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英语阅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从形式来看,英语阅读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是指通过对字词、句子和段落的深度钻研习得文章要领和逻辑,它追求的是阅读的“质量”。在精读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文中的词汇和语法现象。泛读是对精读的补充与拓展,它追求的是阅读的“数量”。在大量泛读中我们会不断重现精读过程中积累的词汇,对词汇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泛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如果不影响理解可以暂时先跳过,等后面有时间和精力再集中解决。

精读和泛读所适用的阅读材料也有所不同。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精读可以选择英语报刊文章,因为它们往往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而泛读可以选择小说、传记、经济管理以及个人成长类原版书。下面推荐一些精读和泛读材料。

1 精读入门材料:China Daily [1] (《中国日报》)

不同的英语报刊难度差别可能非常大,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选择一份合适的入门报刊就至关重要了。如果你之前没有阅读英语报刊的习惯,那么从 China Daily 开始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因为 China Daily 上的文章涉及的话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我们还能从中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讨论中国相关话题。

China Daily 创刊于1981年,它的定位是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以及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面对的人群主要是各界高端人士、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跨国公司在华高层、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来华访问旅游的各国人士等。

目前有一些人对 China Daily 存在偏见,认为报纸上的文章都是中国人写的,因此不够地道。但这种偏见完全站不住脚,因为 China Daily 的记者都是资深英文写手,写作水平要远超绝大多数读者,而且文章发表前还有外籍专家润色审稿。 China Daily 之所以容易给人造成“中式英语”的印象,原因并不是语言不够地道,而仅仅是文章的题材与中国有关。

葛传椝先生在他的文章《漫谈由汉译英问题》里提出了“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的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不同,“中式英语”通常会有用词或者语法错误,但“中国英语”在用词或者语法上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因为描述对象的原因而带有中国特色。因此,对于希望通过英文了解中国,学习用英文介绍中国的人来说,阅读 China Daily 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China Daily 目前主要有以下板块。

China:主要报道国内热点新闻,从这一板块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新闻热词的英文说法。

World:国际新闻报道,这一板块里的很多文章是驻外记者所写,有时候也会转载路透社以及其他外媒的报道。

Business:国内外商业和科技报道,从这个板块中可以了解到一些最新的商业热点以及科技趋势对应的英文说法。需要学习商务英语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这一板块。

Sports:这一板块主要是体育新闻报道,这些报道中往往会包含一些比较专业的体育名词,对这一领域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

Lifestyle:这一板块比较有意思,它包括时尚、明星、人物、美食以及健康等几个子板块,文章题材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这一板块之前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10 must-watch movies in November” ,推荐了2018年11月最值得关注的10部电影。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用英文介绍一部电影:

November is definitely an exciting month for Chinese viewers who love Hollywood blockbusters ,as more foreign movies are set to hit the screens before the year draws to an end.

As the family fantasy film The House with a Clock in Its Walls lifts the curtain on Nov 1,various genres ranging from superhero,fantasy movies to comedies and animation are scheduled for release.

The superhero film Venom based on the Marvel Comics character of the same name,is a big surprise for Chinese Marvel’s fans while Fantastic Beasts:The Crimes of Grindelwald is bound to stir up another wave of magic for Chinese moviegoers .

上面这几段话中Hollywood blockbusters、hit the screens、lifts the curtain、moviegoers这些说法都是我们在介绍电影时能够用到的实用表达。多读一读这一板块的文章对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Culture:这一板块的文章主要与文化相关,包括艺术、音乐、节日、文化遗产介绍以及书评等,文章中出现的不少中国文化名词也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的热点词汇,值得重点关注。

Travel:这是一个旅游板块,我们可以在这一板块里找到很多介绍中国各地区和城市的文章。

China Daily 无论是从语言质量还是内容题材上看,值得学习的地方都非常多,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中国和学习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一个平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将它作为精读入门材料使用,每天坚持读几篇文章,日积月累相信会有很大进步。

