民众盼团圆的主题。柏林电影节主席认为:“《团圆》讲述分离和团圆的故事,由于历史关系,这样的题材我们德国人非常熟悉,特别是对柏林这个城市而言。”

以上援引四则媒体报道,归纳其特点,一是聚焦海外高层人士,观众面代表性不够;二是仅摘录“片言只语”,反馈的信息量不足。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有不少课题组发布“中国电影走出去”全球问卷调查,相关数据汇总涉及海外观众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观影渠道、观影频次、类型偏好,以及对中国电影认知度等细目。这些工作初见成效,但令人不满足的是发布的量化数据(柱状图)显得概念化,缺乏海外观众的真情实感。国内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曾经反思:“我们感到问心有愧,因为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往往单向度追踪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少去探讨中国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和接受,这无疑是一大缺憾。”事实上,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习俗障碍、价值取向障碍、审美障碍,必定会产生“文化折扣”,这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所面临的一道道坎。为了推动中国电影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电影人很有必要熟悉海外受众的欣赏习惯与接受心理,学术研究机构更有责任和义务主动搜集这方面的信息,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提供智力支持。

——这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宗旨。

2020年初全球暴发新冠疫情以来,海内外高校“云课”“云会”成为常态,各种外事交流计划不得不按下“暂停键”。那么,在国门基本关闭的空间约束之下,如何去开辟“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实践通道及研究路径呢?这样一个难题摆到了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同仁的面前。

灵感与契机的产生似乎出于偶然。某个秋日,疫情尚平缓,我应邀赴兄弟院校出席一个活动,午后在公共空间逗留时,听到旁边有两位留学生正和中国同学热烈讨论“国庆献礼片”的观感,她们说汉语很流利,对中国导演和演员相当熟悉。这个场景不经意间触发了我的联想,外国留学生不远千里万里来华上学,他(她)们是“走进来”的知华友华的年轻群体,相比海外普通民众,显然接触中国电影的机会要多得多。于是,一个创意就此酿成:策划编写一本外国留学生看中国电影的影评集,以第一人称撰写,构成对中国电影实实在在的反馈。

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名义,向理事会成员单位发起征稿,并延伸到国内更多高校,得到各校同仁热烈响应。在短短的截稿期内,很快收到上百篇投稿,从中精选112篇汇编出版。书名中的“百名外国留学生”是个约数,况且在主编眼里,好文章不忍割爱,做到应收尽收。

本书组稿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又起,大家做到防疫和征文两不误,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供稿单位共有25所高校,区域覆盖东西南北中。稿件数量前三甲为:上海交通大学23篇,广西民族大学21篇,北京电影学院16篇;供稿4篇以上的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烟台大学、湖北文理学院,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宁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排名不分先后)。

根据我们统计,112名留学生作者分别来自32个国家,其中越南国籍29名,占了首位。生源国度遍布全球,包括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巴基斯坦、老挝、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尼泊尔、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波兰、塔吉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蒙古、荷兰、法国、德国、美国、智利、阿根廷、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突尼斯、马达加斯加、刚果(金)、澳大利亚。其中绝大部分作者都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或谐音,或寓意,感觉很亲切。我们在每篇文章末尾统一标注作者的相关信息,以及指导教师或推荐教师的姓名,在此特别鸣谢各位师生鼎力支持本书编写。

我们这次发起征文,某种意义上类似针对中国电影海外观众的抽样调查,但不采用常规问卷,而是通过主题征文和自由写作相结合,深度呈现作者对中国电影的真切感受。112位留学生的身份极具代表性,除了前述国别分布,他们的学历层次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短期来华进修生、寒暑假交流生,还包括历届毕业生。外国留学生在华攻读的专业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主,其他学科有:信息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国际经济贸易、国际商务、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临床医学等专业。

——他们构成本书作者群可观的阵容。

本书编选对112篇文章作了分类,一是基于内容方面的梳理,二是便于读者阅读。全书目录列出5个标签,即兴趣和喜爱、故事片、张艺谋作品、动画片、电视剧和纪录片。在此略述关于分类的考虑。

“兴趣·喜爱”类有27篇,收录文章多为综述性,夹叙夹议夹评,信息量丰富。有的侧重于国别,如中国电影在泰国、在越南、在缅甸、在菲律宾、在乌兹别克斯坦等;有的偏向于个性化,如“我当华语电影专区管理员”“我演过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课程学习心得等。还有不少作者以“粉丝”自居,描写自己特别喜爱的某位导演或演员。故事片以单片评论入选52篇,若加上其余文章里提及的中国影片,总数达一百多部。以出品年份计,最早的有1960年摄制的黑白片《十二次列车》和壮族民间音乐片《刘三姐》,最新的有2021年底上映的《爱情神话》和抗疫题材《中国医生》等,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折射出外国留学生阅片视野是很广的。本书收录单片影评,还包括动画片评论9篇,电视剧和纪录片评论7篇。值得一提的是,有多位留学生评价自己欣赏的中国影片,不忘强调观看了三遍五遍,并以个人名义竭力推介——“我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非常值得观看。”“我觉得这部电影每看一次,就能感动一次,建议还没看过的人去看一看!”——这种表述一再出现。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征集的来稿中有17篇都是写张艺谋导演的,假如归于“喜爱”类也无不可。但我们考虑单列为“张艺谋作品”,以此凸显张艺谋所拥有的人气。可以说,张艺谋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非常高,留学生笔下不吝赞美之词,如“举足轻重”“独一无二”“龙头老大”“双奥导演举世罕见”等等。对张艺谋作品的评论与推崇,几乎涵盖了他的所有代表作,这是一位中国电影导演赢得的世界性声誉。日本留学生熊泽和奏表示:“看了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张艺谋这位已经年长的导演,艺术生命仍在成长中。日后中国电影界即使出现新的大导演,我还会一直关注张艺谋。”他的心声十分感人!

