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性与人民性

罗贯中《三国演义》和陈寿《三国志》立场、观点和方法绝然不同。陈氏《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列《魏书》在前,《蜀书》《吴书》在后。《三国演义》以刘备为正统,蜀汉继承后汉。原因是陈寿为西晋文人,虽撰私史,后来作为官书。西晋司马氏的帝位,从曹魏来。不承认曹魏正统,即不承认西晋的合法统治政权。到东晋时代,汉族的统治政权偏安在南方了。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即以蜀汉继承后汉,不承认曹魏的伪朝。据说习凿齿为桓温的别驾,桓温有篡窃帝位的思想,习凿齿痛抑曹操、曹丕,为了纠正这个思想。此事亦不尽然。把曹魏作为正统,自是西晋统治阶级的思想。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后汉末年,天下分裂,鼎足而三,谁也不曾统一。为什么一定要挑选一个王朝作为正统呢?正统论,产生于统一的要求,分清敌我,以为斗争的目标。正统思想反映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不单纯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假定中国分裂,每个国家都认为自己是合法的政府,那么就没有要求统一的斗争。所以历史家有正与闰、正统与窃伪的分别。秦汉是统一的,两晋也是统一的,他们都是正统。三国是分裂的,因而引起帝魏帝蜀的争论。《三国志》于《魏书》称帝,《蜀书》称先主、后主,《吴书》径称孙权等姓名。南北朝是分裂的,南宋和金是分裂的,汉族的历史家只承认南朝和南宋为正统王朝,而以北朝和金为窃据。

统治阶级的历史家向来以曹魏作为正统,其原因是从曹魏以后,统治政权的转移都用禅让的方式,汉—魏—晋—(东晋)—宋—齐—梁—陈。隋灭陈后得到正统。隋禅让给唐(李唐虽然利用隋末农民大起义得天下,但取得合法帝位还用禅让方式。李渊受隋恭帝禅让)。在北朝,东魏—齐,西魏—周,周—隋,也都是禅代。北宋赵匡胤受军人拥戴自立为帝,但也用从周帝禅代的仪式。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史臣,一直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能不以曹魏为正统(到司马光时已有争论,不过他仍以魏年号纪年)。因为,魏受汉禅是后来一系列禅代的祖本,不承认它,即不承认本朝的合法地位。

正史家如此,人民的演说史书者却从人民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一系列的禅代方式是丑恶的、残酷的、没有正义的,所以要批驳。说三分的人就开始拥刘反曹了。为了忠奸之辨,为了爱憎,为了真伪,为了是非。以刘备为正统是比较民主的,反统治的。北宋说话人已经是这样说了,毫无顾忌。虽然赵匡胤得天下也用禅代方式。这里证明认为《三国演义》宣传正统思想是统治阶级思想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事实上是批判了历代开国皇帝的丑恶行为的。《三国演义》着重描写曹操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逼宫杀伏皇后(第六十六回)(见《后汉书·伏皇后纪》)、曹丕废帝(第八十回)、司马昭杀曹髦(第一百十四回)、司马炎废曹奂(第一百十九回),种种事端的描写,使读者有分明的同情和憎恶。这两代篡夺禅代的黑幕,残酷的史实,《三国志》作者陈寿都把它们隐蔽起来了。《三国演义》的材料从《后汉书》《魏略》《汉晋春秋》来。不一定是罗贯中参考了这些书,乃是历代相传说《三国志》者都愤愤不平,把真相揭露。

民间三国故事在南宋和元蒙统治时期,把刘备作为正统,拥刘反曹,更有深刻的意义,反映了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忠于汉室,尊汉的思想。南宋偏安在江南,中原为异族割据。这时朱熹的《通鉴纲目》也以刘备为正统,以蜀汉纪年继承后汉了。陆游《得建业倅郑觉民书,言虏乱,自淮以北,民苦征调,皆望王师之至》一诗云:“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把金虏、张邦昌、刘豫等比之曹魏,把宋高宗比之刘备。汉成为汉族的汉,因此,刘、关、张、诸葛亮的斗争取得了民族意义。岳飞常常写诸葛亮的《出师表》,以抒他的忠义抗战的决心。元末农民大起义,反抗蒙古贵族的统治,忠汉的思想更其重要。

《三国演义》有其人民性、积极斗争的一面。文天祥在公元1277年从梅州出兵江西时,吉赣两州农民响应者有十几万人。张世杰支持南宋流亡政府于1279年遁守崖山时,民兵追随的有三十万人(参见王丹岑《中国革命史话》)。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推韩山童为明王(利用宗教),并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其后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即以宋为国号。这是利用正统思想,以忠于大宋旧主为号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明代有合刊的本子,称为《汉宋奇书》。一汉一宋,都是反元蒙的。这两部书在元末明初出现,而在明代大为流行有其历史背景。是对元蒙统治的斗争,而和朱明统治利益不冲突的(指政治上,非经济上)。因为朱元璋出身农民,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同时也曾拥戴过小明王韩林儿,用大宋龙凤年号,起义成功后重新建立了汉族统一政权。他就成为刘备、宋江的合身,且又斗争胜利的人物。

因此,《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在《三国演义》产生的历史时期是有人民性的,并非反动的。

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之一。

有人认为《水浒传》反映农民起义,描写人民向统治阶级的斗争,《三国演义》不然,所歌颂的是刘、关、张和诸葛亮,也是统治阶级的人物,刘备等曾镇压过黄巾起义而立功,不是反人民的人物吗?

