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怎样把握“四个伟大”任务的内在逻辑?

李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 疑难问题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了“四个伟大”的理论新概括,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进一步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四个伟大”的任务及其内在逻辑。这一新阐发,阐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主脉,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描绘了面向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四个伟大”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四个伟大”思想,其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是关于怎样把握“四个伟大”任务的内在逻辑的问题。“四个伟大”任务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蕴涵鲜明的未来旨向,实际上回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实现的问题。我们要对学生讲清楚中国梦是什么、为什么,归根到底还是要讲清楚如何实现的问题。对学生讲清楚“四个伟大”任务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利于引导他们把青年报国志和民族复兴梦结合起来,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最终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教学当中的一个关键和疑难问题。

二 教学解析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对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作出的战略性概括,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思想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清楚“四个伟大”任务所蕴含的战略逻辑。“四个伟大”新概括的显著特点是把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事业统一起来,把强国方略和强党方略统一起来,由此昭示了一个颠簸不破的政治逻辑——强国必先强党,也宣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政治路径——强党成就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强党兴党为理论前提,必须以“强党成就强国”为实现路径。

(一)“四个伟大”是对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作出的战略性概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理论创新时曾反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四个伟大”就是着眼于战略性问题,从引领时代发展的高度,对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作出的理论新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举旗定向,布局谋篇,砥砺前行,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新时代。然而,在新时代,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关系工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就只能通过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来实现。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中国共产党被历史和人民赋予了神圣的使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关键在党,关键靠伟大工程的保障。习近平同志在论述“四个伟大”时,突出强调了建设伟大工程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由此说来,“四个伟大”理论新概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推进伟大事业是主题,实现伟大梦想是目标,进行伟大斗争是手段,建设伟大工程是保障。这四个方面,不仅战略性地概括了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而且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思想系统。深刻把握这一理论新概括的丰富内涵,对于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做的工作,对于科学制定面向未来的行动纲领,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四个伟大”深刻揭示了“强国”与“强党”的统一关系,具有鲜明的战略指向

未来30年中华民族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四个伟大”凝练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点,堪称行动纲领的中心思想和战略灵魂。制定并实施面向未来的行动纲领,需要以此为战略遵循。

首先,“四个伟大”包括“强国”与“强党”两大战略主旨,为我们制定行动纲领标注了战略方向。其一,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建设强,本质上是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问题。经过近40年的飞速发展,当代中国已经有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去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所谓“强起来”,有着鲜明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开启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二,建设伟大工程,就是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建设强,本质上是强党。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时明确指出,“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管党治党作为治国理政的中心环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为新的执政条件下的强党兴党奠定了强大的信仰根基、能力根基、制度根基、文化根基、民心根基。可以说,“四个伟大”蕴含了“强国”与“强党”两大战略主旨。近代以来,历史伟人曾经提出过“建国方略”和“建党方略”并由此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强国方略”和“强党方略”并将两者紧密地统一起来。从这层意义上说,“四个伟大”新概括有着划时代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其次,“四个伟大”蕴含了“强国必先强党”与“强党成就强国”的两大战略逻辑,为我们实施行动纲领划出了战略路径。强国必先强党,强党必先治党,这是基于我们的国情党情所得出的应然逻辑。以治党实现强党,以强党实现强国,这是基于我们的制度安排所得出的实然逻辑。这两大逻辑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侧重于价值判断、一个侧重于方法判断,两者都是对中国政情的注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可以说,建设伟大工程是其他三个“伟大”的前提和动力,是强国的实现方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全面分析党和国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综合分析党内、国家、社会以及国际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进行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

总之,“四个伟大”在思想、理论和战略上把“强国”与“强党”紧密统一起来了,而这种统一深深植根于过去一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经验和传统。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三次历史性飞跃的背后,都有相同的历史逻辑,都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强大为前提。具体说来,建国必先建党,正是因为建立了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富国必先兴党,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率先调整工作重心并走上了兴党之路,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强国必先强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中华民族才正在书写强起来的历史新篇章。

(三)以强党实现强国的现实逻辑

当今时代,中华民族要打赢的不是一场战斗,也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民族复兴的战争;中国人民要谋划的不是当下五年,也不是今后十年,而是未来三十年的历史蓝图;中国要实现的不是哪一个方面的强大,而是整体强大,并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贡献于世界。这些前所未有的大气象,既规定了强国的应有向度,也规定了强党的应有使命。以强党实现强国,至少包括如下现实逻辑。

第一,强党造就强大的理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的伟大梦想,我们前所未有地需要强大理论的支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使理论跟上时代。而“四个伟大”展现出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大气象。面向未来,中国还需要有全面现代化的总设计师,还需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体系,还需要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继续拓展路径。

第二,强党造就强大的治理。治理赤字,是摆在当今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2008年以来世界发展的经验表明,只有依靠强领导、强治理,才能带领国家走出经济社会下行的阴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世界普遍走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化虽不可避免,分裂则应坚决规避。一国出现了治理赤字,社会就或多或少地由分化陷入分裂,就可能延缓甚至中止现代化的进程;人类出现了治理赤字,全球化就会退缩撕裂,人类情怀与道义就会暗淡,各种保护主义就会粉墨登场。如何避免从分化到分裂,是任何一个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国家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放眼当今寰宇,中国之治与西方之裂形成了鲜明对照。归根到底是因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强大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积极参与和担当的全球治理及时填补了可能存在的治理赤字,有力地稳住了破浪前行的中国巨轮。得治理者得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在继续强化政党治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并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走向完善。

第三,强党造就强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其全部的奥秘就是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其全部的道理就是秉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强大,也需要造就强大的人民,这是我们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所在。在西方现代化的舞台上,人民总是资本、商品与市场的“配角”。当代中国要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就要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局限,就要摆脱蛮横的资本统治、野蛮的生产异化与肆虐的商品拜物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内提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人民群众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就是把最高的党性和最彻底的人民性统一起来,就是用最强大的执政力量保护人民、服务人民、强大人民。强党方可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逻辑。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现代化发展,就是摒弃全部的政党私利,这是一种道义的力量;就是要以优良的作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一种人格的力量;就是坚守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这是一种真理的力量;就是致力于富民强民从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追随,这是一种历史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必定会凝聚起磅礴的伟力,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辉未来。

第四,强党造就伟大的世界贡献。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毛泽东早就提出了“中国应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命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已经从革命建国、经济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通过“中国方案”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借鉴和支撑。今天的人类面临着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世界走到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 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人类需要构建利益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应当在互鉴治理经验中走出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中国的强大,是世界的福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只要我们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中国方案”必将走向世界,强大的中国必将造福人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日益展现出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 lEpmL5Vt2J2ULaMDz7h3qyrRRYzG4A+4qiQzpFLnhyxYDLwoflxUWxJqCI4a9L+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