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童年到成长

1926年,杨振宁于合肥留影(杨振宁提供)

1927年前后,杨振宁与母亲罗孟华于合肥留影(杨振宁提供)

1927年,杨振宁与父亲杨武之、母亲罗孟华于厦门留影(杨振宁提供)

1944年,杨振宁于昆明留影(杨振宁提供)

1938年2月,于汉口留影。后排左起:堂兄杨振声、杨振宁。中坐者左起:父亲杨武之、母亲罗孟华、堂姐杨振华。前排左起:二弟杨振平、五弟杨振复、妹妹杨振玉、三弟杨振汉(杨振宁提供)

成家

1947年的杜致礼(杨振宁提供)

1949年秋,杨振宁于美国费城留影(杨振宁提供)

20世纪50年代初胡适书赠(杨振宁提供)

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结婚(杨振宁提供)

大师身影

胡适的书赠后来挂在杨振宁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公室里(江才健摄)

20世纪90年代初,杨振宁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公室里(江才健摄)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杨振宁(杨振宁提供)

与家人

1955年夏天,杨振宁与杜致礼于旧金山留影(杨振宁提供)

1957年,(左起)杨武之、杨光诺、杜致礼、杨振宁于日内瓦留影,这是杨振宁和父亲第一次在日内瓦团聚时的合影(杨振宁提供)

1962年,华裔大数学家陈省身(左)和杨武之(右)于日内瓦留影(杨振宁提供)

1966年夏天,杜致礼和杨振宁于普林斯顿住宅留影(杨振宁提供)

1967年感恩节,于家中留影。左起:次子杨光宇、杜致礼、长子杨光诺、女儿杨又礼、杨振宁(杨振宁提供)

1978年,杨光宇(左)、杨振宁和杨又礼(右)于北京北海公园留影(杨振宁提供)

1983年,杨振宁与母亲罗孟华于香港中文大学教师宿舍十一苑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3年11月,杨振宁与杜致礼于西班牙托莱多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4年8月,杨振宁和杜致礼于长城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4年6月,杨振宁和杜致礼于日本箱根“雕塑之森”亨利·摩尔作品前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6年10月,杨振宁和杜致礼于印度泰姬陵前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7年5月,于杨振宁石溪家门前留影。杨振宁(右三)与太太杜致礼(右四)、杨振平(右一)与太太史美(右二)、杨振汉(左四)与太太谭茀芸(左一)、杨振玉(左三)与丈夫范世藩(左二)(杨振宁提供)

2000年4月,杨振宁和杨振平(中)、杨振汉(右)于昆明西北郊龙院村老家门口留影(杨振汉、谭茀芸提供)

2000年10月,杨振宁和杜致礼于云南丽江留影(杨振宁提供)

2006年,杨振宁与翁帆在青海(杨振宁提供)

2009年,杨振宁与翁帆在台湾新竹县内湾(杨振宁提供)

2009年,杨振宁与翁帆在香港沙田(杨振宁提供)

2011年,杨振宁与翁帆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住所(杨振宁提供)

2018年,杨振宁与翁帆同杨振宁的大儿子杨光诺(左三)、小女儿杨又礼(左二)和次子杨光宇(左一)同游三峡大坝(杨振宁提供)

去来中国情

1992年,杨振宁于天津留影,背景是他的画像(江才健摄)

1993年8月19日,于澳门大炮台(又名三巴炮台)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3年,杨振宁于吉林长白山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3年7月,杨振宁于台湾阿里山附近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5年,杨振宁在厦门日光岩留影,他于1929年在同一地点拍过照片(杨振宁提供)

2000年4月,杨振宁在云南丽江远眺云山(江才健摄)

生日庆会

1982年,吴大猷(右)参加杨振宁六十岁生日庆祝宴会前合影(杨振宁提供)

1992年,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杨振宁七十岁生日晚宴上留影。台上的讲话者是冼为坚。坐着的左起:吴大猷、杨振宁、利国伟(杨振宁提供)

杨振宁的儿时玩伴熊秉明1992年写的立轴与对联(杨振宁提供)

杨振宁对熊秉明的艺术工作十分推崇(江才健摄)

清华大学于2002年6月17日为杨振宁教授八十岁寿辰举行晚宴的会场(杨振宁提供)

1957年12月10日,杨振宁自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手中接受诺贝尔奖章(杨振宁提供)

杨振宁和杜致礼在1957年诺贝尔颁奖宴会后共舞(杨振宁提供)

获奖荣誉

1957年12月10日,杜致礼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于斯德哥尔摩留影(杨振宁提供)

杨振宁1957年获得的诺贝尔奖章与奖状(杨振宁提供)

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右)授予杨振宁美国国家科学奖(杨振宁提供)

2001年2月16日,杨振宁在利雅得的费萨尔国王国际奖颁奖典礼上演讲(杨振宁提供)

杨振宁获得的2000年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的奖章和奖状(杨振宁提供)

2001年2月16日在费萨尔国王国际奖颁奖典礼上,左起:杨振宁、费萨尔国王基金会的总裁哈立德·阿·费萨尔王子、王储阿卜杜拉、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杨振宁提供)

学术生涯

杨振宁和李政道(左)早年在学术上合作密切、情逾兄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档案馆提供)

1961年前后,当时均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派斯(左一)、李政道(左二)、杨振宁、戴森(右一)的一张历史合影(杨振宁和A.理查兹提供)

摄于1963年11月。左起:陈省身、拉比、戈德伯格、杨振宁(杨振宁提供)

1986年,杨振宁于石溪办公室内留影(杨振宁提供)

1981年,杨振宁于石溪的研讨室中留影(杨振宁提供)

1999年,杨振宁正式退休以后,石溪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改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江才健摄)

2002年6月,施泰因贝格尔与杨振宁于清华大学留影(杨振宁提供)

2002年6月,盖尔曼和杨振宁于清华大学留影,盖尔曼是最早提出夸克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提供)

1998年5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授予杨振宁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左起:李国章、杨振宁、何文汇(杨振宁提供)

2000年11月,杨振宁(左)与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右)于梵蒂冈留影(杨振宁提供)

2015年3月,杨振宁与翁帆在台湾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颁授式上(杨振宁提供)

杨振宁与翁帆在庆祝杨振宁九十五岁会议上(杨振宁提供)

2017年,清华大学庆祝杨振宁九十五岁会议上,杨振宁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左一)谈话,中坐者为翁帆(杨振宁提供)

2019年,杨振宁在北京举行的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讲话(杨振宁提供)

熊秉明先生为本书题写的书名——编者注

江才健2002年出版的《杨振宁传》是一本有深度、

有文采的好书。

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补上一章,

增加一些相片,重新出版,

我认为是极好的事。

1992年,杨振宁与江才健(右)合照于山西太原(江才健提供) 8AVOL84LH9pGpNMX6pmCmlNHFR54Q2yJ8CI20BkR//2GUC/heu2RXKPazcsvd8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