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家的3.0
——太空别墅

技术突破

从2.0时代向3.0时代跨越,得益于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我们可以继续扩展居住面积,但随着面积的增加也需要突破一大批新的技术难题,比如需要更大面积的太阳电池阵提供能源,航天员长期生活所需的水和氧气如何供应,以及如何开展舱内舱外的维修保养等。

历经多年的技术储备, 2021年,中国空间站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我们突破了建造空间站的各项关键技术,迈入了 空间站时代

标志性任务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第一个舱段—— “天和”核心舱 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开始了建设空间站的新征程 ;当年,“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先后与核心舱对接。2022年,“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与核心舱对接, 形成中国空间站“T”字形组合体

居住条件

从居住面积上来看,随着“T”字形组合体的建成,航天员活动空间扩展到约110m³。从居住功能上看,“太空别墅”分别设立了 工作区 生活区 。工作区配备了各类先进的科学实验机柜、仪器设备;生活区拥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置有太空厨房和就餐区。考虑到航天员在轨需要每天锻炼,空间站配备了太空跑台和太空自行车等健身设备。考虑到航天员居住私密性和便利性,提高太空生活质量,舱内外均设置无线Wi-Fi网络,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智能家居管理、智能物资管理和天地网络通话。此外,通过各类娱乐设备、App等,让航天员“在外出差”也能看球、追剧、听音乐,在工作之余也能放松身心。

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翟志刚、叶光富摄)

3.0时代的家,有了功能强大的设备、设施,有了家用汽车和货车,有了各式智能家具家电, 航天员在太空过上了舒适的现代生活

太空生活的小思考

日常生活中,乘坐民航飞机离地约10 000m已经是高度的极限,并且尚在大气层以内。但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外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我们在太空安家选址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FU9Bk5dVyIlH9FRmRLbRNOXcmar2aLk331Agpmbtu9Gm41BdamEIUI7Nc56YUZ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