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到底哪个更重要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什么不一样,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一节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险是什么“模样”

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五类,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 这里主要为大家讲述最常见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构成,并成累积递增的模型。

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制度在我国是相对统一的,但不同城市的缴费基数和执行办法又略有不同。

我们以北京市为例。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标准是,按上年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缴纳标准,其中,低于基数60%者,按60%执行;对高于3倍基数者,按300%执行。

养老保险费的征缴以统筹与个人相结合,征缴比例为,单位20%,个人8%,总计28%。其中,20%计入社会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新政策变更为单位12%、个人12%。

基本养老保险金的领取方式一般为月领,也有一次性领取的方式。

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Y%(Y%表示累计每多交一年多加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一次性领取养老金的额度则为个人账户储存额。

基本养老保险的享受条件——退休年龄。目前正常退休年龄为:男性满60周岁,女性管理岗位满55周岁、生产岗位满50周岁;特殊工种的话,男性满55周岁,女性满45周岁可以办理退休;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5周岁可以办理病退。比如:

某国企职工过去20年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为30年,退休时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退休时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是多少?计算方法如下: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 = 16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每月缴费的工资总额×8%×12×30/120=1440元

领取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因此,领取额 = 1600 + 1440 = 3040元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医疗保险不断改革。基本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 我国当前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

医疗保险的缴费方式:在职人员为月缴,征缴比例不尽相同。多数征缴比例分三种情况:缴费基数的3% ,本人缴费的2%,用人单位缴费1%,每年划入100元;缴费基数的4%,本人缴费的2%,用人单位缴费2%,每年划入100元;缴费基数的4.8%,本人缴费的2%,用人单位缴费2.8%,每年划入100元。

社会保险解决的是“有”的问题,而商业保险解决的是“够”的问题,是充足的问题。 社会保险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正常需求,商业保障成了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对“孪生兄弟”

商业保险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及重要补充,起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稳定剂”和“抗震器”的作用。

社会保险解决“温饱”,商业保险解决“富足”。 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府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条件,为员工购买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等,同时鼓励购买个人商业保险,全方位提升保险的保障范围。

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出发,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商业保险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商业保险已经完成了三步走,即企业意愿、行业意愿和国家意志。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保险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事实上,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重要,没有哪个更重要,于广大老百姓来讲,这是一对互为补充、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

要点总结

社会保险解决“温饱”,商业保险解决“富足”。

社会保险是“托底”的保障,是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保障的基础,商业保险是“充分”的保障,是改善人们经济风险的保障。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互为补充,两者缺一不可。 mtikaxhTSIW6Wm9bIHFErCdaIAodAAKSebVxPMS57+XKNqY8yM743dgGyFn8A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