2 精读进阶材料: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是一份英国老牌新闻杂志,虽然刊名为“经济学人”,但它并非专门研究经济学,也不是学术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务的综合性新闻评论刊物,着重于对这些议题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评论。《经济学人》上的很多文章遣词造句都非常出色,是很好的语言学习读物。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积累大量地道的单词、短语和句式,还能学习双关、排比和幽默等写作手法。杂志的文章也都带有全文音频,可以作为听力材料使用。此外,国内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考研英语阅读的题源文章也经常出自这本杂志,因此阅读《经济学人》上的文章对于备考有所帮助。

《经济学人》杂志主要有以下板块。

The world this week:主要是对过去一周发生的时事进行梳理,包含时事新闻和财经类新闻,有点类似BBC和CNN的新闻报道。这一板块的文章对应的音频朗读语速较快,同时会涉及大量数字,适合学习者进行英语听力训练。

Leaders:即社论,对本周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和解读,文章长度中等,每篇的单词量在500到1 200之间。社论文章往往写得短小精悍,信息量大,个人认为是该杂志最有阅读价值的板块之一。

Letters:读者来信,该板块刊登了每周的读者来信,面向的是全球高端人群,给《经济学人》写信的读者包括大学教授、高层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甚至还有国家元首。这些信件用词精确,论证严谨,非常具有可读性。我们可以从读者来信中学习怎样就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和反驳,从里面也可以学到很多议论文论证的经典句式。

Briefing:该板块主要是针对近期某个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讨论,比如在线教育、大学改革、反垄断等。每一篇文章的字数在2 000词左右。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s、China、Asia、Middle East and Africa、Europe、Britain、International 这些板块分别是对世界各大洲和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英国)的本周热点报道和评论。

Business:商业板块,主要报道解读本周全球热点商业新闻,信息量大,是很好的商业信息获取渠道。该板块有一个名为Bartleby的专栏,用于发布与企业管理和工作有关的文章。Bartleby一词来自美国作家Herman Melville的短篇故事集 Bartleby, the Scrivener (《代笔者巴特贝》)。在该故事集中,Bartleby是华尔街的一名职业抄写员,他在一开始工作很努力,但后来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变得消极怠工。专栏取名为Bartleby,意在提醒企业改进管理方式以及指出当前职场人士面临的各种问题。Bartleby专栏的文章写得很有意思,并且带有大量与商业和工作相关的表达,非常值得精读。

Finance and economics:财经新闻板块,主要是对相关财经新闻的报道。《经济学人》并不纯粹是一本专业的财经杂志,而是一本综合杂志,因此即使是财经板块也对读者非常友好,没有太多复杂的专业术语。文章中有时候甚至连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这样的单词都会拿出来解释,所以各位读者不用担心因为专业知识不够而读不懂文章。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板块,主要报道全球最新的科技动态,大部分文章长度在500到1 500词之间。文章难度较高,有时候会出现不少专业术语。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考研英语阅读有不少文章题源出自该板块。

Culture:文化及书籍板块,主要内容是书评以及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讨论。这一板块的文章往往生词较多,用词也偏文学化,想提高词汇量的读者可以重点精读此板块的文章。

Obituary:讣告。《经济学人》里的很多讣告写得爱憎分明,人物形象刻画非常生动,文笔也很好。该杂志之前对撒切尔夫人、曼德拉和马尔克斯的讣告写得都非常精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一读。

从精读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重点关注Leaders、Briefing以及Business这三大板块,从这些板块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需要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考研英语的同学也可以额外关注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一板块的文章。

3 泛读入门原版书推荐

英语原版书是一种很好的泛读材料,但具体应该如何选择却有所讲究。目前网上有大量的入门原版读物书单,但其罗列的很多入门原版书都有一个问题:题材过于低幼化,以至于很容易让人失去阅读兴趣。《格林童话》虽然容易读,但是让一群成年人去看儿童读物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只会变成为了读书而读书。

