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即将到手的军官资格也不要了,摇身成了敢死队员

西历1911年10月,日本北国的高田镇,已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即将年满24岁、身高169.4公分、体重59.2公斤的蒋介石,正在这里实习。

高田是日本本州岛西北部新浑县的一个镇,是一个寒冷多雪的地方,冬天有的地方雪深达丈余,对于一个出生于中国南方、长在江南水乡,习惯于温和湿润的气候的蒋介石来说,这里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不仅自然条件令人难以忍受,在军队的地位,也让人倍感屈辱。按照日本“武士道”的规矩,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对上司,要层层服从和伺候,稍不如意,就会受到斥责,甚至挨打,可谓苦不堪言。但是,这是修学的必经阶段,也只能忍气吞气,逆来顺受。

每天,蒋介石一大早起床,迅速收拾好自己的服装被褥,然后以替好几个上司打好洗脸水,又弯下身去替长官擦皮鞋,为向长官表示“忠诚”:

做完这一切,蒋介石照例来到马厩去擦马。

这是蒋介石在日本军队实习时,最重要的任务了。

对于炮兵部队来说,最主要动力就是马匹。炮车等这些笨重的机械全凭马匹来运输转移,所以对马匹的照料就显得至关重要。

蒋介石细心地为马匹擦摸着。从马蹄、马腿擦到马背,经过马背擦到马头、马尾。这马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要用手掌尽力地摩擦。这样大概经过一小时,将马的浑身擦热了,马的血脉流通了,而蒋介石也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等到马擦完了之后,还要将它牵到厩外雪地里的马槽去饮水和喂料。直到马喂好了,才能回营房去吃早饭。

到了傍晚,再要同样地到马厩去擦马一次,然后才能吃晚饭。在日本军官的眼里,中国的留学生,不如马匹。

但是,蒋介石咬着牙,坚持着。

大雪纷扬,天寒地冻,可是,蒋介石也像不少日本人那样,用雪擦身和洗冷水澡。

他,要在耻辱中磨炼自身意志。

“介石兄,你的电报!”这天早上,正在擦马的蒋介石,听到张群兴奋的声音。

他预感到,有大事发生了。

的确,国内发生了大事。

就在十多天前的一个晚上,或许是蒋介石擦完马正在吃饭的工夫,武昌的湖北新军一个营地内,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第二排排长巡棚查哨,突然,看到两个士兵推枪上膛,忙上前呵斥:“你想造反吗?”

“砰!”回答他的是一声枪响。

顷刻,武昌城内枪声大作,火光冲天。

经过一夜激战,武昌城光复了。因清廷预备立宪而成立的民意机关——咨议局,议决成立鄂军都督府,推举并逼迫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都督。

这,就是辛亥年发生的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远在日本高田的蒋介石,此时还不知道这些,但是,他已预感到,很可能是发生了革命。

果然,是英士兄要他接电速归的加急电报。

“快,立即动身!”蒋介石兴奋而急切。

“需向师团长长冈行史请假。”张群说到了部队的纪律。

蒋介石拉上张群,直奔长冈行史的办公室。

“报告长官!我们有要事,需马上请假回国!”蒋介石拿出加急电报,很急切地说。

长冈行史看着急躁不安的两个年轻人,说:“军校留学生请假回国,要清国使馆批准。再有一个月,实习就要结束,就可以拿到证书,取得军官资格。有什么急事,非要现在就回国呢?你们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

两个人退出来,心急如焚。

“师团长事实上是未置可否,他既不说允许,也不表示完全禁止。”张群说。

“找联队长请假!”蒋介石拉上张群,又急急地向联队长飞松宽吾说明情况,希望队长能高抬贵手,允许他和张群动身回国。

“本队长的权限,是给假48小时”,飞松宽吾联队长说,“如果你们在48小时内不归队,就要被当作逃兵,宪兵就要缉查。”

