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天空变暗,火星高高悬挂在空中,就像一个燃烧的血红色恶魔。正因如此,火星在神话传说中是一个不祥之兆。古巴比伦人把火星称为死亡之星——“尼尔加尔”(Nirgal)。古希腊人将其称为战神“阿瑞斯”,后来,古罗马人称之为“玛尔斯”。如今,我们往往下意识地用红色行星来指代它。
在“固定”的恒星背景中移动的小圆点叫作“行星”(Planet,原意为流浪者)。
1543年,波兰数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公布了一份报告,解释他为何相信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是绕着太阳运行的,从而推翻了万物绕地球运行的旧观念。
在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的资助下,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在哥本哈根海峡附近的岛上建立了一座天文台,他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绘制了恒星的位置和行星的运动。1599年,第谷搬到布拉格,在鲁道夫二世皇帝的资助下,继续进行研究。
1601年,第谷在去世前,把这些独一无二的观测档案,交给了跟随他多年的首席助理约翰尼斯·开普勒。那时候,天文学和占星术之间的界线还很模糊,因此,开普勒一边用第谷的观测数据,用数学分析火星的运动,一边进行星座占卜,补贴家用。
1609年,开普勒宣布,火星的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偏心率为0.0935。
椭圆的偏心率,是指椭圆中心到焦点之间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的长度之比。因此,椭圆的偏心率在0(此时为正圆)到1(此时为抛物线)之间。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之一的“等时长,等面积”定律。( Woods 供图)
进一步深入分析后,开普勒确定了行星运动的三条定律。行星运动第一定律指出,行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另一个焦点上没有星球。天体在圆轨道上匀速运动,但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是不同的。第二定律指出,行星在离太阳最近时运动速度最快,离太阳最远时运动速度最慢。在开普勒提供的图解中,可以确定行星在椭圆轨道上任意位置时的运行速度,因为运动中的行星与太阳的连线(矢径),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这也被称为“等时长,等面积”定律。
我们现在知道,火星之所以呈微红色,是因为土壤中的铁与氧发生反应,形成了铁锈物质。血红蛋白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因此血液才会变红。所以,火星确实是血红色的。
第三定律认为,相对而言,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
开普勒定律适用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绕行星运行的卫星,当然,也包括绕地球运行的月球。
后面我们会讲到,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比地球远约50%;火星到太阳中心的距离在2.06亿千米到2.49亿千米之间变化,平均为2.28亿千米。地球绕太阳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到太阳中心的平均距离为1.495亿千米,最远和最近距离的变化范围不超过250万千米。由于行星以开普勒推断的经验定律绕太阳运行,因此,火星到太阳的距离越远,它在太空中的运行速度就越慢,按照地球上的时间计算,火星需要687天才能完成一次公转。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公转周期更长,与绕太阳运行的平面(称为“黄道”)之间的倾角比地球大1.8°。因此,火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不规则,原本应该自西向东的渐进运动,有时会被它的“逆行”所干扰。
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在天空中正对太阳的现象,每隔780天发生1次。连续发生火星冲日的位置,分布在黄道十二宫上。因此,火星完成8次冲日后,也是地球完成17次公转的时候,火星将回到轨道上的同一位置。火星在近日点冲日时,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约为5600万千米;火星在远日点冲日时,与地球的距离最远。
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会出现明显的“逆行”现象,这使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Woods 供图)
火星冲日、火星合日,以及火星上的季节受椭圆轨道的影响。( Woods 供图)
地球和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太阳与这两颗行星在一条直线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两颗行星位于太阳的同一侧,此时称为火星冲日;另一种情况是这两颗行星位于太阳的两侧,此时称为火星合日。火星冲日时,夜空中的火星显得很亮。但是,火星合日时,由于正好是在白天,所以看不到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