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像《傲慢与偏见》这样的英语经典名著作为入门原版书,但这同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假如有外国人要学中文,我们大概率会推荐他们去学《语文》教材,读现代报刊,不会一上来就让他们去读《红楼梦》,因为书里很多用法跟现代汉语有较大差距,非母语人士很容易混淆,使用时会闹笑话。学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希望通过阅读原版书来学习语言知识,那么阅读年代过于久远的经典名著并不是最优解(这里没有贬低经典名著的意思,经典之所以是经典肯定是因为它们有启迪人心的力量,只是不适合作为语言学习材料),更好的选择应该是阅读当代作品。

对于入门原版书的选择,更好的方式是找自己真正感兴趣,同时文字难度又不高的现代书籍,比如商业、传记、个人成长以及科普类图书。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作为入门读物的原版书。

The Shortest History of Europe 《极简欧洲史》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入门原版书,我会推荐《极简欧洲史》,因为它完美符合了两个标准:文字够简单以及题材足够有意思。这本书只要有高中英语水平就可以读懂;在题材上,《极简欧洲史》是一本介绍欧洲历史的小册子,全书只有薄薄的两百多页,如果认真读,最多两三天就可以读完。与其他枯燥的历史读物相比,这本书并没有太多的历史专业名词,写得很通俗易懂。它虽然没有事无巨细地介绍各个历史事件和时刻表,但全书的逻辑性非常强,读完你会对整个欧洲历史建立起一个框架,你会明白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它们对近现代欧洲产生的深远影响。你还会对欧洲的皇权和教权以及现代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The Willpower Instinct 《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本很优秀的心理学教材。作者凯莉·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一直专注于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改变。她曾经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了一门叫作“意志力科学”的课程,课程大受欢迎,后来该课程也成了《自控力》这本书的基础。

作者在书中通过一系列的意志力科学实验来说明关于意志力的一些事实,比如意志力损耗极限理论。该理论认为意志力是消耗品,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会消耗意志力,而为了高效利用有限的意志力,我们要学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我们应该在意志力最旺盛的时候处理繁杂事务,通过调整饮食和生物钟加强意志力等。

难能可贵的一点是,这本书虽然是学术读物,但作者写得足够通俗易懂,整本书座谈式的写作风格也让读者如沐春风。这本书的英文难度也很低,有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就可以完全读懂。

Born a crime 《生而有罪》

Born a crime 是“崔娃”(Trevor Noah)的自传,他是 The Daily Show (《每日秀》)的主持人,其主持风格睿智幽默,受到很多美国观众的欢迎。

单看Trevor Noah在《每日秀》上的表现,你会以为他出身精英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但实际上,他来自南非最底层家庭,连他的出生都是非法的——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黑人与白人通婚被法律所禁止,但他的母亲冒险与白人父亲生下了他,并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不被发现。这也是书名 Born a Crime 的来源。与一般高大上的“名人自传”不同,这本自传写得非常实诚和接地气。他在书中毫不掩饰自己各种并不十分光彩的成长经历,比如偷盗、刻录光碟以维持生计,因为被怀疑偷车而被拘留,等等。但正是因为这些故事才显得这本书格外真实。

这本书没有按照明确的时间顺序来介绍作者的生平,而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个严肃的段落介绍南非的过去和现在的社会情况,然后接下来是作者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其中有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疯狂,比如他被母亲推下公交车以躲避追杀,花光积蓄救治被继父开枪打中头部的母亲,等等。但是这些经历放在当时南非的社会背景下似乎又显得十分合理。

Born a Crime 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励志书籍,而是一本诚实展示作者的故乡、童年以及充满挣扎的成长经历的书。相信你在读完这本书后会对种族隔离、教育和个人成长有新的理解。

Tuesdays with Morrie 《相约星期二》

Tuesdays with Morrie 的作者Mitchell Albom(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以及电视评论员,这本书是由他与昔日的大学教授Morrie的谈话整理而成。作者在大学时期曾经是教授的得意门生,在毕业后因为忙于事业而多年没有与昔日好友和教授联系。偶然的一天,作者在电视上获知教授得了一种严重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已经时日无多。于是他登门拜访,并在老教授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的每周二,聆听教授对于家庭、婚姻、金钱、感情、衰老等人生问题的教诲。这也是本书书名的来源。

