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泰勒主义和热力学定律

电影发烧友都熟悉20世纪最伟大的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大独裁者》和《摩登时代》。虽然电影爱好者们都知道,卓别林在第一部电影中模仿的是阿道夫·希特勒,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第二部电影中,他也是在影射一位对20世纪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在这部影片中,卓别林饰演一个卑微的小人物,他成了一个工厂装配线上的工人。他的工作是给机器拧螺丝,然而机器运转的速度越来越快,他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跟上工厂主给机器设定的运转速度,最后他被卷入旋转的齿轮,使整个工厂陷入一片混乱。 在这部电影中,那个被讽刺的人就是“效率至上论”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年出生于费城一个富裕的贵格会家庭。他高中就读于新罕布什尔州埃克塞特镇著名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位后,他在多家公司担任过管理职务,在他就职的企业中最著名的是伯利恒钢铁公司。后来他接受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的教职,并于1906年成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主席。1911年,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正是这本书将效率的概念深深植入现代文明的骨髓,成了商界的“圣经”。

泰勒设计了一个分工系统,通过这套系统,管理者几乎可以控制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以及每个工人的每一个动作。泰勒的这套系统,即后来广为人知的“泰勒主义”,仅仅是基于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把生产的管理和计划与工厂车间现场任务的执行分离,然后进一步将这些现场任务分解为更简单的步骤,再对每个细分步骤进行协调,直到大家能够流畅地协同工作,这样就加快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每个工人在工作流程中所要完成的只是一种简单、重复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都附有详细的说明。监工也要接受培训,他们需要学会使用秒表来分析工人的每一个动作和动作需要耗费的时间。他们要纠正工人不必要的手势、动作,因为那可能会减慢工人的反应速度。然后,他们要监督工人一遍遍地重复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所有动作,不断加快工人的反应速度并提高准确性。泰勒主义的目标是确定在最佳条件下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并把它设定为提高效率的标准。通常,任何可能会降低速度的细微动作变化都会得到纠正,这有时能为完成任务节省宝贵的几秒钟。

工人的表现是标准化的,抹杀了任何个人的行为特质,这样可以确保整个工作环境处于理性状态,于是,工人与他们所使用的机器再也没有区别了。车间里工作现场的所有因素都被视为“科学管理”这台巨型机器的组成部分,管理者通过不断提高效率来评估这台巨型机器的表现,而它的价值则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计算出来。 H4a15Ilup+RrERbIplaOkQEddJYowhL+iIi4wbXrN27js7IS9ylCRHA7MUxQAH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