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2 派生曲线

一般情况下,曲线创建完成后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工作。本节中将进一步介绍曲线的操作功能,如简化、偏置、桥接、连接、截面和沿面偏置等。

5.2.1 偏置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偏置”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偏置曲线”按钮 ,系统打开“偏置曲线”对话框,如图5-46所示。

该命令能够通过从原先对象偏置的方法,生成直线、圆弧、二次曲线、样条和边。偏置曲线是通过垂直于选中基曲线上的点来构造的。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使偏置曲线与其输入数据相关联。

曲线可以在选中几何体所确定的平面内偏置,也可以使用拔模角和拔模高度选项偏置到一个平行的平面上。只有当多条曲线共面且为连续的线串(即端端相连)时,才能对其进行偏置。结果曲线的对象类型与它们的输入曲线相同(除了二次曲线,它偏置为样条)。

“偏置曲线”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功能如下。

1.偏置类型

(1)距离: 此方式在选取曲线的平面上偏置曲线,并在其下方的“距离”和“副本数”文本框中设置偏置距离和产生的数量。

图5-46 “偏置曲线”对话框

(2)拔模: 此方式在平行于选取曲线平面,并与其相距指定距离的平面上偏置曲线。一个平面符号标记出偏置曲线所在的平面,并在其下方的“高度”和“角度”文本框中设置数值。该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将曲线按照指定的“角度”偏置到与曲线所在平面相距“高度”的平面上。其中,拔模角度是偏置方向与原曲线所在平面的法向的夹角。

如图5-47所示是用“草图”偏置方式生成偏置曲线的一个示例。拔模“高度”为0.2500,拔模“角度”为30 °。

(3)规律控制: 此方式在规律定义的距离上偏置曲线,该规律是用规律子功能选项对话框指定的。

(4)3D轴向: 此方式在三维空间内指定矢量方向和偏置距离来偏置曲线,并在其下方的“3D偏置值”和“轴矢量”文本框中设置数值。

图5-47 “草图”偏置方式示意图

2.偏置

(1)距离: 在箭头矢量指示的方向上与选中曲线之间的偏置距离。负的距离值将在反方向上偏置曲线。

(2)副本数: 该选项能够构造多组偏置曲线,如图5-48所示。每组都从前一组偏置一个指定(使用“偏置方式”选项)的距离。

图5-48 “副本数”示意图

(3)反向: 该选项用于反转箭头矢量标记的偏置方向。

3.设置

(1)关联: 如果勾选该复选框,则偏置曲线会与输入曲线和定义数据相关联。

(2)输入曲线: 该选项能够指定对原先曲线的处理情况。对于关联曲线,某些选项不可用。

①保留:在生成偏置曲线时,保留输入曲线。

②隐藏:在生成偏置曲线时,隐藏输入曲线。

③删除:在生成偏置曲线时,删除输入曲线。如果取消勾选“关联”复选框,则该选项会变灰。

④替换:该选项类似于移动操作,输入曲线被移至偏置曲线的位置。如果取消勾选“关联”复选框,则该选项会变灰。

(3)修剪: 该选项将偏置曲线修剪或延伸到它们的交点处的方式。

①无:既不修剪偏置曲线,也不将偏置曲线倒成圆角。

②相切延伸:将偏置曲线延伸到它们的交点处。

③圆角:构造与每条偏置曲线的终点相切的圆弧。圆弧的半径等于偏置距离。图5-49显示了一个用该“圆角”生成的偏置。如果生成重复的偏置(即只单击“应用”按钮而不更改任何输入),则圆弧的半径每次都会增加一个偏置距离。

图5-49 “圆角”方式示意图

(4)距离公差: 当输入曲线为样条或二次曲线时,可确定偏置曲线的精度。

5.2.2 在面上偏置曲线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在面上偏置曲线”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在面上偏置曲线”按钮 ,系统打开“在面上偏置曲线”对话框,如图5-50所示。

该命令用于在一个表面上由一条存在曲线按指定的距离生成一条沿面的偏置曲线。

“在面上偏置曲线”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类型

(1)恒定: 生成具有面内原始曲线恒定偏置的曲线。

(2)可变: 用于指定与原始曲线上点位置之间的不同距离,以在面中创建可变曲线。

2.方向和方法

(1)偏置方向

①垂直于曲线:沿垂直于输入曲线相切矢量的方向创建偏置曲线。

②垂直于矢量:用于指定一个矢量,确定与偏置垂直的方向。

图5-50 “在面上偏置曲线”对话框

(2)偏置法

①弦:沿曲线弦长偏置。

②弧长:沿曲线弧长偏置。

③测地线:沿曲面最小距离创建。

④相切:沿曲面的切线方向创建。

⑤投影距离:沿投影距离偏置。

3.修剪和延伸偏置曲线

(1)在截面内修剪至彼此: 修剪同一截面内两条曲线之间的拐角。延伸两条曲线的切线形成拐角,并对切线进行修剪。

(2)在截面内延伸至彼此: 延伸同一截面内两条曲线之间的拐角。延伸两条曲线的切线以形成拐角。

(3)修剪至面的边: 将曲线修剪至面的边。

(4)延伸至面的边: 将偏置曲线延伸至面 边界。

(5)移除偏置曲线内的自相交: 修剪偏置曲线的相交区域。

4.公差

用于设置偏置曲线公差,其默认值是在“建模预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的。公差值决定了偏置曲线与被偏置曲线的相似程度,选用默认值即可。