我和诸廉教授负责编选《百名外国留学生看中国电影》,有机会先睹为快,来稿以千字文居多,不少配有精彩照片,记录作者在华夏大地充满东方元素的留影。作者行文各抒胸臆,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比如观影方式,作为同龄人并不划一,有的非进电影院不可,“欣赏一部好电影,必须进电影院观看”;有的则另作选择,“我很少进电影院看电影,觉得在手机和电脑上观影,让我有更多的选择。我习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捧着手机沉浸其中,爱情片、奇幻片、动画片,琳琅满目。”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特点,从主编角度来看,我们觉得有五大亮点值得与读者分享。

亮点之一是,留学生以独特视角,向中国电影人提供“旁观者清”的诤言。如阿根廷学生罗萨里奥认为:“中国电影分两种:第一种风格比较西方化,我作为外国人容易接受,但这种电影难免缺乏中国特色,看起来很轻松,影片内涵往往不深刻;第二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如武侠片、宫廷片,还有一些艺术片。这种影片对外国人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却能让我们从中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想法。”这番见解朴实无华,言简意赅,足以发人深省。

亮点之二是,留学生的观影体验,带给我们“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的启发。白俄罗斯留学生夏澜坦言:“看《长津湖》之前,担心自己能不能理解这部表现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影片,毕竟我生活在白俄罗斯,从小没接收过这方面信息。看了影片我深受感动,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是人类共通的,不会因民族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任何差异。”泰国留学生艾茜茜在电影院看《我和我的祖国》,感受到周围的中国观众非常投入,她写道:“一段段故事内容讲述中国社会一个个成功片刻,我看不太懂的情节,大多是关于中国的政治。每次接触中国电影的政治内容,就发现自己的政治语料库欠缺,好些内容不明白,但感觉并未影响到情绪方面。”由此可见,中国编导讲述中国故事,在调度“政治语料库”素材时,既不必因噎废食,亦须注意通俗易懂,不宜影响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以吸引更多的海外观众。

亮点之三是,来自留学生的热议,佐证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题材适应面。多年来,舆论界认为全球性题材是中国电影的缺门,诸如老龄题材、残疾人题材、环保生态题材等等,呼吁编导拓展全球化视野。从这次征文来看,外国留学生对近年上映的四部中国影片,不约而同产生强烈共鸣,其中有3人次理性反思《我不是药神》引出的“情与法”冲突;有4人次高度认同《少年的你》,向校园霸凌行为说“不”!有4人次被《你好,李焕英》浓浓的亲情深深打动;有4人次由衷接受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励志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四部影片的题材和主题,明显契合中外观众都认同的价值取向。诚如巴拉兹所述:“任何一部影片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先决条件之一是要有为全世界人民所能理解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民族特征和种族特点虽然有时候可以赋予影片某种风格和色彩,但它们却永远不能成为促进情节发展的因素。”

亮点之四是,留学生普遍认为观看中国电影有助于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作者中有几位是华裔,汉语基础较好,相比之下,大多数留学生一方面通过课内课外学汉语的机会观看中国电影,一方面又借助中国电影来加深了解中国文化。菲律宾留学生Beth Lim Rillera自述:“我看过的中国影视剧,比菲律宾出品的要多得多。虽然有人认为追剧无法有效地提高语言水平,但我觉得个人爱好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和动机,而我的爱好刚好就是观看中国影视剧,那么何乐而不为呢?”日本留学生三田村咲希也满怀欣喜之情:“以前我不懂中文,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微。现在到上海交通大学留学,学习了中国文学,再次观赏《让子弹飞》,得到与八年前不一样的感受。当初没注意的一些场景,如张牧之、师爷和黄四郎的会谈仿照‘鸿门宴’,蕴含中国古典文学底蕴。现在我能够解读这一场景,实在让我无比喜悦!”这种观影体验,在征文中比比皆是。

亮点之五是,留学生纷纷表达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希冀。他们正视中国电影存在的不足——“我觉得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基本上局限在国内,向国外输出不够,起码在我们阿根廷,中国电影依然很少见到。电影是外国人比较容易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至今有些外国人对中国有很多误会,因此促进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传播,是消除人们误会的好办法。”再如,越南留学生普遍提到“《西游记》热”,黄氏和同学指出:“电视剧《西游记》播出时席卷越南,几乎每个越南人都看过,有人看了三四遍还想看。现在像《西游记》这种能够给观众带来欢乐,适合每个人看的影视剧不多了。”其失落之情溢于言表。许多留学生都写下对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寄语——“我希望你们的电影以后有更大的进步,特别是先进的电脑技术。目前中国电影已经很好了,相信将来一定会更好!”“我期待在未来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的中国电影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越南留学生范艳香表达了全家人与中国电影的缘分,可谓浓得化不开:“爷爷和叔叔在我心中播下了热爱中国电影的种子,才让我有了今天的进步。一家三代各自喜欢的中国电影类型不同,看电影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我们都对中文感兴趣,都喜爱中国文化。今后,我会让家里下一辈继续与中国电影结缘。”

——面对这样真诚的目标观众群,中国电影人,你准备好了吗?

李亦中 UR6QPGaLv/q8pidi0T8xTANQbpf4i9f1n/ySzdLpbbDlrPMxl29zqY8q7y3Gyb8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