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版序言

十年前,我们出版了《论方法》(2011)一书。初衷是在中国社会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对研究过程的诸多环节进行分析与讨论,试图在偏重理论抽象的方法论与讲究技术细节的具体方法之间找到一条“论方法”的路径。我们希望把研究方法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在以译介式教科书为主导的方法领域,实践结合中国社会背景的、切身且反身的方法学研究。过程展现、经验与教训、困惑与反思,都铺陈于笔端。不敢说有多成功,至少作为作者我们是坦诚的。而以自身经历与具体案例为根基的接地气与原创性,也是这本书吸引读者,尤其是学生们的主要特点。

我们对于《论方法》的定位不是教科书。无意去“教”别人如何做调查,而是想以自己的调查经历为例,打开方法与研究过程的“黑匣子”,审视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细节,包括大时代的影响、多主体间的各类互动、研究者的社会位置与主观偏好,以及研究中的诸多偶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也唯有此,我们自信才能更好地触碰这个复杂的经验世界,了解他人,并熟悉自己。

以上的整体认识与定位在十年之后依然成立。这也是我们在出版社的推动之下,希望再版的主要原因。当然,在这十年里,无论是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还是方法学的研究生态,都发生了不少变化。

2014年,第一作者潘绥铭退休,第二作者黄盈盈继续开展艾滋病、性/别与身体领域的经验研究,也一直在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本科与硕士生开设定性研究方法的课程,对社会科学界有关方法的讨论保持着近距离的观察,并且持续地撰写相关的论文。第三作者王东从学生变为老师,在所任职的首都师范大学给学生们开设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课程。而并没有出现在作者之列的王文卿,则在第二版的修订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无私的建议。2017年,我们师门的十余位兄弟姐妹一起写作,出版了《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这期间,还有很多朋友(包括课上的学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督促我们在第一版早已买不到了的情况下修订出版第二版的《论方法》。

2011年以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领域,有几个大的变化:

第一,大数据的兴起、网络调查(包括在网络上开展的定量调查,也包括网络民族志)的盛行。以上变化突出体现在方法的应用方面,个别文章有触及相关的方法讨论,包括围绕大数据和其所扩展的定量与定性相关的争论。

第二,有关方法的培训类论坛显著增加,而且开始跨出学术界。学术志教育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都有举办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培训,且不局限在社会学领域。而人类学的田野营、以学术论文写作后记与研究思路历程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号进一步提高了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在社会上的可见度。一些主要从事实务工作的机构,如公司、社会组织等也开始重视方法的培训与应用。

第三,相比于十年之前,定量与定性之争有过交锋,但并不算凸显,综合方法的使用不断出现。就定性研究方法而言,尽管依然居于侧位,但是其应用显著增加。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发表的论文上,更突出地出现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之中。只不过,应用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同步提升,大多数冠以“定性方法”的研究经不起深究。

与应用相比,方法的讨论则少得多。其中,有关口述史、扎根理论、个案法、叙事与故事社会学、日常生活方法论等议题的相关文章与著作有所增加。此外,跳出定性方法,对于“方法主义”的批判性分析,对于本土性、机制与因果探究、现象学方法论(生活世界与意义探究等)的辨析亦时有出现。《社会学研究》《社会》《学习与探索》《妇女研究论丛》《中国青年研究》《探索与争鸣》《新视野》等期刊组织过与方法相关的专题讨论。

第四,译介在继续推进,且更加系统化。尤其是,重庆大学出版社持续推出的“万卷方法”丛书、新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的定性研究方法系列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丛书的系列民族志作品与所附方法介绍,都是近年来值得关注的亮点。

我们在修订第二版之时,并没有把近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都纳入进来进行对话,也没有就一些新出现的重要议题(比如大数据、网上调查与网络民族志)重新展开论述。第二版保留了第一版的主体部分与当时写作时的对话语境,但是在相应部分做了一些更新与删改。主要修订如下:

上篇“定量调查方法的本土论述”改动不大,主要把原来放在下篇里的“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移到上篇中。此外,把一些标题改得更为恰当,把一些文字加以精炼。这种仅有微调的情况是由于在最近的十年间,在社会学的范畴内,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方法基本上是依然故我。但是,在大众传媒中,各式各样的“网上调查”却日益甚嚣尘上,越来越形成对公众认知的误导。可惜社会学界的批评与引导仍然暂付阙如。

中篇“定性调查的切身分析”有不少新发展。

第一是把原来的“社区考察”这一章发展为相互独立的两章:第十一章“社区考察:研究情境中的‘人’”与第十二章“相处调查:研究生活中的‘人’”。这两章分别强调了被调查者所处的大环境与小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是增加了诸位作者升华的最新研究经验,提出了许多新的讨论起点。诸如第十三章“深度访谈:‘深’在何处”第三节讨论的访谈中的“套路”问题、第十四章“座谈会调查法”第二节揭示出的“求同法”与“求异法”决定座谈会方法的不同性质、第十五章“现场记录与持续分析”第三节论述的“分析备忘录”问题。

下篇“论方法的探讨”首先调整了原来章节的顺序。其次扩充了笔者提出的“主体建构论”的论述。

此外,正文和参考文献部分还有些细微的改动。因为篇幅关系,对第一版中有些内容做了删除。比如第一版中篇对于定性、质性、田野等词语的界定并无太多新意,因此做了删除。再比如,有关扎根理论的介绍,因为近年来已经有了不少专门的论述文章,原来的简要介绍已经丧失了意义。几位作者在最近十年间也发表了若干“论方法”的文章,并没有全部增加进来,但是后期会专门结集出版,以作为续篇。比如,黄盈盈和潘绥铭(2013a)以艾滋病研究为例,对于跨学科主张的陷阱与前景的批判性分析;黄盈盈以“小姐”研究中田野点的进入方式为例对于“研究中介”不同性质的讨论(2016),对于定性研究“开放性”特点(2019),对于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2018a,2018b),以及基于“小姐”研究的过程分析对于“问题感”和“田野-情境-语境”棱镜下之于“提问”的重要性的进一步论述(黄盈盈,2022);等等。

本书第一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5JJD840013)的研究成果,再版亦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支持。书中部分章节在相关的杂志上发表过,对于杂志社编审的厚爱与宝贵建议我们在此一并感谢。

书稿难免有疏漏与不足之处,包括写作时的语境与能力的限制,我们也将在研究与教学之路上继续“论方法”,也期待各路跨界读者们的批评指正,并再次对给予反馈与支持的师友和学生们表示感谢!

潘绥铭、黄盈盈、王东
2022年1月15日 Rptsbq8P0D1dUyv63BVf4fPXVARY/lteK+Ddb12mv1yxymtTOVOoaWy17rqM+2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