这本书自从出版后在美国大受欢迎,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它并不是一些人所谓的“心灵鸡汤”,书中阐述的道理虽然看起来浅显,但没有一定人生经历的人很难真正理解它们。书中对于家庭、婚姻和金钱等人生问题的讨论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一位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人深刻的人生总结。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些感悟也因此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对于那些经历过大起大落、生死别离的人来说,相信这本书会带给他们更多共鸣。

同时,《相约星期二》除了记录作者和教授的对话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关于教授病情进展以及作者自身经历的细节描述,这样的叙述方式更容易让读者有代入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聆听和感受教授在生命尽头对于重大人生问题的思考。

Shoe Dog 《鞋狗》

Shoe Dog 是耐克创始人Phil Knight(菲尔·奈特)的自传。同其他名人传记相比,这本书最可贵的一点是作者写得非常真诚且实在。

菲尔·奈特出身于俄勒冈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前二十几年的人生平淡无奇,直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即使是后来开始卖鞋也不是因为他有改变美国运动鞋市场这样的宏伟决心,而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跑步和研究各种鞋子而已。他在创业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跑步只是一项很小众的运动,美国人对运动鞋的需求也不像今天这么大。菲尔·奈特一开始只能挨个向跑步爱好者推销,然后逐步打开市场。当时,公司的运作资金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那时候还没有风险投资的概念,企业要融资只能向传统银行借钱,但银行家们并不看好他的公司高速增长且现金流吃紧的模式,这导致他的公司一直很难借到钱。就连公司在日本的运动鞋供应商也经常问题不断。所有这一切加起来使得菲尔·奈特的创业故事跌宕起伏,即使你知道他最后创业成功,有主角光环,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忍不住会为他捏一把汗。

作者在书中鲜活地回忆了人生中的一些关键节点,还穿插了自己的两段爱情故事。他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做过的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事情,比如他在同日本厂商谈运动鞋代理权的时候虚构了一家不存在的公司Blue Ribbon,安插间谍在供应商内部,甚至从日本厂商经理公文包里偷出文件以追踪对方行程。但也正因为这一点,这本自传显得特别真实,读起来比小说还吸引人。

4 泛读进阶原版书推荐

进阶原版书可以选择对词汇量要求更高的英文小说。优秀的英文小说往往情节精彩、引人入胜,不少小说文笔也非常出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单词和句式。下面推荐几本适合作为进阶读物的英文小说。

The Silent Patient 《沉默的病人》

The Silent Patient 是作者Alex Michaelides(亚历克斯·麦克利兹)的首发作。这本小说在2019年2月份出版后大受欢迎,一直位列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它还被海外图书社区Goodreads上的读者评为2019年最佳悬疑类小说。

The Silent Patient 是一部心理学悬疑作品,主要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知名画家Alicia Berenson嫁给了一名时尚摄影师Gabriel,两个人看似幸福地生活在伦敦市中心的大房子里。但有一天人们发现Alicia连开五枪杀死了她的丈夫,并且被捕后拒绝给出任何解释,唯一的线索是她的日记。这一案件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在媒体大量的报道下,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这起谋杀案。很快,一个名为Theo Faber的犯罪心理学家被女画家的故事吸引,并决定进入关押女画家的精神病院。他一开始尝试了各种方法让女画家开口说出实情,但都以失败告终。同时,小说中间还穿插着对Theo本人童年经历以及婚姻家庭经历的描述。在Theo以及其他人的努力下,案件最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悬疑也得到了揭晓,但结果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

