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给的你都要吃”

吃饭意味着维持生命,因为如果没有食物我们就会死。我们如何吃,不仅关系到我们是否能活下去,而且也关系到交往的问题。从新生儿起,我们就首先通过进食来与母亲交往,进而去了解世界,由此形成了吃饭和生活的类比。孩子通过食物与母亲紧密联系。在喂奶或喂饭的时候,孩子同时也获得了一种直觉性的交往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去爱、接纳或拒绝,躯体和触摸等发生了联系。喂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给予,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母子双方从中进行情感的交流。

喂孩子的方式不仅会对他以后的饮食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其生活态度。这取决于环境是否能敏锐地对孩子做出反应,并准确解读他发出的信号,还是一律以喂食来对待婴儿的任何不适。虽然说哭主要是饥饿的信号,可以通过喂食让孩子平静下来,但它也可能是情感和身体需要的一种混合或混淆的表示。如果只是给儿童喂食而不去抱他,他以后就会试图以食物和甜品来填补孤独感。当然,成人有时也很难区分孩子到底是想要食物还是需要亲近。

如果用食物来回应心理的需要,只能使儿童达到暂时的满足,因为真正情感上的缺乏没有得到弥补。另一方面,这些孩子却学会了以获得食物来弥补任何一种不适。这将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根本不能区分什么是特定的需要,而特定的需要应该用特定的方式去解决。他们不能合理地解释心理的过程,并对此做出反应。身体和心理的需要都被当作一种未分化的感觉——“饥饿”来对待,并一律用食物打发。这种情况在一些非暴食症者患者身上也同样会表现出来。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多丽丝放下电话,走进起居室坐了下来。突然,她产生了一种不可遏制地想要甜食的念头,于是她取了一袋橡皮软糖。当她吃了差不多一半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她问自己,除了感到有点轻度不适外,为什么要去吃甜食。最初她并不知道这“根本”就是一种需要,一种胃里的感觉,但随后她又思考了一下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原来与刚才接的那个电话有关。刚才的来电通知她,她非常期待的那个约会被取消了。她非常伤心,但她自己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没有悲伤,没有失望,没有想要被安慰,倒是强烈地想得到橡皮软糖。这时她意识到想吃东西与她的失望之情之间有联系。当食物的压力消失后,她才察觉到自己的悲伤和想要与人交谈的需求。

我从许多女性患者那儿得知,她们的母亲无法判断出婴儿是否已吃饱,所以她们常常被喂食过量。孩子从来不拒绝,也不知道什么是“饱”,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或者喂得不够,孩子仍然很饿。如果不能对儿童的需求做出适当反应,就意味着没有区分孩子饥饿和其他身体信号的能力。如果没有适当的反应,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不重要或不正确。之后作为成年人,她们就不敢说出自己需要什么,最后空手而归。自恋女性成功地满足了其他人的愿望,但她们自己的欲望仍然没有被满足。

这种反应表明她们自己没有正常的内在限度和外部限度。内在限度是指能察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如饿了还是饱了,并对此做出合适的反应。如果没有这种限度,尽管她们已经饱了还会一直不停地吃,或者尽管很饿但一点不吃。

缺乏外部限度,指的是人不能把自己和别人以及别人的感受进行区分。这些女性倾向于“按外部的准则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受他人感受的影响,她们伤心或沮丧只是因为别人是这样感受的。这样,她们也就无意识地把别人的问题当作了自己的问题。

这种接纳别人的感受的情况在交往中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男友今天回家之后心情很不好,这时女士本来有的好心情也消失了。她与他保持一致,感受他所感受的,而且非常强烈,导致把自己的感受全部替代了。这时她马上像男友一样心情不佳,尽管在此之前她一直是好心情。

我没有自己的情绪,大多数时候只反映别人的心境:如果别人高兴,我也高兴;跟我在一起的人伤心,我也会立刻伤心。但这不是我自己的感受,我很少察觉到自己的感受。只有极少数时候我能够肯定地说,现在我真正感受到自己了,这好像只有在我唱歌的时候发生。

正如我在本节开头所说,喂养孩子的方式不仅会对他的饮食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假如婴儿由于饥饿而哭喊,而父母却以生气和沉默拒绝来回应,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会产生一种与食物有关的生存恐惧,以后他可能会把食物与拒绝、不让活下去联系在一起。在这时食物就不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生存的手段,而是一种威胁甚至是毁灭。后果可能是一种强迫限制自己的饮食行为,并希望把那些吃下去的威胁性食物重新吐出来。

如果婴儿饱了,饥饿对它来说就是一个可以被积极解决的问题。如果喂食不足或过量,婴儿就缺少了这种积极的经历。成年后,这很容易导致女性无法维持一段关系。她们会重复这样的经历,总感到自己很糟。这种态度可以贯穿她们的一生,她们无法感知或允许积极正面的感觉存在,比如友情、满意、愉快。

我今天已经比一年前感觉好多了,甚至偶尔也感受到自己的魅力。但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生活得太好了就会遭报应。于是我抢在报应出现之前就开始贬低自己:我很糟,很可恨。我不让自己有较长时间的好感觉,好像幸福后面必定会有灾难。有时我相信乐极生悲,要为快乐付出代价。

这种不能和不允许长时间有正面情绪的想法,可能是一种“追求消极情绪的癖好”。这些女性会以从内心贬低批评自己、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等方式来制造那种不良的感觉。日常工作她们做得很好,有些情景使她们感觉舒服,但她们对此毫无察觉,自然更不会把这看作是自我肯定的原因。而贪吃的嗜好和不如意的人际关系,使她们感觉很糟糕。 lA3F1bu9LkwnH3aT0VwQQMwfM+IiYzRbD66o5406JQlA3aVtszi1hAv3d3ypXes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