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时候没规矩,长大后不成器

孩子出生时,他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欲望支配的,饿了就哭闹,困了就睡觉,这种随心所欲,也是小婴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首先站在孩子的本能欲望和社会要求之间起调节作用的人就是父母。父母逐渐帮助孩子适应规则。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渐渐养成了规律的生活,定时吃饭,定时睡觉。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任性随意的行为时,不要再抱怨老师和学校没有培养出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在老师和学校之前,父母的言行教育已经基本上让孩子形成了对于自律精神的理解。

对于已经工作的成年人而言,有自律精神的人工作会很努力、很认真、很仔细,这样就可以确保工作少出错;有自律精神的人有组织性,能够顾全大局、以大局为重,能够服从命令、配合同事把工作做好,这样就可减少许多工作矛盾,并能发挥团队的作用;有自律精神的人能够在执行工作前做好周密计划与充分准备,从而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有自律精神的人为人可靠,说到做到,有始有终,对承诺过的事一定会负责到底,让协作进入良性循环;有自律精神的人坚韧,不会一遇到问题就打退堂鼓,而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实在想不出办法、解决不了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上报寻求协助,绝对不会一碰到问题就找上司并把问题推给上司;有自律精神的人会把圆满完成工作当成自己的义务,并为了完成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包括努力学习新知识、总结工作经验。他们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自律,就是对秩序的维护和对规则的坚持;就是自我约束的能力,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人只有自律,才能控制更多的资源。不自律的人,常常无视规则,从来不能主动做事,而且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很难做好一件事情、达到一定的目标。孩子在学校不能很好地学习,与同学争吵不断,在家喜欢撒娇,比较任性,自己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便誓不罢休,这些都是缺少自律的表现。

如果问一个孩子家里最会破坏规则的是谁,他往往会说是父母。因为父母高高在上,是家庭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们也有权破坏规则。父母破坏规则,孩子通常是不会说什么的,但是他会有样学样。所以,想培养遵守规则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有自律精神。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父母的有责任制定家规,并监督孩子去执行,有责任让孩子从小习惯规则的存在。

很多父母会说:我也想从小就规范孩子的行为,可是很难。真的很难吗?还是我们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职责?

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一定要严格要求,绝对不能姑息纵容。今天我们听了孩子的求情,明天又接受孩子找的借口,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学不会自我控制,最后成为一个任性随便的人。这都是我们不负责任造成的。

我的大女儿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有拖拉的习惯,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吃饭方面。我对我太太说,这种行为不可以,一定要扭转过来。所以,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决定好好纠正她。

那天黄昏,我叫大女儿吃饭。她一直盯着电视看,对我没有半点回应。这是我意料之中的,其实我和太太早就算好,饭菜只够我们两个人的量。接下来,我俩很快把饭菜吃光了。当我太太在洗碗、我在看报纸时,大女儿下来了,因为电视节目播完了。

她看见妈妈在洗碗了,问:“为什么现在洗碗啊?”

我太太说:“吃完了。”

“吃完了?我还没吃啊!”

“对不起,我们以为你不饿。”我太太故意说道。

她跑到饭锅前,一看里面是空的;一开冰箱,里面也是空的。最后,她拉着妈妈的裙子,问:“妈妈,能不能给我煮点吃的啊?”

我太太说:“都没有吃的了。”

“那能不能出去买点啊?”

“外面这么黑怎么出去啊?没有关系,明天还有得吃。”

大女儿赌气上楼了,呜呜哭起来。过了一会儿,哭声没了,我上楼一看,原来是睡着了。半夜,她忽然跑进我们房间,轻手轻脚地走到她妈妈的旁边,说:“妈妈!我快饿死了,我都饿醒了。”

我太太一听这话,心就软了。很多父母管不好孩子就是因为心软。我不这样,一看太太要起来,在被子里抓住她的手,意思是让她坚持到底。

我太太只好对她说:“回去睡吧,天就要亮了!”结果大女儿又回房幽幽地哭起来。

太太一夜没睡好,天还没亮就起来去给女儿做早餐,结果一开灯就被吓了一跳,原来大女儿坐在厨房里边,左手拿着筷子,右手拿着勺子,心想这一餐绝对不能错过。

从那以后,我们叫她吃饭她马上就来了。

我们家管小孩有两句话:第一,父母讲的话只讲一遍;第二,父母讲的话绝对不打折扣。

可见,教育小孩没有那么难,觉得难是因为纵容,舍不得,狠不下心。 G04y6PtVI4YtG3Gu9LVI0vIGosGbwyKX2RMLnKLP2n1K1NTAyw0iRxuf6SRUdKs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