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艾萨克·牛顿首次发现玻璃棱镜可以将“白”光折射成彩虹色。1814年,德国的约瑟夫·里特·弗劳恩霍夫(Joseph Ritter Fraunhofer)发现有细细的暗线出现在太阳光谱中。这两个现象的原理一直是一个谜,直到1859年,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和罗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发现,这些暗线与气体燃烧时在暗色光谱中呈现的明亮线条相对应。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暗线是某种物质存在的特征。伦敦的威廉·哈金斯(William Huggins)一直在探索,天体究竟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他将这一发现比作“在干旱肮脏的泥地上,发现了一股清泉”。
1867年,哈金斯观测了火星光谱,通过火星反射的太阳光,确定了大气的化学成分。太阳靠近地平线时,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这时测得的太阳光谱反映了地球大气层的成分;他发现,当火星高挂在天空中时,火星光谱中的水蒸气吸收线,跟我们在地平线上测到的太阳光谱一样。而月亮升起时,他检查了月亮的光谱,却没有发现这些暗线,据此,他得出结论,火星的大气中有水蒸气。
法国人皮埃尔·朱尔斯·塞萨尔·詹森(Pierre Jules César Janssen)发现,包括有火星大气特征的光,在穿过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我们所观测到的光谱,是火星大气和地球大气两者组合的结果。1867年,他在埃特纳山(Mount Etna)10,000英尺(3048米)的山顶观测,以尽量减少地球大气对光的吸收。詹森连续进行了两个晚上的观测,第一次通过观测月光,来评估当地大气的吸收强度,然后等待火星在第二天晚上升起时,再进行观测。他的结论是,火星大气中含有丰富的水蒸气。1872年,德国人赫尔曼·卡尔·沃格尔(Hermann Carl Vogel)做了类似的分析;1875年,英国人蒙德也验证了这一结果。
在获得月球的光谱后,往往还要等几个小时(也可能是几天),等火星达到类似高度时,才能对两个光谱进行比较,这也使观测过程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地的天气条件有可能在此期间发生变化。火星大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观点强化了这一认识,即火星极地冰盖中有季节性的水冰形成的积雪。
1894年,为了对哈金斯、詹森、沃格尔和蒙德关于火星大气中有水蒸气的报告进行评述,威廉·华莱士·坎贝尔(William Wallace Campbell)用利克天文台的一台新型光谱仪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火星光谱跟月球光谱在各方面都是相同的”。
然而,到了1895年,沃格尔再次拍到了火星光谱,他坚持认为:“毫无疑问,火星的大气成分与我们地球的大气成分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尤其是在富含水蒸气方面。”
1902年,罗威尔意识到,火星相对地球的视速度达到最大(±20千米 /秒)时,我们应该可以区分出哪些是火星大气层产生的吸收线,哪些是地球大气层产生的吸收线。1908年,当弗拉格斯塔夫天文台的空气异常干燥时,维斯托·梅尔文·斯里弗拍摄了月球和火星的光谱,他得出结论,火星的吸收线略强,表明大气中含有水蒸气。然而,坎贝尔指出,斯里弗观测到的特定吸收线,是由于胶片对光谱响应的灵敏度急剧下降造成的,因此,这一结果值得怀疑。
1909年的火星冲日期间,坎贝尔再次对月球和火星的光谱进行比较,这次是在美国加州的最高峰惠特尼山14,500英尺(4420米)的山顶观测的。坎贝尔所处的位置,高于地球大气中大部分水汽的高度,同时,由于月球和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很接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他证实,火星大气层中存在水蒸气的报告是错误的。但由于坎贝尔只能带一台小型仪器上山,只能获得低色散的光谱,因此,罗威尔并没有认真对待他的测量结果。1910年,坎贝尔在利克天文台获得了更高色散的光谱,他最终证明,火星大气中都明显缺乏氧气和水蒸气。
罗威尔曾建议,观测火星大气的最佳时机,是当火星与地球的相对运动,将火星大气的光线与穿过地球大气层的光线分离的时候。1933年,火星和地球的相互关系符合罗威尔提出的这一特征,沃尔特·西德尼·亚当斯(Walter Sydney Adams)和威尔逊山天文台的西奥多·邓纳姆(Theodore Dunham)重新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火星大气中的氧含量,可能不到地球上同样面积的上空大气中氧含量的千分之一”。
