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不仅会发生在个体身上,而且也会表现出一种集体性的特征。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时代被称为自我中心的时代,简单地说,也就是自恋的时代。但是,自恋不仅是以自我为中心式的环绕,更是一种更深入地对于自我和极限的探索。另一个中心点是,自恋者渴望一种正常的状态和更安全可靠的界限,来消除无边无际的慌乱状态,这种渴望标志着我们所在的现代的生存感受。不仅我们的生态资源,我们的心理、身体和精神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些都迫使我们学会克制,学会节制。
面对社会和生存环境时,具有自恋性格特征的人会对自身有一种典型的极端态度和行为。多少现代受害者以一种情绪毁灭的形式来表达对于自己的认可,来体现自我的成就和事业。强迫性的完美主义、十全十美的外形、奢侈的生活习惯是过分追求金钱价值的新体现,我们为之筋疲力尽。
由于骄傲自大,我们对什么都很“自负”,直到到达一种暗藏危机的崩溃状态。这种崩溃迫使我们停下脚步,进行自我疗愈,找到自己的边界,并与自身局限性和解。“要么一流,要么不入流”的口号是对过激生活的形象比喻。我们越是迷失自我,就越需要生活在极端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似乎我们对外表现得越富有、越伟大,我们内在的情感就越匮乏。内心世界的毁灭,付出的代价往往是灾难性的。
我们的患者表示,他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只配拥有生命和生存的权利。强制性的完美主义,是对于本体论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补偿。简而言之:我们在“我是谁”这个根源上生病了。
贝贝尔·瓦德茨基的这本书得益于近10年来对自恋人格障碍治疗的医学经验。当暴食症的女性患者人数急剧上升时,我们很快意识到,只关注症状(比如饮食障碍)的治疗太肤浅了,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这些病人的生活,并从中产生了“女性自恋”这一概念。
在这个概念中,许多女性患者再次找到了自己,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她们的疾病障碍。她们下定决心,去寻找她们内在“遗失的小孩”。通常,在她们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情绪化的、被忽视的、绝望的小孩,她们渴望得到承认和显露出真实的本我。贪食是这些患者的象征性外在表达,然而她们永远不会通过食物得到真正的满足和治愈。这个小孩也可以被称为“真我”,患了不堪忍受的外表浅薄症。“真我”希望被身边相处的人和环境所感知、看到并接纳。这种对真我的发现就是心理障碍康复的起点,同时人们也需要对这个内心的孩子耐心、周到且旷日持久地加以照料。
这本书是由一位女士为女性撰写的,我希望关于那些曾经在诊所里向医生吐露出来并被贝贝尔·瓦德茨基定义为女性自恋的现象的分析,可以帮助其他女性。
格吕嫩巴赫心身医学诊所
康拉德·斯特劳斯博士
这份序言于1991年第一次出版,为我当时的老板康拉德·斯特劳斯博士所作。
虽然很遗憾,他已经过世,心身医学诊所也不复存在了。但是他的思想和治疗理念对我有重大的意义,并为这个主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