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反馈的需求也反映在大量使用社交媒体上。自拍、点赞等功能,满足了人类自我确认和建立身份的需求,如同人际关系之间的反馈一样。通过反馈,我们越来越能感知到自我,确认或扩展我们的身份。因此,从这个角度考虑,数字化的自我反馈在自恋情绪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个是否支持或批评社交媒体的讨论,而是关于它在自恋话题中的作用。
自恋是人类一直存在的一个主题,但它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变化:通过自拍和手机的镜像功能随时随地表演和观看自己。
对于低自尊的人来说,在虚拟设备上展示自己比在实际人际关系中展示自己更容易,因为它更遥远,并且提供了某种保护,不用直接面对他人的反应。在极端情况下,虚拟通信甚至会替代面对面的交流。因为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结构,虽然这种结构可能导致自恋,但也具备十分健康的社会功能。关系管理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让我们感到有价值和被认可的反馈。
外界看来,这似乎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就像自恋女性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她们在生活中得不到反馈和认可,就会向外寻求,例如在脸书、Instagram(照片墙)或Snapchat(色拉布)上发布照片,甚至将其传遍全世界。几十年前,社交媒体上还只会放少数名人的个人信息,但是突然之间,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人气,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自恋的满足感。它提高了自尊心,并滋养了理想的、骄傲的自我。
互联网的出现,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新的数字身份:我就像自己在网上展现的一样。但事实确实如此吗,我是自己展示的那样吗,我看起来像自己发出的照片吗,我成为自己是因为真实的自我,还是仅仅由于别人对我的印象?
尤其是有女性自恋结构的人,她们往往更倾向通过外界的反应来看待自己。这样,她们的自我评估就取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因此,数字化反馈有着巨大的意义,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如果女性得到认可和点赞,她们就会觉得自己形象变好了;但如果没有点赞,那么她们就会觉得这是她们难看、丑陋、没有吸引力的证据。这会加深她们的消极情绪,并对自己采取贬低的态度。更糟的是仇恨言论和网络欺凌,它们会击中一个人的内心,并彻底摧毁她们,特别是当她们仅依靠外界的积极反馈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有权利生存的。
当自拍和社交媒体被用来获取点赞和积极评论时,人们自然倾向在网上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每张贴出来的照片都要修图,直到它符合自己的理想形象,因为只有这样才经得起大众的评价。女性自恋者也会这样做,因为她们由于强烈的自我排斥而极易依赖外部评价。这也支持了她们的想法:只有我完美的时候我才是优秀的;优秀是不够的,我必须比别人更优秀,甚至是完美的。女性被别人发现很优秀,她们才会感觉自己很优秀。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如果她们受到批评,甚至被怀有敌意地对待,她们的自我形象就会崩塌。
她们感到羞愧、耻辱,感到锥心的疼痛。她们会沮丧地缩到自己的安全壳中,极有可能在远离网络的地方暴饮暴食,或者她们会适应网络社区的要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影响别人的人。为了证实这一点,她们会准备好满足其他人的期望,即使这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否认真实的自我。
这充分体现在所谓的“A4腰”挑战中:把一张A4纸举在腰部位置,如果左右两侧的腰部不能被看到,就说明挑战成功。这会使很多女性开始疯狂节食。这并不奇怪,因为日常的体质指数被异化后,是无法通过正常的饮食和运动来达到的。
展示真实的自己意味着要冒不被喜欢的风险,但被喜欢是自恋的真正目标。然而,网络上虚假的表达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相反的趋势:没有化妆打扮的素颜突然成为一种特别的受追捧的存在。这又抬高了自恋,这种追捧也不是真实的,但成为一个新的要求。
展现真实的自己!如果一个有影响力的女性不带任何修饰地展示自己,并且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这会给没有自信的女士展示真实自我的勇气。不过,我担心这种趋势不会有这种效果。因为这会很清楚地表明,在网络上自我展示是多么有意义,会让她们觉得,在网络上展示的目的在于特别的表现和获得的赞美,而这正是自恋女性的生活方式。本质上,她们在网上表现得就像在个人关系中一样:她们并不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而是扮演任何可以保持完美的角色。
这种态度打开了自我提升的大门。提升意味着不满足于现状,必须不断努力改进。但是,如果你仍然想变得更好,你会发现很难在当下的自我中找到满意的东西。
这强化了女性的自卑感,对她们的自我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必须用过度的自恋来加以平衡。与其他在网上完美展示自己的女性相比,她们也在自我折磨,害怕跟不上别人,永远有达不到高标准的恐惧,强化了自卑和自我贬低的感觉。事实上,如果一个女性为了在网上展示自己而必须改变她的形象,这意味着她不够苗条、不够美丽,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不足。
在数字化自我展示中经常被忽视的是,自拍和发帖从不展示完整的自我,而只是部分自我。如果将这种部分自我与人等同起来,就像是那些具有自恋结构的女性做的那样,那是不公平的。对照片的正面反馈并不意味着所描绘的人是可爱的,就像不好看的图片也并不能证明她作为一个人毫无价值一样。
然而,别人对自己外表的反馈可以强化将部分自我与真正的自己等同的倾向,并影响自我评价。我们的自我形象总是取决于我们从社会关系中得到的答案。因此,自拍通过让我们和他人取得连接并得到反馈而履行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网上的反馈比个人关系的反馈要少得多,因为它只涉及图片的描述。想得到关于这个人本身的反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图片并没有显示出来。
这显示了数字化反馈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社交媒体满足了对反馈和社会交往的自然需求;另一方面,它加强了自恋结构,因为它是我们自恋的理想游乐场。许多研究表明,这虽然不会导致自恋,但是会推动自恋的发展。不知疲倦地分享自拍和自己的生活,并一直寻求认可,会使人从现有的自恋结构发展到病态的自恋结构。
有影响力的人传达的女性形象也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玛雅·戈茨和约瑟芬·贝克尔研究了在Instagram上不同类型的自我阶段。她们的结论是:基本上,女性更倾向展示自己的美貌、单纯和性感,很少展示自信和强大。从根本上来讲,她们在传达一个过时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基于传统的女性舞台形象,她们的伪装与潜意识或公开的性别化相结合。这样,她们传递了一个会让人联想起自恋女性的形象:她们屈从于别人的期望,想要被喜欢,弱化自己,并倾向用“性”来和男性接触。这种典范增加了女性屈服于自恋的压力,甚至更加否定她们真正的自我。
这种态度被一个有自恋特征的社会所强化,对美、苗条、健身、成功和成长的追求占主导地位。我们作为个人采用这些规则,并通过内化和仿制来使它们成为我们自己的规则。饮食失调和过度自恋作为所谓的“时间综合征”,是这种社会印记的另一种体现。人们用外部的物品来表达内心的空虚和精神贫瘠。这导致对于自我的疏远,使人沉溺于虚拟的世界,活得既不充实也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