5.2.3 桥接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桥接”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桥接曲线”按钮 ,打开“桥接曲线”对话框,如图5-51所示。

图5-51 “桥接曲线”对话框

该命令用来桥接两条不同位置的曲线,边也可以作为曲线来选择。这是用户在曲线连接中最常用的方法。

“桥接曲线”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起始对象

用于确定桥接曲线操作的第一个对象。

2.终止对象

用于确定桥接曲线操作的第二个对象。

参考曲线形状操作创建示意图,如图5-52所示。

图5-52 “参考曲线形状”示意图

3.连接

(1)连续性: 在该下拉列表中包括如下选项。

①相切:表示桥接曲线与第一条曲线、第二条曲线在连接点处相切连续,且为三阶样条曲线。

②曲率:表示桥接曲线与第一条曲线、第二条曲线在连接点处曲率连续,且为五阶或七阶样条曲线。

(2)位置: 移动滑块,确定点在曲线的百分比位置。

(3)方向: 通过“点构造器”来确定点在曲线的位置。

4.约束面

用于限制桥接曲线所在面。

5.半径约束

用于限制桥接曲线的半径的类型和大小。

6.形状控制

(1)相切幅值: 通过改变桥接曲线与第一条曲线和第二条曲线连接点的切矢量值,来控制桥接曲线的形状。切矢量值的改变是通过“开始”和“结束”滑块,或者直接在“第一条曲线”和“第二条曲线”文本框中输入切矢量来实现的

(2)深度和歪斜度: 当选择该控制方式时,“桥接曲线”对话框的变化如图5-53所示。

图5-53 “形状控制”选项

①深度:是指桥接曲线峰值点的深度,即影响桥接曲线形状的曲率的百分比,其值可拖动下面的滑块或直接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百分比实现。

②歪斜度:是指桥接曲线峰值点的倾斜度,即设定沿桥接曲线从第一条曲线向第二条曲线度量时峰值点位置的百分比。

(3)模板曲线: 用于选择控制桥接曲线形状的参考样条曲线,是桥接曲线继承选定参考曲线的形状。

5.2.4 简化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简化”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更多”库下的“简化曲线”按钮 ,打开“简化曲线”对话框,如图5-54所示。该命令以一条最合适的逼近曲线来简化一组选择曲线,最多可选择512条曲线,它将这组曲线简化为圆弧或直线的组合,即将高次方曲线降成二次或一次方曲线。

图5-54 “简化曲线”对话框

在简化选中曲线之前,可以指定原有曲线在转换之后的状态。可以对原有曲线选择下列选项之一。

(1)保持: 在生成直线和圆弧之后保留原有曲线。在选中曲线的上面生成曲线。

(2)删除: 简化之后删除选中曲线。删除选中曲线之后,不能再恢复,(如果选择“撤销”,可以恢复原有曲线但不再被简化)。

(3)隐藏: 生成简化曲线之后,将选中的原有曲线从屏幕上移除,但并未被删除。

若要将选择的多组曲线彼此首尾相连,则可以使用其中的“成链”选项,通过第一条和最后一条曲线来选择期间彼此连接的一组曲线,之后系统对其进行简化操作。

5.2.5 连接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连接(即将失效)”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连接曲线”按钮 ,系统打开“连接曲线(即将失效)”对话框,如图5-55所示。该命令可将一条链曲线和边合并到一起以生成一条B样条曲线。其结果是与原先的曲线链近似的多项式样条,或者是完全表示原先的曲线链的一般样条。

“连接曲线(即将失效)”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关联: 如果勾选该复选框,结果样条将与其输入曲线关联,并且当修改这些输入曲线时样条会相应更新。

(2)输入曲线: 该下拉列表中的选项用于处理原先的曲线。

(3)距离/角度公差: 该选项用于设置连接曲线的公差,其默认值是在“建模预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的。

图5-55 “连接曲线(即将失效)”对话框

5.2.6 投影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投影”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投影曲线”按钮 ,系统打开“投影曲线”对话框,如图5-56所示。该选项能够将曲线和点投影到片体、面、平面和基准面上。点和曲线可以沿着指定矢量方向、与指定矢量成某一角度的方向、指向特定点的方向或沿着面法线的方向进行投影。对所有投影曲线在孔或面边界处都要进行修剪。