“明白!”蒋介石爽快地说。

出了联队长的办公室,蒋介石和张群相视一笑。

48小时归队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但是日本宪兵要想缉查,就得横渡东海,到中国去捉拿逃兵,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蒋介石心里清楚,别说48小时,48天也不可能回来,永远也不可能归队了。

多少年来的梦想,就是留学日本,到日本的军校学军事。经过了多少努力,忍受了多少屈辱,再有不到两个月,就要修业期满,取得军官资格了。

但是,这一切,都无所谓了。

蒋介石和张群收拾好一切应带回的东西,就像初次莽莽撞撞来日本一样,这次,也要冒冒失失回国。临行前,联队的官兵还以水代酒,为他们送行。

时间紧迫,两个人立即乘火车至东京,向同盟会浙江支部领得回国路费,脱下军装,张群着学生装,蒋介石换上日本和服,将军装和军刀由邮局寄回部队,然后到长崎登船回国。

西历1911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的24岁生日,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回到了上海。

一下船,蒋介石就直趋马霍路德福里陈其美住处。

“英士兄!我回来了!”一进门,蒋介石就兴奋地说。

陈其美正在策划上海和杭州的起义,抬头见蒋介石一路风尘仆仆赶过来,很是欣喜。

“介石,一路劳累,不妨先休息一下,随后再布置任务。”陈其美关切地说。

“英士兄,小弟不累,现在就下达命令吧!”蒋介石急不可耐地说。

“那好,你去和黄膺白接洽,参加光复杭州行动。”陈其美吩咐说。

蒋介石想不到,黄郛也在上海。

黄郛是在头年毕业回国,到清廷军谘府二厅,筹办军事官报局任职的。临行前,黄郛还专门到蒋介石实习的高田,与他合影留念。

“膺白兄!”蒋介石惊喜地叫着比自己大7岁的黄郛说,“你不是在北京的筹办军事官报局任职吗,何以在这里?”

“介石兄!”黄郛也很兴奋,“我是应英士兄电召,匆匆赶来上海的。”

“情况怎样?”蒋介石兴奋而又急切地问。

“想不到,同盟会发动那么多次起义都失败了,武昌新军里几位无名之辈,10月10晚几声枪响,竟一举拿下武汉三镇,成立了革命政府!”黄郛向蒋介石讲述了国内发生的情况,“截至今日云南通电宣布独立,已先后有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山西、云南宣布独立,其余各省,也正在酝酿中。”

“清朝政府有何反应?”蒋介石又问。

“武昌炮声一响,清廷即派陆军大臣荫昌前往镇压。可是,荫昌对新军指挥不灵,所以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10月14日,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办剿抚事宜,处于荫昌副将的位置。袁世凯显然是不为所动。27日,清廷不得不调回荫昌,重新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把剿抚事宜,全权授予了袁世凯。不过,袁世凯迄今也未出山,只是他的北洋大将冯国璋、段祺瑞已兵临武汉三镇,汉口的大智门,已被冯国璋占领。”

“同盟会并没有统一指挥的军队,论实力,是不可能抵御住北洋军的啊!”蒋介石转喜为忧。

“是啊!论实力是拼不过袁世凯的。”黄郛说,“武昌起事后,英士兄即急电在香港的黄兴,请他速来指挥军事。28日,黄兴和宋教仁,还有英士兄的侄儿陈果夫等一行,化装成女人模样,混在上海红十字战地救护队里,潜赴汉口。”

蒋介石对黄兴能不能守住武汉三镇,实在没有把握,很是焦虑地说:“眼下在清廷,关键是袁世凯会不会真心效命;在革命党方面,则关键是策动各省响应,形成燎原之势,清廷也就捉襟见肘、无能为力了。”

