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孙子兵法》的影响

兵学鼻祖,一书多能:《孙子兵法》对世界的影响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美国军事理论家约翰·柯林斯在其著作《大战略》中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制约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为春秋末期孙武所作。《孙子兵法》全书共约6000字,13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对军事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兵学的奠基之作,被历代兵家奉为百世谈兵之祖。《孙子兵法》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兵学体系(军事理论体系),它阐明了中国传统兵学的精髓,指明了后世兵学的发展方向。正如明人茅元仪指出的:“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中国兵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军事理论传入以前,都没能突破孙子的思维而建立一个新的兵学体系。而且从实践的层面看,《孙子兵法》被用于实战的例子在历史上更是不绝于书。《孙子兵法》被尊为“百世兵经”,孙武被尊为“兵学鼻祖”,其原因正在于此。

真理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价值。《孙子兵法》在热核时代乃至信息化战争时代,依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意义。从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积极防御理论到我国现行的战略方针、作战条令,无不留有孙子思想的深深印记。《孙子兵法》还走出国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军事家频频运用孙子的思想来研究军事问题。从李德·哈特的《战略论》到约翰·柯林斯的《大战略》和布热津斯基的《运筹帷幄》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孙子的影子。《孙子兵法》中的某些观点,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强调慎重对待战争和控制战争的思想,注重联盟战略的“伐交”思想等,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中,显示出更加宝贵的价值。

《孙子兵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是一位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伟大的、世界级的军事理论家。他取得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是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造就了他。那么春秋时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那是一个战争的时代!

西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战乱和攻伐的时期。在周朝初年本来有大小国家170多个,互相吞并的结果是到春秋末期,已经减少了十分之九;春秋时期总共不过242年,史书所记载的战争就有213次之多;170多个国家,剩下来的也只有十几个了。(图中所显示的正是春秋时期的主要国家。)

春秋时期的国家等级

名词解释

西周的爵位

在西周之初,周朝的第一代天子武王将官员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这些官员都各自管理大小不等的土地,并且可以组织自己的军队。实际上,这些官员本身就是国王。

《孙子兵法》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其影响又绝不仅限于军事领域。早在战国时期,白圭便运用孙子的思想来经商并获得了成功。产生于北宋的《棋经十三篇》则是仿《孙子兵法》十三篇而著的围棋理论著作。清代名医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借鉴《孙子兵法》的用兵原则提出了用药治病的十种方法,颇有见地。最后,他还感慨地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至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高潮。50年代,日本出现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其影响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经济领域《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此外,人们还从哲学、医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决策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预测学、行为学等学科角度来研究《孙子兵法》,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书能够在非军事领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原因在于它将军事领域中的具体原则高度提炼,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从而具有了普遍的指导意义。经过数千年的时间,《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孙子兵法》在各方面对后世的影响

《孙子兵法》可谓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言兵但又不限于言兵。以现代的学科分类来看,其对后世的军事学、医学、经济学、体育竞技、文学、哲学、系统科学、决策学、心理学、数学、预测学、行为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孙子兵法》对经济领域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一部专门研究作战、揭示战争规律的军事著作。但是,孙子总结出来的许多用兵之道也完全适用于经济管理。实际上,《孙子兵法》本身就是一部管理巨著,涉及领导艺术、组织管理、战略决策、行销谋略等诸多领域。


先秦时期的著名商人及思想家陶朱公、白圭,就已将《孙子兵法》中的许多原理成功地应用于商业上的经营管理,并以其为根据提出了“积著之理”和“治生之术”阐述了中国古代商业经营思想。研究这些理论不难发现,其中的许多内容,如“择人而任势”“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都是从《孙子兵法》中移植过来的。而且白圭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可见,他在实际经商活动中是有意识地从孙吴的兵法中寻求指导和借鉴的。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把《孙子兵法》运用到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去。比如在日本,20世纪50年代甚至出现了一个“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其影响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经济领域《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某些大公司甚至直接用《孙子兵法》作为轮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教材。据《世界经济导报》1983年1月24日报道,中国有一个企业管理代表团访日时曾问起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日方人员回答说,我们的经验来自你们中国,并送了一本书给中国代表团。代表团的人打开书一看,原来是一本《孙子兵法》。

美国是又一个将《孙子兵法》普遍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国家。克劳德·小乔治在其1972年出版的著作《管理思想史》中就专门提到《孙子兵法》在用人方面的论述,对今天的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价值。他甚至说:“你若想成为管理人才,必须读《孙子兵法》。”1979年,美国学者胡伦在其所著的《管理思想的发展》一书中,推崇《孙子兵法》内含的经济管理思想,说孙子谈到率领军队需分层次,军官需分等级,并用锣、旗、焰火来传递消息。这说明孙子已经处理好直线领导与参谋的关系,这正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组织理论。

《孙子兵法》用于商战一例

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以《孙子兵法》为理论依据的经济学方面的专著。而且,《孙子兵法》当中的思想也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商战,并取得巨大成功。下面就举一例以示说明。

总结: 光大公司在这场生意中分别用到了以下策略:①知彼知己。在得到消息后,王光英立即指示不间断地寻找重要的信息点。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商场如战场,时间就是金钱,各种情况瞬息万变,授予对方“前线指挥权”是十分必要的。③兵贵神速,此思想贯穿于始终。此次行动,前后不过3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

从东方到西方:《孙子兵法》对世界军事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籍在世界范围影响最大、最广泛的著作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精辟的论断,受到了当代世界各国军事家的赞赏,甚至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都把它作为必读之书。