这里我们要辨别全书的主题思想和其枝节部分。《三国演义》以蜀魏吴三国斗争为主题,黄巾起义一段,只在开始部分。抽象地写,对读者爱憎影响有限。在正史上看刘备参加镇压黄巾起义与否,还成疑问。曹操曾经参加过。主要镇压黄巾起义的是皇甫嵩和朱儁。

《三国演义》不是历史课本而是文艺,是人民口传的英雄故事。无可否认的是在封建时代的某一时期,文艺作品中歌颂过帝王将相,不过这些帝王将相是人民所塑造的形象,赋予了人民的优秀品质的。

《三国演义》中写刘备出身是“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履织席为业”(其父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刘备虽为中山靖王之后,但住在楼桑村,接近农民)。张飞,颇有庄田,卖酒屠猪。关羽出现时推一辆车子,是流浪汉(杀一势豪,逃难江湖者)。诸葛亮隐居卧龙岗。这几位英雄都可以说是平民出身,和袁绍、曹操等出于贵族官僚者大不同。刘、关、张和诸葛亮的出身与《水浒传》中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等距离不远。

勤王锄奸是《三国演义》前部分的主题思想,其中心部分是三国斗争,龙争虎斗,争天下的思想。所谓有志图王者的书。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是有大志争霸业的人物,同《水浒传》有类似之处。假如没有《三国演义》刻画诸葛亮这个典型人物,便不会有《水浒传》中的吴用(加亮先生)。《三国演义》决不为残暴的统治阶级服务。在封建时代,农民起义成功,也不过是改朝换代。《三国演义》所写的故事是三国时期,其实三国人物具有典型性格,已脱离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人物。《三国演义》所写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也有概括性,这部书能教给人民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知识,因此,这部书成为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等所喜爱的书(鲁迅先生《小说旧闻钞》引黄摩西《小说小话》云,张献忠、李自成及近世张格尔、洪秀全等初起……闻其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清代带有民族革命色彩的洪门会中,新会员入会必须敬三炷半香,其中第二炷就是敬桃园结义刘、关、张。足见《三国演义》对农民起义、人民团结影响之大(至今海外侨胞做买卖的崇拜刘、关、张。西南兄弟民族崇拜诸葛亮)。

《三国演义》倡导争王霸之业、独立建国、争取统一的思想。刘备、曹操、孙权都有大志。刘备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里写他从小就有做皇帝的思想了。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孔明引法正等入见时说:“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玄德大惊曰:“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孔明曰:“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玄德曰:“要吾僭居尊位,吾必不敢。可再商议长策。”诸将齐言曰:“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矣。”后来孔明请玄德暂为汉中王,玄德还要待天子明诏,孔明认为可以从权。张飞大叫曰:“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张飞的声音,很像《水浒传》里的李逵,反映农民起义拥戴农民领袖的思想。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写“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这回是史家笔法。诸葛亮托病不出,计与群臣拥刘备称帝。诸葛亮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情景令人想到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段历史。这是政治史的形象概括。《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与四十四回,写东吴降战未决,鲁肃力排众议,周瑜接见文臣,文臣一致主张降;接见武将,武将一致主张战,令人想到南宋的局面。尤其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描写,更显出小说家传神写照之笔。《三国演义》写曹魏方面,虚伪、欺诈、残酷。写东吴也有贬辞,无能、屈服、贪小便宜。如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即大有贬义。

这种争王图霸的中国历史现实,是各个时代所共同的。演史家的小说从《东周列国志》到《隋唐演义》等都写的是这样一个内容。不过《三国演义》写得特别好,所暴露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情况,有现实意义,并不局限于三国故事,有典型的概括性。

《三国演义》倡导斗争到底,反对投降主义。赤壁之战、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伐魏,都加以煊赫描写和歌颂。反之,如张昭等的投降政策、孙权的降魏受九锡、刘禅孙皓失德亡国,使读者憎恨和惋惜。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尤为后代忠心耿耿为国家、为人民图生存的典范。

