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人们熟知的人物形象,他代表冷静、睿智的品质,他总是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可是,他为什么不论冬夏都手持鹅毛扇呢?这里有一个故事。
传说在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际,他的妻子黄氏送给他一把鹅毛扇,扇柄上画着八阵图。黄氏要诸葛亮随身携带,一则不忘夫妻恩爱,二则对行军作战大有裨益,三则告诫他息怒。
黄氏对诸葛亮说:“你与家父畅谈天下大事时,我发现,你说到胸中的大志就气宇轩昂,谈到刘备先生想请你出山就眉飞色舞,一讲到曹操就眉头深锁,一提到孙权就忧戚于心。大丈夫要想成就事业,一定要沉得住气,这样才不至于在得失之间失了分寸,我送你这把扇子就是给你用来遮面的。”
诸葛亮拿起鹅毛扇试着一摇,头脑很快就冷静下来。因此,诸葛亮离开草庐后,一直手不离鹅毛扇,时刻不忘处之泰然、保持冷静。
成功者大多具有镇定的气质。一个人如果总是慌慌张张的,当领导派遣任务时,连笔都拿不住了,领导怎么可能信任他?多半就没有下一次了。即使领导仍将任务交给他,慌慌张张的个性也绝对容易让他在工作中出现纰漏。
那些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鸟儿,一般个头都比较小,比如麻雀;而雄鹰偶尔叫唤一声,平时都在空中翱翔展翅,却总是能够引起瞩目。想成为雄鹰的,必须有安静、镇定的气质。
走路和说话会给别人直接的印象,如果走路、说话不慌乱,就会给人以沉稳的感觉。有的孩子走路经常这儿碰一下、那儿磕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如此,我建议你稍微注意一下,并帮助他努力克制自己,因为一个人一旦习惯了慌乱的状态,就显得不沉稳,就容易做错事情。利用一些活动和娱乐项目来培养孩子沉稳的个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下围棋。
有了镇定的气质,孩子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都会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彬彬有礼。
要想让孩子获得这种气质,父母平时要格外注意孩子的言行。
第一,不要让孩子在家里慌慌张张地跑来跑去。
有的父母说,每次下班一想到回家要应对孩子的种种淘气行为就头疼。接孩子放学,他一路上手舞足蹈,总是奔跑着,连颠带跑转得父母头疼;回到家,孩子在家里总是跑来跑去,叫他拿个碗,他“嗖嗖”地跑去厨房,然后“啪”的一声不小心打碎了碗;此外,孩子开门、关门总是很大声,起立时总会碰到桌子,玩耍时总是把水杯打翻,拿东西总是会掉到地上,等等,这些都属于不沉稳的行为。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都好动,有这样的表现不足为奇,因此没有对孩子进行管教。而我要告诉你,孩子这样的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其做事莽撞,甚至会造成更大的隐患。
孩子沉不住气,不能让自己静下来,他在做事的时候可能会缺乏镇定与耐心。这种镇定与耐心既能让他好好思考,也能让他更加谨慎,从而能较快地想到做事的方法,还不容易出错。相反,静不下来的孩子在做事时就不容易很快找到好的方法,进而因为着急毛躁,心情变得很差,而糟糕的心情又会让孩子更难以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到挫败。在面对挫败感时,孩子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于是更加生气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孩子就会变得很情绪化,总把情绪摆在脸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他长大了,步入社会了,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他也只能延续这种处理方式,除了生气、发泄情绪,想不到任何有用的方法。这样的人,他的人生能获得成功吗?
第二,对小事情不要反应过度。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餐厅里面如果有盘子、杯子掉到地上,马上就会有人回头看。这就是对小事情反应过度。这不仅会让当事人感到尴尬,也反映了围观者自己沉不住气的个性。类似的现象还有,飞机刚一降落就马上站起来把行李拿在手上,站在过道上准备下去;公交车还没到站就往门边冲;两车一剐蹭马上就有人吵起来,然后有人围观。其实,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根本不需要过度激动,为了一点小事就焦躁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为复杂,让情势更加危急。当面对小事不会亢奋、激动和焦躁时,面对大事时才能沉得住气。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要反省,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如果有,就要努力改正。否则,这样的行为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们会怎样模仿呢?
还有一点是父母需要注意的:有时候孩子表现出惊慌失措的行为,尤其是做出一些小动作时,很可能是父母的得失心过重造成的。比如,父母喜欢问:“儿子,你这次小测验考了第几名?”据我观察,相当一部分父母并不是真的关心孩子的学习能力,而是在想:我的孩子和同事、邻居的孩子在同一个学校,他的成绩不好,会丢我脸。这样的父母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孩子的分数更重要。如果听说同事的儿子是第二名,而自己的孩子是第二十名,他们就受不了了。
父母的紧张必然造成孩子的紧张,孩子一旦考不好就会局促不安,就开始抠手、卷衣角、跷腿。父母一方面要注意孩子这样的小动作,另一方面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得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