1939年,在火星发生近日点冲日时,法国的杰拉德·德·瓦库勒(Gerard de Vaucouleurs)有条不紊地进行观测和分析,发现火星反照率特征的光度随火星圆盘的移动而变化,以这种方式估算“大气质量”与视角的关系。从原理上说,火星子午线上的特定地区穿越大气层的厚度,比火星圆盘两侧特定地区穿越的大气层厚度更薄,所以,当行星自转时,火星表面的亮度变化可以呈现出大气密度的分布。由此,他估算出火星表面的大气压为9.3千帕。
然而,这项技术很难掌握,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其他观测者得到的数值基本在11.2千帕至12千帕之间。
1951年,巴黎天文台的奥多音·查尔斯·多尔菲斯(Audouin Charles Dollfus)用偏振测量技术,测量到的火星大气压仅为8.3千帕。
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说明,火星表面大气压约为地球表面大气压的10%。
1947年,杰拉德·彼得·柯伊伯(Gerard Peter Kuiper)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洛克山顶的麦克唐纳天文台,用口径为82英寸(208.28厘米)的反射式望远镜,首次探测到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尽管坎贝尔对水蒸气的观测证明,火星大气中的水蒸气很少,但在1949年,柯伊伯的报告却说:“极地冰盖不是二氧化碳组成的,几乎可以肯定,它们是低温下形成的水冰和雪,温度远低于0℃。”1950年,多尔菲斯在法国比利牛斯山脉的日中峰(Pic du Midi)天文台,用口径为24英寸(60.96厘米)的折射式望远镜进行类似的观测,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1963年,同温层观测二期工程在高度为100,000英尺(30,480米)的热气球上,安装了一台配备高光谱仪的36英寸(91.44厘米)望远镜,观测火星大气的光谱,以分析其成分。
1954年,瓦库勒认为,尽管极地冰盖的中心必然是厚厚的冰层,但冰盖周围的季节性沉积物都是厚度仅为几毫米的霜层。
坎贝尔打破了科学家早期对火星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乐观推测,直到1963年,人们才最终明确地检测到了水蒸气。多尔菲斯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安装了一台特殊的分光镜,以尽可能降低当地的大气吸收。那里几乎检测不到水蒸气,从那里向上的大气中的水仅相当于200微米厚的液态水(如果把大气中的所有水蒸气全部凝结起来,所能形成的水层的厚度)。
海伦·斯宾拉德(Hyron Spinrad)同样持反对意见,他在威尔逊山天文台用对红外敏感的一种新型感光胶片,计算出火星大气中的水层厚度仅为14微米。这说明,火星肯定比地球上最干旱的沙漠还要干燥。如果火星上的温度不超过35℃的话,在表面大气压为8.5千帕的情况下,可以存在液态水。
1963年执行了同温层观测二期工程(Project Stratoscope II),将装有半导体分光镜的36英寸(0.914米)望远镜放在热气球上,等它飞行至海拔100,000英尺(30480米)的高空时观测火星。结果证实,火星大气中只含有微量的氧气和水蒸气。
正如天文学家罗伯特·雪莉·理查德森(Robert Shirley Richardson)在1956年出版的《人与行星》一书中所说:“探险家在火星上最不需要的两样东西,就是灭火器和雨伞。”
1964年,斯宾拉德通过光谱分析,得出火星表面大气压的上限为2.5千帕,二氧化碳的分压为0.4千帕至0.5千帕。他推测,大气中的其他组分主要是氮分子,但这很难检测。
1961年,哈罗德·克莱顿·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提出了更激进的想法,即火星大气中没有氮气。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火星大气几乎全部由二氧化碳组成,而且大气压仅为几毫巴。在这种情况下,液态水在火星表面无法保持稳定。
威尔逊山天文台发现火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甚微之后,普林斯顿大学的鲁珀特·威尔特(Rupert Wildt)于1933年提出,氧气应已通过化学结合方式,进入火星表面物质。因此,黄褐色地带是“强氧化的沙质地层,铁元素几乎完全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火星就像生锈了一样!
