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与自己隔离,与他人隔绝

不管怎样,我们的情绪健康、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受到过去和现在的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反过来,这些也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质量。上一节解释了为何自卑的人很难接受别人的爱。事实上,他们也无法轻松地去爱别人。因为,我们能够给予别人的,永远只能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们给予别人爱和尊重。但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什么是爱和尊重,我们又能给予别人什么呢?

付出与得到

爱是永远不会衰竭的。为人父母者,并不会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孩子,而减少对第二个孩子的爱。父母爱每一个孩子,甘愿为每一个孩子无私付出,父母的爱永远不会穷尽。在这里,我们不妨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那些艺术品收藏者对自己“珍爱”的艺术品的爱做一番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品收藏者对某一件艺术品的热情会逐渐消退。当他获得一件新的艺术品后,他就会把对旧艺术品的关注、喜爱之情转移到新的艺术品上。这是因为,事实上,他并不在乎这些艺术品,他关心的是他自己。艺术品能让他心情愉悦,仅此而已。他并没有为了那些艺术品付出什么,他只是得到了它们。再举个例子,某人说,“我喜欢饼干”,但他其实并不是喜欢饼干本身。应该说,他喜欢的是吃饼干。假如他真的喜欢饼干,他就会把饼干束之高阁、好好保存。要知道,爱不是自私的。

再说得深刻一些:当关注自己的痛苦、生活的艰难时,我们就很容易生气,这不足为奇。例如,当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面临损失或即将面临损失时,他会为自己感到难过,而不太会为别人感到难过。他想的全是自己的损失、过失和悲哀。我们的“自我”投入得越少,我们受到的打击就越小。因为正常的悲伤情绪可以通过健康的途径得到排解,而不是受到抑制、掩饰和误导,最终导致伤痛无法愈合。悲伤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否定、愤怒、沮丧和接受。前三个阶段都是基于“自我”的。只有放下“自我”,我们才能放下过去,坦然接受现实。

欲望与爱情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不清的。欲望是爱情的对立面。当我们渴望得到某人或某物时,我们对他(它)的兴趣完全是自私的。我们想要得到他(它)来满足自己。然而,当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关注的则是如何给予和付出,而且我们非常乐意这样做,迫不及待地想要这么做。当所爱的人痛苦时,我们也会感到痛苦。然而,当渴望得到的人痛苦时,我们想的却是,对方的痛苦将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不便或不适。我们想的是“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不是对对方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一个人缺乏自尊心的时候,他只会拿走他需要的东西,让自己获得一种完满之感。最不可能爱你的人,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这个人无法付出真心,他只懂得操控和索取。一个人越有自尊心就越完满,毕竟,有付出就必然有收获,这是一个互惠的过程。然而,当我们一味索取,试图以此填补空虚时,我们实际上仍然一无所有,只好继续索取,让自己满足,却永远得不到满足。这会让我们更加依赖索取,并让我们的身心疲惫不堪。

自尊心同时赋予我们给予和接受的能力。因此,一些缺乏自尊心的人通常很难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且很难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因为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接受别人的帮助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匮乏感。如果他人的馈赠和给予让他们感到特别难受的话,他们甚至可能会对帮助他们的好心人产生敌意,因为这些好心人让他们注意到了自己的不安全感以及自身的缺陷。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学会了辨别一个人是否有自尊心、是否自卑。这反映在他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上。一个缺乏自尊心的人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事情,他不可能对别人好到哪里去(傲慢心态的产物)。或者,这个人很可能会去刻意迎合别人,因为他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但他不会满足自己的需求(受气包心态的产物)。只有自尊心较强的人才能负责任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同理心与同情心

这就引出了另外两个概念:同情心和同理心。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意味着我们对一个人的不幸境况感到遗憾,但我们无意伸出援手,帮助他摆脱困境。一个人也许对他人的痛苦非常敏感,但如果他只是同情对方,他就只会在意自己的痛苦,减少自己的痛苦就是他的主要目的。人们往往通过逃避现实和自我放纵达到这个目的,而不是帮助那个真正面临痛苦的人。这样的人也许常常盼望自己没有察觉到身边的各种不幸和悲伤,因为这样他就能眼不见为净,不必为此感到难受了。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具有两大典型特征:傲慢无礼、虚张声势。但即便是一个高度敏感,看起来缺乏自我意识的人,也有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他很可能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成天自怜自艾,因而也就无法感受任何人的痛苦。这样的人看似高贵,但他与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真正的情感连接。他并不是一个真正谦卑的人,因此,除非他以接受或批准的形式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否则他不会,也不愿给自己增加负担。他一心索取,却把索取伪装成给予。他心怀恐惧,却把恐惧装扮成爱。(他也可能出于缓和自己的内疚感或匮乏感的需要而产生了帮助别人的动机,但他帮助别人的目的仍然是减少自己的痛苦,而不是减少别人的痛苦。)

