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一场伟大的世界性变革即将来临,中国很可能是先行者之一。西方文明所打造的进步时代延续了近200年的辉煌即将落幕,没落已成定局。无论人类在短期内取得怎样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全球变暖和许多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现在,中国正在改变历史的走向,她洞察到了韧性时代和生态文明的来临。

2022年,中国宣布“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这一史无前例的宏伟举措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另有16个部委参与。这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优先发展事项的系统性转变大胆地指出了方向,将极大提升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并加强其对“减缓全球变暖排放”的现有承诺,让社会认识到此二者的结合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基本的框架。韧性时代规划是全面且深思熟虑的,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实践场所,显示了新的治理水平(这个规划划定了8个生态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把政府决策进行跨生物区域扩展的国家之一。中国也是最早把复杂适应性社会/生态系统模型引入科学研究的国家之一。该模型适合于从文化与自然被割裂回归生态文明,能让人类认识到自己只是众生之一,而地球是一个自我组织和不断发展的星球。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决心拥抱韧性时代和生态文明,这意味着其古老文化根源的回归。长期以来,西方和东方文明之间的鸿沟围绕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和哲学不断扩大。在西方世界,亚伯拉罕传统催生了犹太教及其分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长期以来,它一直与上帝在伊甸园中给亚当和夏娃馈赠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上帝告诉亚当,他和他的后代将被赋予统治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甚至统治整个地球的权力,成为自然的主人。

相较之下,东方的宗教和哲学——道教、佛教、印度教和儒学——认为人类并非脱离自然的,也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密切地融合在地球的生命体系中。和其他生物一样,人类不断适应自然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亚洲人的世界观和文化的核心。

诚然,东方的伟大帝国经常迷失并放弃他们的宗教和哲学根基,但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一概念仍然是他们文化的基因,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们带回与所有生物的深刻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如果说东方和西方之间有一条跨越千年的分界线,那就是统治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两种观念的差别。因此,中国抛弃以掠夺、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对经济的狂热追求,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在韧性时代踏上了新的征程,她要找回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根基并参与到地球万物之间的亲密关系中。

应该说,西方世界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代以及最近的“环境运动”和“绿色文化”政治实践的浪潮中,也开始从统治自然转向治理地球。

“中国梦”里的高品质生活将随着韧性时代的兴起而到来。在这个时代,追求物质增长的“拜物主义”将被摒弃,学习如何与其他生物共同蓬勃发展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将迎接韧性时代的到来。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试图让自然屈从我们的欲望,现在,我们的观念才刚刚开始转变。我们将再次像远古的祖先或其他生物那样,重新学习如何使我们这个物种适应自我组织和不断进化的地球。人类在地球上既不特殊也不应该有特权,而应该与其他生命共存,大家共同构成了地球生命进化的大家庭。 +05PENDJ6jX8zaHQxEHiypAQjGqXi+M9ALaH9BhCSvrV3vMRiJX7Z2RdDzchm5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