1935年,亨利·诺里斯·罗素(Henry Norris Russell)指出,如果威尔特的观点正确的话,那么,这个星球上必定存在过大量氧气。而且,由于氧气易发生反应,所以,只有当火星上有可以补充氧气供应的植物,大气中才可以保持氧气,就像地球上一样。换句话说,虽然,今天的火星可能并不吸引人,但正如华莱士所说,火星表面生锈的样子,说明它在过去的某个时期肯定有过生命。这与现在流行的观点一致,既然火星比地球更小,那么,它的内部肯定冷却得更早。同时,作为一个“演化过的”世界,火星上现在已经没有细菌了。
1952年,弗兰克·吉福德(Frank Gifford)在弗拉格斯塔夫天文台,分析了1926年到1943年间火星的热辐射数据,他认为,除了更冷之外,火星赤道地区的昼夜温度变化曲线,非常类似于地球上戈壁滩的温度变化曲线,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物理特征是相似的。
1952年,柯伊伯在批评威尔特的“铁锈理论”时指出,黄褐色地带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反射光谱,与美国西南部沙漠的红色岩石和土壤不同。经过全面细致的实验室测试,他认为,与之最接近的光谱,应该是呈褐色的细粒矿物霏细岩(一种含有石英颗粒的钾长石),这说明,火星的地壳曾经历过岩浆活动。1956年,在极化测量结果的启发下,多尔菲斯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粉碎的褐铁矿(地球上的氧化铁水合物,主要形成于氧化铁的沉积物或附近)比霏细岩更接近于黄褐色地带的光谱。
至于暗黑地带,1952年恩斯特·朱利叶斯·奥皮克(Ernst Julius Öpik)曾提出,这些地方只可能是植被,否则,整个火星表面都会被沙尘暴所淹没,只有从尘暴中活过来的植物,才能重新营造出春天般的深色调。
1954年生物学家胡波图斯·斯特拉胡德(Hubertus Strughold)提出,火星表面的环境如此荒凉,似乎只有地衣才能在那里生存。有趣的是,地衣并不是植物,它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真菌为藻类提供了独立的生存环境,靠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废物存活。地衣可以生活在真菌和藻类都无法存活的地方,只有在最寒冷的陆地生态位中才能发现它们。由于藻类和真菌比“高等”植物更原始,因此,它们可以在不同的世界中独立生存,这看起来很合理。
哈佛大学天文台的威廉·梅尔兹·辛顿(William Merz Sinton)1956年使用罗威尔天文台的24英寸折射望远镜,拍摄了火星的红外光谱,他认为,3.5微米波长附近的微弱吸收特征,是由乙醛甚至可能是叶绿素产生的。辛顿于1958年和1960年用帕洛马山上的黑尔反射望远镜拍摄了光谱,结果表明,这些吸收带仅出现在暗黑地带。然而,辛顿曾与月球进行过比较,在不同的夜晚观测火星和月球,所以,这一结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皮蒙特(George Pimental)1965年证实,这一有争议的光谱特征,实际上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氘水(“重水”的一种形式,其中一个氢原子被氘原子代替)。关于火星生命的调查从此告一段落。
1954年,密歇根大学的迪安·本杰明·麦克劳克林(Dean Benjamin McLaughlin)发现,火星上有一块像得克萨斯州一样大的区域迅速变暗。他据此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认为,火星上经常会有火山爆发,暗黑地带就是火山灰。对于大瑟提斯高原外围的V形暗黑条纹,他解释说,它们“应该是风,实际上,这些条纹是暗黑物质的源头,受风向变化的影响而四散开来”。通过与地球类比,他认为,这些暗黑特征的源头“只能有一个解释:它们是火山”。
麦克劳克林提出,反照率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盛行风将火山灰吹到黄褐色地带的结果。他说,暗黑地带一直不变,说明火山一直很活跃。此外,风的模式必须年复一年如此,否则,就会如奥皮克所说,风吹起的尘埃很快就会完全覆盖暗黑地带。
火星盘处于盈凸相时,那里的山峰正迎着太阳,罗威尔趁此时努力寻找晨昏线黑夜一侧的山脉证据。1952年,多尔菲斯也未能观测到横跨晨昏线的山脉。瓦库勒认同,火星上没有大山,任何一座孤立的山峰,都不会超过上千米。因此,如果说火星上遍布火山,很难令人信服。
另一种反对意见认为,广泛的火山活动会把气体“排入”大气层,包括水蒸气,但这显然是不存在的。
1953年10月,弗拉格斯塔夫的罗威尔天文台成立了一个火星委员会,根据当时最准确的参考数据,编写了一本关于火星的参考书,作为未来研究计划的基础。
1956年近日点火星冲日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达到历史上的最近值,天文学家希望用先进的望远镜、仪器和技术,使火星研究取得真正的突破。但是,9月初,火星南极边缘刮起了一场沙尘暴,只用了10天时间,整个火星都被笼罩在沙尘暴中,这种景象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当“水手4号”传回探测数据后,工程师急不可耐地将像素着色到网格上,手工绘制了第一张图片。(感谢 NASA/JPL-Caltech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