相比之下,同理心是一种体会他人情感和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他人感到难过。有同理心的人为自己能够了解别人的困境而感到幸运,因为他真心实意地想要减轻别人的痛苦。道德的行为,而不仅仅是道德的思维,是驱使一个人成为利他主义者的动力。事实证明,反社会者拥有卓越的道德推理能力,但他们觉得没有必要采取恰当的行动——这需要同理心。

顺便说一句,能够淡然地看待自己的麻烦,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人的福祉上,这正是情感健康的可靠标志。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关注自我的——尤其当我们在艰难地应对个人挑战时,但这种专注的强度及其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任何一个人在心情不错时都会表现得热情、善良而慷慨,这一点并不难做到。然而,心理健康的真正标志是:一个人即使在情绪低落或身体不适的时候,也能关心别人,耐心地回应他人的需求。

一个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心存谦卑,并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连接。“我是我,他是他”的心理壁垒被打破了。当“自我”退位的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正因如此,我们更容易对孩子、老人、病人产生同理心,因为我们透过他们没有“自我”的外在,看到了他们的脆弱无助。他们看起来就是那样。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方式不同、程度各异。比如,在繁忙的街道上,有人猛然撞到了我们。我们气冲冲地扭头一看,却发现对方是个盲人或是有其他身体残疾的人,他只是想从我们身旁走过而已。当看到他的缺陷之后,我们会可怜他、同情他,然后就生不出气来了。或者,一位同事把咖啡洒在了你的桌子上,然后什么都不做就冲了出去。你正打算闯进她的办公室兴师问罪时,却发现她的孩子生病住院了。在彼此没有隔阂,没有“自我”挡道的地方,愤怒就没有立锥之地了。但当我们专注自我时,我们的“自我”便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根本上说,愤怒就是“断开连接”——想要避免痛苦,反而招致了痛苦。

如果想要成为某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就需要为对方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如果一个人过于自私,那么对方就无法拥有自己的空间了。这样的人会沦陷在自己的各种不幸所造就的坟墓里,因为他与他人的情感连接即便没有被完全割断,也是十分紧绷的。受到孤立,哪怕只是受到忽视,都会让人感到痛苦。研究表明,感到自己非常孤独,或真正过着孤独的生活,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容易导致神经高度紧张,以及全身免疫力低下等心理和生理问题。孤立会带来痛苦,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比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我们产生被社会排斥的感觉时,我们大脑中的两个处理身体疼痛的区域——背侧前扣带皮质和前脑岛区域会被激活。自尊心越低的人,其与自己的真我——灵魂,以及他人的真我之间的联系就越弱,这个人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他自己会遭罪,他的人际关系会受到影响,他身边的人也都会跟着遭罪。

烟雾和镜子

我们应该注意到,人们经常把自信误认为自尊心,但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自信是我们在某一特定领域或情境下产生的自我效能感;而自尊心则是我们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可度,以及我们是否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幸福和好运。影响自尊心的是我们做出的选择的质量,而不是可供我们支配的资产。也许在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看来,那些试图通过显摆自己的某一优点来强化自我形象的人,似乎表现出了高度的自尊心。但事实上这样的人往往没什么自尊心,因为他所拥有的只是膨胀的“自我”。

当一个人的自尊心很弱时,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都必须依赖其他的人和事物来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自我形象。已有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一个人的自我膨胀感并非源自自尊心,而是源自自我厌恶。 不要落入圈套,误以为自我膨胀的人会喜欢他们自己。自我和自尊心是逆相关的。无论一个人看起来多么认可自己,如果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么他就必然拥有自卑感。这不是猜想,而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定律,是心理科学。 oTcQsfzdhprllFE3Zbd+vPoagg/Q9LDRwUmc85/HSIkATqr90/ykfB0oIamWHo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