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望远镜观测的先驱

1610年,意大利帕多瓦的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将望远镜对准火星,成为第一个观测火星的人,但在当时,他几乎无法分辨出火星是一个圆盘。

弗朗西斯科·丰塔纳(Francesco Fontana)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律师,1636年,他首先分辨出了火星的圆盘。两年后,他指出,火星盘正处于盈凸相位。只可惜,他识别出来的这种特征,实际上是由于望远镜的光学缺陷导致的。

据可靠的历史记录,第一个标记出火星盘的,是那不勒斯的达尼埃罗·巴托利(Daniello Bartoli),于1644年完成,但巴托利并没有把火星盘画下来。

1651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教授乔瓦尼·巴特斯达·里奇奥利(Giovanni Battista Riccioli)和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格里马尔迪(Francesco Grimaldi),看到了火星“反照率”(亮度)变化。1657年火星冲日,他们又一次观测到这一现象,但也没有画下来。

自转的球体

第一位在火星上识别出一些特征的,是荷兰的眼镜制造商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59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他利用正好有显著的V形黑斑穿过圆盘中心的时机,开展观测,得出了结论:“(火星上的)白天和黑夜的长度,与我们地球上差不多。”当火星从地球上空穿越的轨迹出现逆行时,他测量了火星的自转周期。这是人类对火星本身性质的第一个发现。

火星的视直径

地球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但火星轨道的偏心率更大。因此,虽然都是火星冲日,两颗行星间的距离变化却很大,火星的视直径也是如此。火星冲日时,两颗行星之间的最近距离约为5570万千米。火星的平均直径为6770千米,因此,火星的视直径最大为25.1角秒。

相比之下,月球绕地球沿着椭圆轨道运行时,视直径在29.3角分到34.1角分之间,月球的视直径比火星宽约75倍。因此,观测火星盘时,我们必须使用望远镜才能看到。

1666年3月火星冲日期间,乔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观测火星,绘制了一系列地图,展现出火星表面特征的显著变化。他曾经极力宣称,如果从远处看地球,海洋会显得很黑,陆地则显得很明亮,因此,火星应该也是这样的。虽然当时火星在远日点冲日,无法对这一现象做出说明,但卡西尼仍然测定了火星的自转周期。连续观测数夜后,他注意到,火星的自转速度比地球略慢。经过38天的观测,卡西尼根据火星表面的某个特征回到同一位置的时间,计算出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40分。因此,每隔669个火星日(即如今的火星日)为一个火星年。

卡西尼在1666年的报告中指出,他在火星南极看到了模糊的白冠。1672年,发生近日点的火星冲日时,惠更斯观测到了明显的白冠。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用长焦距的“空中望远镜”观测火星。左上角的草图,分别是惠更斯于1659年(上)、1672年(中)和1683年(下)绘制的火星。

火星的相位

火星冲日时,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整个盘面都被照亮了。而火星位于火星冲日这条直线上的任何一侧时,我们都能看到它的前侧半球或后侧半球的晨昏线(即日出或日落时刻),使火星盘也有了“相位”。

火星在轨道上离地球最远时,很像月球在满月前三天的样子。这种情况发生在地球上的黎明或黄昏时,也就是日落后或日出前不久。

1672年,年轻的吉安科莫·菲利普·马拉尔迪(Giancomo Filippo Maraldi)观测火星,此后时机适宜时再次进行观测。关于火星的总体特征,他写道:“一直以来,用大型望远镜观测火星盘时能看到斑块,但我们未能明确确定它们的位置,实际上,它们的形状经常变化,不仅会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且每个月看到的样子都与之前看到的不同。”这说明,我们观测到的火星表面的许多反照率特征,实际上是风暴中的云。“尽管存在很多变化,但暗斑的持续时间很长,我们可以一直跟踪它们,确定火星的自转周期。”最终,他的观测结果证实了卡西尼观测到的火星自转周期。

1704年,近日点火星冲日时,马拉尔迪观测到火星南极冰盖的位置有了微小变化,这表明,南极冰盖并没有精确聚焦到自转轴的极点上。他还观测到,南极冰盖的面积随时间而变化。1719年,马拉尔迪终于等到了观测火星最有利的位置,发现南极冰盖消失了一段时间。1716年,他在火星北极发现了小块的白色区域,是观测到北极冰盖的第一人。

极地冰盖的变化,说明火星上存在季节变化。

至此,用望远镜研究火星的最初阶段告一段落。因为此后在1734年、1751年和1766年对近日点火星冲日的观测,都没有引起争议。很显然,火星的自转速率比地球略慢,极地冰盖会暂时出现,还有一些半永久性的反照率特征,以及一些看起来变化无常、像地球大气一样的现象。

卡米尔·弗拉马利翁(Camille Flammarion)对火星某半球的观测显示,从地球上看,火星的自转轴不断变化,有时会偏向其中的一个极点,有时不偏向其中任何一个极点。 ubS2+XvQx5hZxs9mLohciIcMFRbtE0brCMrSiONdg1PDFyid0DtQbKfcaqRcOZN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