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种控制能力在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有些人能够有规律地节食,而有些人明明害怕长胖却又无法抵御食物的诱惑。又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与自控力有关,自控力的生理基础源于大脑前额叶皮质,它决定了人的认知控制。在认知控制的过程中,大脑通过监测干扰或冲突来动态调整个体的行为,因此个体对冲突的适应与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自我控制的能力。平时,当一个孩子或者成年人明知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去做错事的时候,家人会万分焦急。有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用各种方法纠正孩子,甚至用语言暴力,他们期待通过施压让孩子控制住自己,不再做错事。但是,如果我们能阅读一些关于大脑自控的脑神经研究和试验,就会冷静下来,分析意志力偏低的原因,重新思考有效的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个体差异便是认知控制能力的差异。认知控制能力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监测干扰或冲突来动态调整个体的行为,从而完成目标导向的行为(Botvinick,Braver,Barch,Carter,& Cohen,2001;Egner,2011)。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冲突适应效应”对这种动态调整过程进行研究。

比如,在色词Stroop任务中,给被试呈现颜色词,其中颜色和词的意义一致(如红色的“红”,记为一致试次C)或者不一致(如绿色的“红”,记为不一致试次I),要求被试识别字体颜色而忽视词的意义。通常由于词的意义对颜色辨别的干扰,被试对不一致试次的反应更慢,这就是所谓的干扰效应,计算公式为I-C。而冲突适应效应是指不一致试次之后的干扰效应(II-IC)小于一致试次之后的干扰效应(CI-CC),即冲突诱发了动态调整(Gratton et al.,1992;Mansouri,Tanaka,& Buckley,2009),而冲突适应效应量的大小就用[(CI-CC)-(II-IC)]来表示(Egner,2011)。冲突适应效应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反映了个体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差异(Wolff,Kronke,& Goschke,2015),对于个体的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冲突适应效应的个体差异与精神分裂症特质有密切关系(Volter et al.,2012)。因此,研究冲突适应效应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正常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以及寻找患者认知功能紊乱的准确生物学靶点具有重要意义(Egner,2011)。

本书第一章是冲突适应效应现有研究的综述。第二章探讨了不同个体间冲突适应效应的差异性。第三至五章研究了冲突适应效应个体差异的神经基础。第六章结合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我控制能力,探讨了冲突适应效应涉及的脑区以及对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预测。第七章对冲突效应和个体自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LDS6Z/u8RXIF5sYLKEDYr702TCLAIZVYMoBTSYgNO+whiM8sLQr18qLN8ksKlnr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