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如何以大历史观看待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李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国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一 疑难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愿景,并把其形象地概括为“中国梦”。他强调:“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适当拓展,但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要紧紧扭住这个主题激活和传递正能量。” 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构想的提出,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旨向,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注入了新的内涵。

考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要以大历史观来观照。教师在讲授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要把它放到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加以系统解读。在宏观的历史大视野下探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生根据,厘清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和历史担当,是一个不容易讲清楚的难题。讲清楚这个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更加深刻地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二 教学解析

在2019年年初的欧洲之行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意大利总理孔特说:“拥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这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共通之处。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这种大历史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看待历史问题的根本方法论原则。教师在讲授大历史观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时,要重点讲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题的发生根据、历史的求索与社会主义的定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等基本问题。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题的发生根据

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论述言语不多,但是却从多个维度深刻说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如何为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奠定必要条件、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问题。

这不过是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文明史中所创造的科技成就的一个缩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当然,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都要全面胜于同时代的西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巨大创造力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在长达5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灿烂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最晚在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5 000多年),我国就已经出现一些简易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原始文字符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国家之一,以甲骨文的发明为重要标志,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已经迈进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时代。这比古罗马和古希腊要早数百年。而且,中国比欧洲早900多年就建立了封建主义制度,并经历了多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封建盛世。从历史上看,国力强盛的时期往往也是中国积极开展对外交往的时期。比如,在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之后,联结亚欧大陆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交通要道逐步形成,史称“丝绸之路”。再比如,唐代的“贞观之治”造就了一个盛唐时期,我国当时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科技水平,而且一度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以上事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辉煌而灿烂的历史。当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雄风蒸蒸日上之时,中国却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和闭关自守,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落后就要挨打”,这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是一条铁律。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落后的清政府挡不住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开始一步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华民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开启了中华民族被侵略的百年屈辱史。

毛泽东说:“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邓小平同样指出:“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 这是何等的耻辱!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外国侵略者的压迫与掠夺,造成中华大地山河破碎,导致中华民族陷入极端的屈辱和贫困之中,使中国人民遭受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罕见的苦难。

总体而论,如果说由于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中国人民深刻认识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那么,在蒙受了百年的外敌入侵和内部动乱后,中国人民更加强烈地渴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题发生的内在根据。

(二)历史的求索与社会主义的定向

对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考察,要理解其中蕴含的双重向度。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被西方帝国主义欺凌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为什么近代中国人的历史求索无一例外地都走向了失败?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解析这两大问题,首先需要深入分析近代中国人进行历史求索的主要形式。

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历史求索的第一种主要形式是旧式农民革命。

中华民族是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爆发数百次农民起义。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结构是带有剥削性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为了维护封建时代的经济结构,以及巩固对于农民阶级的统治地位,地主阶级建立了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即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这样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下,农民阶级只能是被剥削、被奴役的对象,他们不仅没有劳动自由,而且也不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就迫使农民不得不经常团结起来反抗他们的统治者。但是这些反抗运动往往以失败告终,其根源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其未能铲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近代以来,为了把中华民族从苦难中挽救出来,从而实现自身的解放,农民革命的热情同样高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然而,太平天国运动仍旧属于旧式农民革命的范畴,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同样是力求挽救中国于存亡之中的农民斗争。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但是并未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走向失败的一个共同原因,其实和鸦片战争以前的农民革命有相似之处,都在于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以及缺乏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因而它们都没能推翻封建主义制度进而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另一种主要形式是软弱的资产阶级运动。

在19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相继发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纷纷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以19世纪7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资产阶级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对资本的垄断,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它使得向西方学习“真理”以发展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毛泽东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先进中国人的心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皇帝发动戊戌变法,主张推进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几乎就在同一时期,孙中山领导成立兴中会,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就是旨在振兴中华的重要尝试,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场革命引发了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热潮。据统计,“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在中国兴起,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但很快就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了”

近代中国的历史已经充分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力落后,不能支撑起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一点和欧洲国家不同,后者走向资本主义的动因,是由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阻碍了资本主义相对发达的生产力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造成了破坏作用,但是问题在于,新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建立起来。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然而它始终没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所以,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此外,其他的各种主义也在中国遭遇了失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中华民族向何处去?这成为困扰近代中国人的一个根本问题。

在先进中国人的苦苦求索无果以后,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方向。中国人从此看到了曙光,找到了“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答案。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一九一九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走俄国人的路,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俄国的十月革命,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是对列宁革命理论的成功实践,它为中华民族探索如何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道路选择。既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实现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不可以呢?

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分水岭。与之前马克思主义的零散传入相比,这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真思考,最终接受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定向。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顾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程,特别是要把它放到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中进行审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要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立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里程碑。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开创现代化道路和走向复兴提供了主心骨。

近代以来,许多先进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实也就是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技术和经验。但是各种尝试都走向了失败。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前提条件是必须要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站起来”。这就不得不首先推翻“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毛泽东曾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这是好消息,这种幼稚的梦的幻灭,正是中国富强的起点。”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究竟如何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的领导,中华民族才真正实现了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被外来势力欺凌的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通过破除封建剥削制度的经济根基,把农民从地主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中国人民真正拥有了原来没有过的“自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使中国由四分五裂的一盘散沙走向集中“统一”,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则开启了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的新纪元。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二个里程碑。从此,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被奴役”到“站起来”的重大历史转折,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第一次可以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真正开启了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理论发展上有了新的突破。1957年,毛泽东就鲜明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现代化思想的雏形。在1960年前后,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三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四是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壮大和提高,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

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现代化探索的实践成就,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第三个里程碑。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现代化的时代。

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邓小平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可见,我们要赶上的“时代”本质上是现代化的时代。为此,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跃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

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要有历史比较的纵向视野,更要有中西方对比的国际视野。从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其广泛拓展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以工业化为牵引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一进程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较之而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如果从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算起,只有60多年的时间,如果从改革开放起点算起,则只有40年的时间。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仅用数十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资本主义用数百年所开创的现代化时代。

当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有自身的鲜明特色的,是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邓小平当年会见外宾时就讲,我们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后来他又把这个目标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后来,中国共产党人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简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表达。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历程,既是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使中国人民不断实现“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逐步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其鲜明的特征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历史使命,领导人民开创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光明前景。站在“强起来”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uk2XZzVCEfhE2CA2z2qe4dz9Giy7SG4w6hiZPNsjNQoHl7n1tr4K1Y08AmpBuO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