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红楼梦: 富贵人的细节

任你是一个并不了解明清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只要读过《红楼梦》,多少都能了解些古代贵胄人家的饮食风味。

《红楼梦》中的美食,读者都耳熟能详,比如诸多食家啧啧称赞的传奇——王熙凤给进了大观园看啥都新鲜的刘姥姥介绍的一味所谓“茄鲞 ”:茄子去皮切丁,用鸡油炸,再拿鸡脯子肉配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丁,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再用糟油 一拌,盛起来随吃随取。其工艺繁复、调味精巧,刘姥姥大为感叹,颇能代表普通读者的心声。

乍吃之下,刘姥姥全然不信:“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听罢做法,刘姥姥倍加惊奇:“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红楼梦》里的饮食率多如此:在细节与趣味上见功夫。

比如贾宝玉去探薛宝钗,薛姨妈留他吃饭,吃糟鹅掌鸭信——此物醇厚、韧脆,适合下酒——又用酸笋鸡皮汤给宝玉解酒。糟鹅掌鸭信和酸笋这几样,都是需要平日下功夫糟腌的,有口感,有味道,余味悠长。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仆人上点心,贾老太太选了松瓤鹅油卷(更香甜),薛姨妈要了藕粉桂糖糕(清雅些,也合她的风格)。这类小点心很见手艺,也可见身份等第。

小说里描述秦可卿生病,什么都吃不动,只求吃块枣泥山药糕——听来既甜又柔,又不油腻;既有口味,又养生,很有道理。

众人吃蟹那回,舅太太送姑娘、太太们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听起来就略家常些,没有秦可卿吃得那么细腻。袭人给史湘云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规格类似。

贾宝玉被他爹打了,要养伤,全家陪他喝荷叶汤,还要用所谓玫瑰卤子来调口味,王夫人还送来木樨、玫瑰清露。袭人则本分多了,身为首席大丫头,也就爱吃口糖蒸酥酪,规格比各色清露低了一筹。

宝玉连吃茶泡饭,配的咸菜都是野鸡瓜 齑。后来给芳官的食盒里装的是一碗虾丸鸡皮汤、一碗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的绿畦香稻粳米饭。汤、蒸菜、腌菜、点心、米饭,都有了。虽然只是从鸡鸭鹅上面找,却不俗气,而且饶有余味。

《红楼梦》里有一个饮食风向标,是贾老太太。古人所谓“三代为官作宦,方知穿衣吃饭”,富贵人如何吃饭,看老太太即可。

老太太口味很精,说螃蟹馅饺子油腻,不爱吃;后来过年时,说夜长饿了,但又不想吃鸭子肉粥。

看到点心,她老人家拿了松瓤鹅油卷,吃了一口就罢了;游了大观园,凤姐送来野鸡崽子汤,老太太吩咐炸两块送粥;下雪天,老太太见了牛乳蒸羊羔,说那是他们有年纪的人吃的,还说小孩子吃不得;众人在芦雪庵写诗,老太太过来,吃了点儿糟鹌鹑腿肉——鹌鹑很小,腿上的肉细腻,糟了之后,入味细碎,既解馋,又不难消化,细想真妙。

王夫人吃斋,寻思老太太不爱吃面筋豆腐,就送了椒油莼齑酱:椒油调味不提,莼菜之鲜美则是受中国历史上诸多名人肯定的,好吃得很。

大概贾老太太的饮食代表了整部《红楼梦》中人的最高水准,也多少映现出古代富贵人的饮食美学:举重若轻,取舍之间自见精巧、细腻。

单是吃与不吃之间,就显出大户人家的派头了。 TSB/8jJnOPHwRvYbzAbZEpBFqoKYxBGB6enaKqQCcd7AkdZDLOtO5RKyaRVF8G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