“清廷已下罪己诏,不仅宽宥此次举事的革命党,还释放自戊戌政变以来的所有政治犯,并宣示要迅疾制定宪法,实行宪政。据说,是袁世凯向清廷施加的压力。”黄郛说,“党人也有推袁世凯为共和国家总统之议。至于策应方面,英士兄已在上海加紧准备中,同时策动浙江、江苏独立。10月12日,英士兄已亲自赴杭,约集党人,督促其尽快举事。此后,又派我和几名得力同志,不断来往于沪杭之间。这不,我刚刚从杭州回来,向英±兄报告进展。”

“进展如何?”蒋介石忙问。

“眼下,杭州方面在弹药物资方面有些不足。”黄郛回答说,“还有,在清军中做动员联络方面还稍有欠缺。但是这两个方面都在加紧进行,估计已基本就绪。”

“具体施行计划如何?”蒋介石又问。

黄郛说:“已从奉化、嵊县招募百余名会党成员和贫苦渔民组成先锋敢死队,作为光复杭州先锋队,配合浙江新军起义。敢死队现已抵达杭州待命,分散潜伏于奉化会馆、高升客栈、大方旅馆、平安旅馆和仁和火腿栈等处。”

“我这就报告英士兄,到杭州,参加敢死队!”蒋介石语气坚定地说。

黄郛吃了一惊:“介石兄,敢死队死者多而生者少啊!党人中正规学过军事的不多,还有更需要你的地方,还是不参加敢死队的好。”

“我决心已定!”蒋介石毫不犹豫地说,“既然革命,就不复顾及生死!”

黄郛还想劝阻,蒋介石说:“膺白兄,我儿经国,业已一岁有半,对家庭的使命即告完成,现在是对国家完成使命的时候了。”

见蒋介石如此坚定,黄郛也只好作罢。

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蒋介石感到悲壮。他想到了自己含辛茹苦的母亲。

应该对母亲有所交代。

于是,蒋介石急忙给母亲写了一封诀别信,向母亲报告了他的决定,请母亲“恕儿不孝之罪”。接着,他又说自己原本是想出人头地,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心甘情愿。最后,他又言及自己万一牺牲,后事及家事该如何处理的想法。

信,发出了,蒋介石如释重负,也就不再停留,和英士兄告别后,当即赶赴杭州,来到奉化会馆。

敢死队队长王金发,也是陈其美的好友,认识蒋介石,见他前来参加敢死队,很是高兴:“介石兄刚从日本归国,又是学军事的,制定先锋敢死队作战计划的重任,就交给介石兄了。”

蒋介石当仁不让,找来杭州地图,边仔细看着边说:“此次攻杭州,应以浙江巡抚衙门和旗营为主要攻击目标,先锋敢死队分成两队,分别从杭州郊外的笕桥和南星桥出发进城,一队攻击旗营,另一队攻击巡抚衙门。”

“好!”王金发等人表示赞成。

“根据巡抚衙门的地形和防守情况,进攻此地的敢死队分队,再分三组,分头前进。”蒋介石进一步细化作战方案。

“一切按介石兄的计划办!”王金发等人异口同声地说。

正在蒋介石紧锣密鼓制定作战计划的两天里,传来一悲一喜两个消息:11月2日,汉口失守,被袁世凯的北洋军占领!11月3日,上海起义成功,上海光复了!

听到上海光复的消息,奉化会馆里,群情振奋。旋即,传来了命令,4日夜,发起进攻。

敢死队编组已经完成,蒋介石参加由王金发率领的分队,并担任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进攻浙江巡抚衙门。

晚饭后,敢死队员们神情庄重,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砰!砰!”进攻的枪声响起了!

“冲啊!”蒋介石率领小组,杀进城内,直奔巡抚衙门大门冲杀过去。

浙江抚署卫队见状,未作抵抗,便举手投降了。

5日,杭州即告光复。

来不及在光复后的杭州城转一转,王金发就焦急地说:“快回上海去!上海那里很复杂,有人要和英士兄分庭抗礼,我们得帮英士兄尽快稳定局势。” b0+IqqIcDIttANCNdBab2VSF5ajcQ1hxUZR59nI8PLfkNl4ZpBvu18AQU14ItO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