《三国演义》所歌颂的是义气,并不突出宣传忠。如上面所说,刘、孙、曹都是图王霸之业的,事实上汉末的政治已经很腐败,然后有农民起义,统治力量已经动摇。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孙以讨曹忠汉的名义,那都是有名无实的。为了增加刘备的正面人物的描写,把奉衣带诏的情节特别加以宣扬。这是次要的。进步的方面,也是人民性的方面,是歌颂他的义。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以后名为君臣,实同手足,完全平等的(正史上,刘备在,羽常侧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梁山泊英雄们的誓言:“生不同生,死为同死。”朱武对史进说:“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第六十三回“张翼德义释严颜”,英雄爱惜英雄,临阵打仗,还讲义气。至于“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回),刘备为报关、张之仇,兴兵伐吴,虽都为了义气,但在政治上是失算的。《三国演义》这样写值得读者同情。吕思勉说,从史实上看,曹操从华容道遁走,守将未必是关羽。而刘备之伐吴,也未必单为报关、张之仇,其企图有先吞吴以广地盘之意。《三国志·魏书·曹操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蜀书·关羽传》无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事。因此,曹操何以能遁走,诸葛亮何以不守华容道,特为关羽报恩仗义一节,此乃小说家的巧关目。

《三国演义》歌颂仁爱。刘备的仁爱与曹操、曹丕等的残暴相对比。第四十一回写“刘玄德携民渡江”,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本主义的思想。

《三国演义》揭示了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规律。袁绍、袁术、吕布均失人。刘、孙、曹三方面都拥有足够的人才,所以能鼎足三分。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爱赵云甚于爱其子。君臣际遇,将相得人,是以能兴。

《三国演义》教育人民分清敌我。曹魏是敌国,蜀汉是我邦,东吴必须联合,以伐曹魏。诸葛亮隆中决策如此。不幸关羽轻视东吴,贪功冒进,造成大错。刘备报仇伐吴,以致大败。

《三国演义》并不歌颂愚忠愚孝的人,赞赏识时务者以为俊杰。第三十七回写徐庶至孝,闻曹操囚禁其母,将欲加害,母手书唤其北去。庶遂辞备奔操。岂知母书是伪造的。见到母亲,庶母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后来庶母自缢而死。庶遂终身不为曹操出一计谋。此节虽小小短文,却有极大教育意义。政治立场第一,为投明主,家庭孝道可以牺牲。这样才是聪明的人,有为的人,而且是全忠全孝的人,才对得起祖宗。徐母是这样解释忠孝的。

至于刘备方面,当徐庶要求北归时,众人认为不可放走。如果庶不去,操必杀其母,徐庶母死,那必定为了报仇,力攻曹操。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此书以仁义教人。仁义是为了人民,是人民的道德,也是人民所要求于统治阶级的。

弃暗投明,《三国演义》中着重提出。文人武将不一其主,不以为非,看他所投靠者是谁。如第三十回,袁绍手下谋臣有田丰、沮授、许攸等,绍皆不用其谋。田、沮被囚,许攸投曹操。此谓弃暗投明,在许攸实不得已,读者不以为非(袁曹相比,曹明袁暗)。张松、法正原为刘璋部下,投刘备。黄权、王累则为刘璋尽忠。《三国演义》对黄权、王累亦为表扬。于法正不以为非,于张松略有微词。因此“忠”在《三国演义》中不是一个固定的道德标准。

《三国演义》是人才主义,歌颂智与勇。智勇双全,最为高贵。有勇无谋如吕布,智勇双全如关羽,机智的集中表现是诸葛亮的典型人格,周瑜有智谋而气量狭小。

《三国演义》尽量写曹操的奸诈。以曹操奸诈的极端表现,比照刘备的仁厚。但是,兵不厌诈,行军杀敌,尽量出奇谋制胜。诸葛亮、周瑜屡屡用诈计、伏兵、反间计等。这和曹操的奸诈又区别开来。

《三国演义》歌颂的英雄人物都赋予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刘、关、张和诸葛亮论出身地位是属于人民阶层的。袁绍、袁术、刘表等是贵族,曹操出身于官僚家庭。和这些人不同,刘、关、张和诸葛亮不是统治阶级,而是人民所热爱的人物。他们和《水浒传》中宋江、吴用、卢俊义、鲁智深等有类似之处。作者都赋予他们优秀的品质。《三国演义》写刘备在东吴结婚的一段,甘露寺相亲等,是传奇式的故事,极富人情味,是人民所创造,人民所喜欢听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不单是因为罗贯中的这部书而普及于中国人民大众的,主要靠连续不断的民间说书和三国戏。由于罗贯中的天才创作和丰富的民间文艺遗产相结合,产生这部文艺杰作。它的人民性,绝不在《水浒传》之下,以往论文学史者低估了这部书。

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重要的还不是把艺术给予那千千万万的国民当中为数只有几万、甚至几千的国民。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应当使自己最深的根深入到广大劳动群众当中去。它应当为这些群众所理解并为他们所喜爱。它应当把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意愿结合起来,鼓舞他们。它应当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使他们得到发展。”古典小说中,在广大的劳动群众当中扎根的,《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是数一数二的。 43rwKHYxd4+PpReXfgv0taM+biQKsBCPQCWSoTIh5VPLvV8KXJ1F+nyf0Yx8k5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