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管理者的太极逻辑

唐朝的赵蕤写了一本《长短经》,该书又被称为《反经》,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据说是他们私下阅读的书籍,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匠成舆者,忧人不贵;作箭者,恐人不伤。彼岂有爱憎哉?实技业驱之然耳。”意思就是造车的工匠总是希望别人很有钱,这样好买他们的车;造箭的工匠总希望别人在打仗,这样好买他们的箭。难道这些工匠有品德方面的差异吗?不是,是他们的职业不同因而想法不同而已。“帽子再旧也要戴在头上,靴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脚上”,颠倒了就不合时宜,就很怪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而不能说“我很饿,再给我加一件衣服吧”,这样解决不了问题。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认知世界中,也在用不同的逻辑解释世界。换句话说,不同的学术、学问,它们解决的问题和服务的对象、目的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都推崇儒家思想,但是,赵蕤在《长短经》中对儒家有一句评价,即“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儒家的理念若用在管理上不见得有好的效果,用来打仗也很可能不好用。当年,宋襄公和楚国打仗的时候提倡“仁义”,结果全军覆没。《春秋公羊传》如此评价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表现:“临大事而不忘大礼。”《吴越春秋》借伯嚭之言称宋襄之德:“宋襄济河而战,春秋以多其义:功立而名称,军败而德存。”《孙子兵法》中明确提出“兵者诡道也”,战争是不讲诚信和仁义的。儒家可以修身,可以在宏观上帮助统治者维系社会的秩序,但我们不能用儒家的思想去打仗,甚至不能用儒家的思想来经商。

社会上有一种很普遍的观点,即管理不是一个专门的学科,管理能力是不需要通过学习就能掌握的。一个人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做得不错,就会被任命一个管理职务,有了职务、权力后,他似乎就成了一个管理者,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前文我们已经谈过管理者需要预设自己是弱势的,因为管理者要注重对外界的贡献,要去整合自己不知道的领域的人才,这样才能产生价值,所以管理的特点是“权不够大,也要管用”。若一个人有足以决定别人生死和操控别人意识的权力,他就不需要学管理了;只有权力不够大,管理者意识到自己是弱势的,才需要学习管理,也才能学好管理。

管理者需要根据目的来寻找方案。如果说技术人员的逻辑是“结论就是目的”,那么管理者的逻辑就应该是“结论是为了目的”。一个善于批判,喜欢批判现实、挑战权威、标新立异的人在科技领域是适合的,甚至是优秀的,但这样的人在政治领域和管理领域常常会碰得“头破血流”。因此,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被任命为行政官员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样,一个在平时能够胜任工作的医务人员或行政官员,在抗疫期间未必表现得出色,因为在这两个时期的背景下,为处理好平衡关系所要面临的要素是完全不一样的。

管理的认知方法或逻辑方法包含了三个要素。

第一个是怎么去抓住主要矛盾。管理是一种有残缺的美,因为管理者总是面临资源不足、利益立场不一样等矛盾,在工作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劳永逸和十全十美,他们只能动态地解决主要矛盾,一个矛盾解决后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所以在管理者的逻辑方法中首先要有一个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

第二个是要在恰当的时机来解决这个矛盾。管理者在错误的时间即使做了正确的事情也是错误的,这样的管理效果也会很差。把握时机能够帮助弱势的管理者解决问题。《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树上开花”,里面的解说词是“借局布势,力小势大”,这对弱势的管理者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如果管理者过于高瞻远瞩,发现和解决矛盾的时间太过超前,矛盾还没有引起别人的重视,势差还没有形成,解决起来就很困难,因为人们会觉得解决这个矛盾不重要。如果管理者发现矛盾的时间太晚也会出现问题,因为损失已经产生,解决起来不但费劲而且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现在,社会上有种提法叫“问题导向”,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出现问题后,再解决,就晚了。我们应该以“矛盾”为导向。矛盾引导好了,问题就不会发生,问题是矛盾没有处理好而造成的不良结果。

第三个是解决矛盾的策略。管理者不能完全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因为管理者没有足够的权力去命令客户、供应商,管理者甚至没有足够的权威去引导自己的部下。将“胡萝卜加大棒”作为主要手段的管理者不是真正的管理者。

矛盾、时机和策略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者逻辑方法的主要部分,我们称它为“太极逻辑”。明朝的王宗岳写了一篇短文叫《太极拳论》,据说“太极拳”一词就出自这篇短文。他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太极是“动静之机”,也就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无极是一个和谐的状态,当无极分化成阴阳两极进入两仪阶段时,表明矛盾已经激化,也就很难去解决了。在和谐状态下,人们不会重视矛盾,也不会去解决矛盾,过于高瞻远瞩的人往往曲高和寡。人们常说要采取“问题导向”,其实把问题作为管理的依据已经晚了,管理应该走在问题的前面。问题是从矛盾演化而来的,这个演变过程会有一个最省力、最恰当的解决时机,这就是太极阶段,也是以弱胜强、因势利导的最佳阶段。

太极逻辑有三个要素(见图3):第一个是阴阳,它要求管理者利用动态系统所面临的对立统一关系来抓住主要矛盾;第二个是太极,它解决的是找准解决矛盾的最佳时机的问题;第三个是中庸,即找到解决矛盾的策略。中庸策略的核心是置换,是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不同维度上的交换,这是弱者解决矛盾的方法。阴阳、太极和中庸构成了太极逻辑的三个支柱,可作为弱势的管理者的逻辑方法。本书后续会逐步讲解这种逻辑方法的本质,以及如何活用以解决项目管理中的各种矛盾。

图3 太极逻辑的构成要素 xQfkaFNKXKInXmG1Amk1YkN37dTc2H+s/yP2+dCZG8f3jucwX/czcLd2HxD7XE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