图5-56 “投影曲线”对话框

“投影曲线”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选择曲线或点: 用于确定要投影的曲线和点。

(2)指定平面: 用于确定投影所在的表面或平面。

(3)方向: 该选项用于指定如何定义将对象投影到片体、面和平面上时所使用的方向。

①沿面的法向:该选项用于沿着面和平面的法向投影对象,如图5-57所示。

②朝向点:该选项可向一个指定点投影对象。对于投影的点,可以在选中点与投影点之间的直线上获得交点,如图5-58所示。

③朝向直线:该选项可沿垂直于一条指定直线或基准轴的矢量投影对象。对于投影的点,可以在通过选中点垂直于与指定直线的直线上获得交点,如图5-59所示。

图5-57 “沿面的法向”示意图

图5-58 “朝向点”示意图

图5-59 “朝向直线”示意图

④沿矢量:该选项可沿指定矢量投影选中对象。可以在该矢量指示的单个方向上投影曲线,或者在两个方向上(指示的方向和它的反方向)投影,如图5-60所示。

图5-60 “沿矢量”示意图

⑤与矢量成角度:该选项可将选中曲线按与指定矢量成指定角度的方向投影,该矢量是使用矢量构造器定义的。根据选择的角度值(向内的角度为负值),该投影可以相对于曲线的近似形心按向外或向内的角度生成。对于点的投影,该选项不可用,如图5-61所示。

图5-61 “与矢量成角度”示意图

(4)关联: 表示原曲线保持不变,在投影面上生成与原曲线相关联的投影曲线,只要原曲线发生变化,随之投影曲线也发生变化。

(5)高级曲线拟合: 曲线拟合的阶次可以选择“三次”“五次”或者“高级”,一般推荐使用三次。

(6)公差: 该选项用于设置公差,其默认值是在“建模预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的。该公差值决定所投影的曲线与其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的相似程度。

5.2.7 组合投影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组合投影”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组合投影”按钮 ,系统打开“组合投影”对话框,如图5-62所示。

图5-62 “组合投影”对话框

该命令可以组合两个已有曲线的投影以生成一条新的曲线。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曲线的投影必须相交。可以指定新曲线是否与输入曲线关联,以及将对输入曲线进行哪些处理,如图5-63所示。

图5-63 “组合投影”示意图

“组合投影”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曲线1/曲线2

(1)选择曲线: 用于选择第一个和第二个要投影的曲线链。

(2) 反向: 单击此按钮,反转显示方向。 (3)指定原始曲线: 用于指定选择曲线中的原始曲线。

2.投影方向1/投影方向2

投影方向:分别为选择的曲线1和曲线2指定方向。

(1)垂直于曲线平面: 设置曲线所在平面的法向。

(2)沿矢量: 使用“矢量”对话框或“矢量”下拉列表中的选项来指定所需的方向。

5.2.8 缠绕/展开曲线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缠绕/展开曲线”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缠绕/展开曲线”按钮 ,系统打开“缠绕/展开曲线”对话框,如图5-64所示。该选项可以将曲线从平面缠绕到圆锥或圆柱面上,或者将曲线从圆锥或圆柱面展开到平面上。输出曲线是三次B样条,并且与其输入曲线、定义面和定义平面相关。如图5-65所示为将一样条曲线缠绕到锥面上。

图5-64 “缠绕/展开曲线”对话框

图5-65 “缠绕/展开曲线”示意图

“缠绕/展开曲线”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类型: 在该下拉列表中包括如下选项。

①缠绕:指定要缠绕曲线。

②展开:指定要展开曲线。

(2)曲线或点: 选择要缠绕或展开的曲线。仅可以选择曲线、边或面。

(3)面: 用来选择曲线将缠绕到或从其上展开的圆锥或圆柱面,可选择多个面。

(4)平面: 用来选择一个与缠绕面相切的基准平面或平面。仅选择基准面或面。

(5)切割线角度: 该选项用于指定“切线”(一条假想直线,位于缠绕面和缠绕平面相遇的公共位置处。它是一条与圆锥或圆柱轴线共面的直线)绕圆锥或圆柱轴线旋转的角度(0°~360°)。可以输入数字或表达式。

5.2.9 镜像曲线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派生曲线”→“镜像”命令或单击“曲线”选项卡“派生曲线”组中的“镜像曲线”按钮 ,系统打开“镜像曲线”对话框,如图5-66所示。其示意图如图5-67所示。

图5-66 “镜像曲线”对话框

图5-67 “镜像曲线”示意图

“镜像曲线”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选择曲线: 用于确定要镜像的曲线。进入“镜像曲线”对话框后, 自动被激活。

(2)镜像平面: 用于确定镜像的面和基准平面。选择镜像曲线后,单击 按钮或鼠标中键,选择镜像平面。

(3)关联: 勾选该复选框表示原曲线保持不变,在投影面上生成与原曲线相关联的投影曲线,只要原曲线发生变化,随之投影曲线也发生变化。 NkK8CUkyjjnOsJXRM6VKbrApjVYO4a3YidfFtq7B1xUOUylR23vHTwy74sfo6i4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