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目标是每年达到20%的收益。”一位来做理财咨询的客户对我抛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愣了一下,虽然每个人理财的目的都是赚取尽可能高的收益,但是这么直白地把自己的收益目标抛给我的,还是少数。
大多数的咨询者都知道一个原则: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所以,在聊到投资收益的预期的时候,出于对风险的恐惧,大多数人都会选择8%~10%这样一个比较适中的收益率区间,个别的会期望达到15%。
但是如果让每个咨询者都放下对于风险的恐惧,这个数字可能不止20%。
所以,希望在本金足够安全的情况下,获取更高收益是每个人最原始的本性,并不是什么错误的想法。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如果要想获得20%的收益,你能承担的风险有多大?
在前几年P2P野蛮盛行的时候,人人见面都在讨论:你的钱放到了哪个平台?收益是多少?那时候的收益从8%到20%不等,稍微保守一点的平台,也可以给到10%的收益,一些激进的、疯狂敛财的平台,更是用20%的高利息吸纳了大量的资金。
随着各个平台资金链的断裂,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资金无法提现。于是,暴雷的事件层出不穷,就有了那句话:你看上了别人的收益,别人其实看上了你的本金。
笔者周围就有很多的家庭,因为平台暴雷,失去了上百万元的资金,甚至有一些家庭,为了赚取更多的收益,采用抵押房产、从银行套取信用贷等方式,借钱投到P2P当中。这些家庭,不仅失去了本金,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难道在这种疯狂的时刻,大家都忽略了投资风险吗?
在行为金融学中,有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经典理论:前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低概率事件往往被高估”,即人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总是会被一些因素吸引,从而忽略了该因素实现的可能性。
以上述案例为例,当整个社会都充斥着P2P的高利息诱惑时,投资者们的目光都被高利息所吸引,从而忽略了这种高利息在当下的金融条件下,是极难发生并且不可持续的。这种选择性的认知,让很多人忽视了这种高利率背后所带来的投资风险。所以,在当时,很多人都忽略了这种模式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纵使当时已经有很多的警告声,大家也都会愿意选择相信自己肯定不是接盘的那个人。
在P2P几乎全军覆没后,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曾对投资者做过以下的风险提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这句话不是凭空讲的。你可能会想,一年6%的收益率,都没有办法跑赢通货膨胀,这样的投资有什么意义?
根据2022年3月11日发布的国债利率数据 (见表1-1),1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仅为2.0968%,10年期的国债利率也不过只有2.7587%。国债作为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一种投资工具,属于安全系数最高的投资工具,也常被我们拿来用作无风险收益率。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你的投资收益超过了2%,多余的利率,就是你要承担的对应风险。这么看来,郭树清的话,其实讲得还是比较宽松的。
表1-1 2022年3月11日国债利率数据
既然投资的利率这么低,那为什么我们不索性把钱放在银行?为什么还要来学习投资理财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投资的目的。上文提到:投资的目的不是暴富,那是什么?
其实,投资的目的是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家庭资产,如果没有规划,你的钱全都放在保本型的理财中,会让你的资产增值速度过慢,全都投到有风险的投资中,又可能会面临一无所有的结局。
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让我们的资产在面对风险的时候,也可以稳中有升;在行情好的时候,可以“大快朵颐”地把收益收入囊中,尽快实现我们的财务目标,这才是阅读这本书的意义。
当然,我也不否认在资本市场,有很多的暴富神话,但是,很遗憾,我们都是普通人,这个神话主角既不会是你,也不会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