《孙子兵法》最早传入日本,然后传入朝鲜,18世纪以后又传入西方各国。

据考证,《孙子兵法》于6世纪即已传入日本,但并不完整。真正对《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日本学者吉备真备(695–775年)。他于716年作为遣唐留学生来到中国,在中国学习了19年的经史诸学之后,携带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许多中国古代著作返回日本。《孙子兵法》传入日本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成为日本主要的军事指导思想。日本人更是把孙武称为“武圣人”,认为“苟如讲兵法,则莫如于孙子焉”。10世纪以后,在日本学者和武将中兴起一股研读中国兵书之风,其中又以对《孙子兵法》的研读最为热烈。著名学者大江匡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相传由他所著的《斗战经》,被称为日本历史上首部军事理论著作。这部著作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是一部将中国古代兵法与日本军事熔为一炉的“不朽之作”。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武田信玄,号称是日本的“孙子”。他平素敬奉孙子为“尊师”,将“风、林、火、山”四个字写在军旗上,代表《孙子兵法》中的名句“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进入现代以来,《孙子兵法》依然对日本的军事思想影响巨大。比如在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就运用《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原理指挥作战,结果在日本海大海战中全歼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

《孙子兵法》的西传最早传入法国。1772年,法国神父约瑟夫·丁·阿米欧在巴黎翻译出版了《中国军事艺术》丛书,其中就有《孙子十三篇》,产生很大影响。拿破仑失败后被放逐在圣赫勒拿岛上,据说有一天他在读完《孙子兵法》后,叹息道:“倘若我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

《孙子兵法》对日本的影响

中华文明在日本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孙子兵法》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早在6世纪就已传入日本,并且产生深远影响,直至今日。

1905年,《孙子兵法》最早的英译本出版。在西方世界中,英国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最深入。在全世界所有《孙子兵法》的外文本中,也以英国出版的英译本影响最大。

1910年,由布鲁诺·纳瓦拉翻译的《孙子兵法》德文本在柏林出版。书名为《中国古典兵家论战争的书》。德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也受了《孙子兵法》很大影响,在其著作《战争论》中就显示了许多孙子的思想。

美国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开展得较晚,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二战结束。随着科技的发展,核武器、导弹等新式武器出现。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作战形式和规律,西方的传统军事战略理论已经过时,而《孙子兵法》因其博大精深的军事哲理内涵,吸引着西方军事战略学家,从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在他1973年出版的著作《大战略》中说道:“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目前美国的国防大学、西点军校等都把《孙子兵法》列为战略学和军事理论方面的一本必读书。不仅在理论学习上,《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也已尽可能地被美国人应用于现实的国际斗争中。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就是《孙子兵法》的崇拜者之一。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后,《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老布什,发现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恺撒传》,而另一本就是《孙子兵法》。还有,老布什上台后实行了不少政策,如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实际上也是应用了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1983年2月19日,美联社报道美国军方根据孙子“兵贵神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谋略,制定了强调速度、机动和深入敌后的新战术。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战略家竟对《孙子兵法》做了全新的解释,制定出了所谓的“孙子核战略”!两千多年前冷兵器时代的孙武,竟成了西方制定核时代战略战术的精神支柱,这是孙武万万不会想到的啊!

《孙子兵法》的各国译本

随着《孙子兵法》在世界各国的传播,产生了许多不同语言文字的译本。据统计,《孙子兵法》共有27种语言的文本,不少译本还有不同版本。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孙子兵法》的影响范围之广之深。下面就重点介绍几种有影响的译本。

文辞绚丽:《孙子兵法》对后世语言的影响

《孙子兵法》不仅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的语言风格也影响甚深,在后世兵书的编纂风格与体裁方面尤其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


《孙子兵法》与兵书的编纂风格

《孙子兵法》论述军事原理极具特色,突出的特点是舍事而言理,词约而义丰,具有浓重的哲理色彩和抽象性质。后世兵书唯《孙子兵法》马首是瞻,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以哲理谈兵的悠久传统。比如在其之后问世的《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兵经百篇》《投笔肤谈》《阵纪》等知名兵书均以哲理性强而著称。更有如《武经总要》《武备志》等一些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收录了非常丰富的军事理论内容。即使是那种专门讲述阵法、兵器的纯技术类兵书,也大都以理论为纲,进行编纂,从而形成了中国兵书“舍事言理”“以理系事”的写作风格。把《孙子兵法》和同时代相近的几本兵书加以比较,就更可以看出其在编纂风格和语言等方面的历史价值。如同样古老的兵书《司马法》是“其辞庸甚”,又如《尉缭子》是“质木无文”,再如《吴子》是“全书辞义均浅薄,前后时有重复”。宋代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孙子》文字极难学,唯苏老泉数篇近之。”苏洵说,他的《权书》就是模仿《孙子兵法》而作的。

《孙子兵法》与兵书的编纂体例

在编纂体例方面,后世兵书也大都模仿效法《孙子兵法》,如《投笔肤谈》就是“仿《孙子》遗旨,出一隙之管窥,谬成十三篇”。

《孙子兵法》与语言艺术

《孙子兵法》在语言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表现在词语的选择和锤炼上,表现在句式的搭配上,表现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等多个方面。因为孙子具有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和高超技巧,所以尽管《孙子兵法》只有短短的6000字左右,却处处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夺目光辉。它的语言明快、感情充沛并且文辞绚丽,说理纵横捭阖、娓娓道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孙子兵法》对后世的语言艺术风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与修辞

《孙子兵法》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该书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一大亮点。这一点足以证明《孙子兵法》是一部巧妙地融合了许多军事谚语和格言所写成的有完整体系和独特风格的军事著作。现将其修辞总结为十条,分列如下。 bMt7Ydxo1gnaplOt3Z3248cL7PKeLusWKqcvga1EYHife0kODdX/FY67jC665p0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