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孙子兵法》与中国古代城垣攻防战

中国的城垣攻防战开始得很早。在成书于春秋末年的《孙子兵法》中,就明确提出了“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观点(从下图中即可看出,古代城垣防御确实坚固,正面进攻定会付出惨重代价)。《孙子兵法》之所以被称为“兵学圣典”,正是因为它来源于客观的战争实践。

中国古代的攻城兵器

在中国古代,伴随着完备的城垣防御设施的建立,也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强大的城垣攻坚器械。这里只着重介绍其中的两种,其余详见第3章中的相关内容。

壕桥

壕桥的作用主要是使部队和进攻器材能够顺利地抵达城下。壕桥的宽度应与攻坚器械通过的道路相适应;而壕桥的长度则由壕沟的宽度决定。也可将几个壕桥并列,增加其宽度。战国时已将八壕桥并列,总宽达12丈(合40米左右),可使大部队浩浩荡荡通过壕沟。壕桥的结构有两轮的,也有四轮的,这与壕宽有关。宋代还有一种折叠壕桥,可在壕沟较宽时使用。

井阑

井阑,据史籍记载,为墨子所创。是一种高10米以上的攻城武器,用来攻击城墙上的守军,并保护正在爬越城墙的己方士兵。井阑可以说是一种移动箭楼,一般搭至三层半高,底下安有轮子,居高临下移动攻击。优点是攻击范围广,对动态目标的打击能力强;缺点是移动速度慢,近身作战能力比较差。

中国古代战车的演变

车战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秦汉时期,由于骑兵部队的大规模组建和运用,车战才逐渐被淘汰。

商周时期的战车

商周时期的战车已经十分完备。侧面有车轮,车厢可以容纳三人,从车厢向前伸出一根直木(车辕),直木前横置车衡。车衡两端缚有人字形的曲木(车轭),固定于战马的项颈之上,这样可使战马不会左右晃动。为了增加威力,四马战车在西周时代便已出现,但左右的战马并非固定在车衡上。

秦汉时期的战车

当骑兵部队成为军中主力,战车更多的只是作为后方的指挥车辆来使用。在秦汉时期,四马驾驭的战车已经十分稀少,而一匹马驾驭的马车却开始增多。车辕变成两根,战马被夹在中间固定起来。一匹马非常容易驾驭,但却没有了机动力。之前作为战车主攻手的车右也消失了,只剩下御者和指挥官两人。车厢中设置了坐席,中间还撑着一个很大的伞盖。

中国古代的远射兵器

古代的远射兵器相当于现在的炮兵,可远距离杀伤敌人。古代的远射兵器主要有三种,即弓、弩、抛石机。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弩和抛石机。

这张示意图表现的是中国战国时期军队成建制的大规模使用弩作战的情景。从左往右的顺序为:①张弩,一些士兵专职为弩装箭;②进弩,一些士兵专门负责将装好箭的弩送给站在最前面的士兵;③发弩,一些士兵站在整个队伍的最前方,专管放箭。从整体来看,这种分工负责的战术组织和欧洲从近代才开始的排枪的使用规则如出一辙。

床弩

又名车弩,是一种装置在床架上的大型弩。床弩出现于北宋,弩弓极为强劲有力,利用轮轴、绞索绞动张弓,弩身安装在木架上以增加稳定性。床弩使用的箭如幅,簇如巨斧,射程可达1000步。《武经总要》载,北宋军队中的床弩主要有六种:三弓床弩,又名八牛弩,7人张发,发大凿头箭,射150步;小合蝉弩,7人张发,发大凿头箭,射140步;抖子弩,4人张发,发小凿头箭,射150步;手射弩,20人张发,发踏蹶箭,射250步;三弓弩,70人张发,发一枪三剑箭,射300步;次三弓弩,30人张发,发踏蹶箭,射200步。这些大型床弩多用于阵地攻守战中。

抛石机

抛石机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又一种重要的远射兵器,破坏力很大,相当于现在军队中的远程火炮。

中国古代的甲胄

甲,又叫介或函,秦汉以后称之为铠,是披在人或马身体上的一种防护装备。胄,战国以前称为胄,战国以后称为盔或兜鍪,是戴在头上的一种防护装备。

商代的青铜胄都是由整体范铸而成。在铜胄的正面一般都铸有兽面纹饰。兽面大部分铸成虎头状,外观雄武,所以古代称顶盔披甲的将士为“虎贲”之士。胄的顶部有一向上竖起的铜管,用以安插缨饰。

西周时的金属胄也是铜制的,整块范铸。其形状为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护耳,有的在胄沿宽带上凸出一排圆泡钉。一般来说,周代的铜胄造型朴实,不像商代胄那样装饰华丽。

战国时期,因为铁的广泛使用,所以铁胄也就应运而生了。由于铁胄的外形很像当时的饭锅——鍪,所以人们也将铁胄称为“兜鍪”。图中的这件“兜鍪0”是由89片铁甲片编制而成的。

甲胄

战争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原则,就是消灭敌人,保全自己。因此像甲胄这类的防护性装备在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化,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防护效果,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图中所示的是一幅战国时代的武士像。其所穿甲胄皆用小片的皮革连缀,每片穿小孔,用细绳连缀起来。为了增强甲片的牢固性,还用双层或多层皮革缝制,表面涂漆,既美观又实用。

近战冷兵器

古代中国的长柄冷兵器,是大兵团作战时使用的主要装备,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很大的影响。矛、戈、戟是中国古代三种最常用的长柄冷兵器,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仅在于战斗部(头部)的不同。 oSnR3NJdvGqUFwP5Ssxy7ptYRtt9c627+nrMKOoAkagv2FHgqWKHa1FaZg2cwzk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