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人类真正开始对星系进行科学研究是在20世纪20年代,那时,人们首次意识到,透过望远镜看到的许多模糊光斑,其实是太空中大量恒星组成的、远在银河系之外的宇宙岛。如果没有望远镜,人类永远不可能探索银河系以外的宇宙,当然也不可能洞悉河外星系的基本特征。事实上,望远镜是在历经了近400年的技术发展之后,才精良到足以让人一点点看清星系的真面目。

据说,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察夜空的人是伦纳德·迪格斯(Leonard Digges)。他是一位数学家、勘测员,毕业于牛津大学。1551年前后,伦纳德发明了经纬仪。考虑到经纬仪对他的工作太重要,对望远镜(本质上就是朝向天空的经纬仪)的这种用法他一直守口如瓶。但伦纳德写了一本书,该书算是第一批科普英文读物之一,书中包含了托勒密地心说的宇宙模型。伦纳德死于1559年,他的儿子托马斯·迪格斯(Thomas Digges)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托马斯出生于16世纪40年代,后来成为一名数学家,并于1571年整理出版了父亲的一本遗著,书中首次披露了望远镜这一秘密。托马斯也从事天文观测,并于1576年出版了他父亲第一本著作的修订扩充版,书中首次用英文介绍了哥白尼日心说的宇宙模型。

在那本名为《永恒的预言》(Prognostication Everlasting)的书中,托马斯声称宇宙是无限的,并附了一幅插图。图中,被行星环绕的太阳端坐在向四面八方无限延伸的恒星阵列的中心。我们知道托马斯至少有一架望远镜,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断,他完全有可能用望远镜观察到了天空中那条神秘的光带,并发现银河系是由数不清的恒星组成的。

迪格斯父子的故事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人们通常认为第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是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并确信17世纪头十年,伽利略率先在望远镜中观察到银河系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事实上,望远镜在欧洲西北部被不同的人独立发明了好几次,直到1609年才从荷兰传到意大利。据说,伽利略制造了好几架望远镜。不过,带有传奇色彩的是,伽利略仅凭别人对望远镜工作原理的描述,就成功制作了属于他的第一架望远镜,并且马上就将镜筒对准了天空。伽利略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1610年出版的《星际使者》(Sidereus Nuncius,英文名为The Starry Messenger)一书中。这使伽利略声名鹊起,他也因此被误认为是第一个使用望远镜的天文学家。像之前的托马斯샀迪格斯一样,伽利略无疑也确实观察到了银河系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

下一个有关我们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成就,是由英国仪器制造商、哲学家托马斯샀赖特(Thomas Wright)在18世纪中叶取得的。但是,就像迪格斯父子一样,他的贡献也基本上被人遗忘了。众所周知,银河系看上去就像一条横贯夜空的光带。然而,在1750年出版的《宇宙的原始理论或新假说》(An Original Theory or New Hypothesis of the Universe)一书中,赖特指出,银河系是由一片平铺的恒星组成的,并将其形状比作磨坊里的磨盘。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赖特意识到太阳并不位于这个圆盘的中心,而是偏向一边。尽管赖特未能实现想象的飞跃,进一步说明星云可能就是与银河系相似的恒星系统,但赖特的确提到,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模糊光斑,也就是云状的星云,可能位于银河系之外。另一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基于赖特的观点,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康德指出,星云很可能是像银河系一样的“宇宙岛”。但这个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随着望远镜的改进,新发现并编入目录的星云越来越多。精心编制星云目录的原因之一是彗星热。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天文学家曾热衷于搜寻彗星。然而星云和彗星看上去都是模糊的光斑,不仔细辨别很容易混淆。因此有些人,比如18世纪80年代的查尔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和1802年完成了一个目录编制的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都试图通过编制目录标定星云的位置,以免发生混淆。赫歇尔的目录涵盖了2500个星云,现在已知其中大部分是星系。在接下来的20年里,赫歇尔曾试图弄清楚星云是由什么构成的。但即使动用当时最大的、口径达48英寸(约1.2米)的望远镜,也无法将这些模糊的光斑分解成恒星。直到1822年去世时,赫歇尔仍坚信星云是银河系中弥散的物质云。

下一个观测成就是由第三代罗斯伯爵威廉·帕森斯(William Parsons)取得的。19世纪40年代,帕森斯建造了一架口径为72英寸(约1.8米)的巨型望远镜,并借此发现许多星云都具有旋涡结构,看起来就像是一杯黑咖啡里搅出来的奶油图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些星云被确定为银河系内发光的气体云,另一些星云则被认证为星团。尽管星团的规模比银河系小得多,但明显与银河系存在关联。旋涡星云则与这两种类型天体的特征都不相符。19世纪下半叶,天文摄影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更便捷地研究旋涡星云,但当时拍摄的照片并不足以揭示旋涡星云的本质。

20世纪初,绝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旋涡星云是恒星形成过程中围绕恒星旋转的物质云,就像形成太阳系的物质云一样。但此后的20年间,支持宇宙岛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这促使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就这一议题主办了一场辩论会。当时,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哈罗샀沙普利(Harlow Shapley)代表反对宇宙岛观点的多数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克天文台(Lick Observatory)的赫伯샀柯蒂斯(Heber Curtis)则代表认同该观点的少数派。这场于1920年4月26日举行的辩论会被天文学家称为“大辩论”(The Great Debate)。虽然没能决出胜负,但这场大辩论标志着关于星系的现代科学研究的开端。 GDw0x0PEZDSjM7ywAu7DL4/gNeBh6xU1GlFZYJ8bxoxH3fNcwreulduyV0vmTl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