作者在写这本书之前曾经做过编剧,因此对小说叙事节奏的把握很出色,小说读起来像在看电影,读者非常容易被故事情节吸引住。对悬疑作品感兴趣的同学推荐读一读。

Me Before You 《遇见你之前》

Me Before You 的作者Jojo Moyes(乔乔·莫伊斯)于1969年出生在英国梅德斯通,同著名作家J.K.罗琳一样,她在成名之前也经历过艰苦生活。她在年轻时曾做过打字员、出租车公司接线员、酒吧服务员等底层工作,这些工作经历后来也在她的小说中得到体现:她的众多作品中女主人公一开始从事的都是底层工作,后来经过努力实现了人生转变。Jojo Moyes在读完大学后进入媒体行业当记者,在英国《独立报》工作期间她开始创作小说,但她的创作之路并不顺利。在她的前三部小说接连被出版商拒稿之后,她决定,如果第四部小说也不能发表,就放弃写小说——后来第四部小说终于成功发表(小说名是 Sheltering Rain )。然而,她的前几部小说市场反响平平,以至于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名小说作者。

有一天她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从车上的广播里听到一个故事:一名全身瘫痪的橄榄球运动员说服父母让其进行安乐死。这一故事给了她新小说的灵感,她的好友Sophie Kinsella(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英国女作家)也极力支持她完成这一部作品。新小说出版后迅速走红,登上了各个国家的畅销书排行榜,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这部小说就是 Me Before You (《遇见你之前》)。

小说讲述了出身于伦敦上流社会的Will以及来自英国普通小镇的女孩Louisa Clark因为机缘巧合相遇的故事,但这并不是俗套的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的剧情。小说并不仅仅关于爱情,还有关于尊严以及生命意义的探讨,这也是令这本书真正出彩的地方。这本书也是国外图书社区Goodreads中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一共收到了70多万次评分,超过7万条评论,很多网友对它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小说文笔很出色,不少地方的幽默手法也用得恰到好处。比如在女主人公调侃母亲常年在家里开暖气时有这样的描写:

Mum is a martyr to the cold and keeps the heating on all year round.Dad is always opening windows,complaining that she’d bankrupt the lot of us.He says our heating bills are larger than the GDP of a small African country.

上述文段中,our heating bills are larger than the GDP of a small African country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父亲对电费的抱怨,令人印象深刻。

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女主角Louisa Clark的扮演者是Emilia Clarke(她还扮演了《权力的游戏》中的“龙母”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担心对原版书理解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看一遍电影熟悉剧情,再去读小说。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一个人的朝圣》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的作者Rachel Joyce(蕾秋·乔伊斯)是英国BBC Radio 4频道的资深剧作家,她也是2007年Tinniswood Award最佳广播剧奖的得主。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出版后大受欢迎,得到了各大媒体的积极评价。

虽然这部小说的中文版译名是《一个人的朝圣》,但这本书跟“朝圣”“修行”这些宗教概念并没有关系。它实际上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与自我发现的故事:主人公Harold Fry(哈罗德·弗莱)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的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他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也没有开。他跟妻子Maureen住在英国乡下,生活平静,感情不咸不淡。这一切直到他收到好友Queenie病危的消息后有了改变。Harold决定徒步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去看望Queenie,只因心怀一个信念:只要他一直在路上,Queenie就不会死。同时这场旅程也是主人公的自我反思之路,他在途中反省自己与妻儿的种种往事,最终勇敢地决定直面过去与现实,重新找回幸福与平静,这也是书名中Pilgrimage一词的寓意。

作为一名资深剧作家,Rachel Joyce的文字功底深厚,从小说的遣词造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同时,小说的剧情设置也非常巧妙成熟(这可能与作者多年写剧本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很强。

小说很多细节也处理得很到位,比如小说中Harold和妻子Maureen的感情一直不咸不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交流,作者因此用了一个比喻:

He and Maureen could pass hours without saying a word,but her presence was like a wall that you expected to be there,even if you didn’t often look at it.

对于Harold来说,妻子的存在就像屋子里的墙——让人觉得理所当然,同时又不会引起太多关注。这一精彩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不仅仅文笔优美,书中还涉及对许多人生问题的探讨,这也让小说更具思想深度。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灿烂千阳》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Khaled Hosseini(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作者出生于阿富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外交官,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在11岁时随家人搬到法国,后来又辗转前往美国定居。在此后的日子里胡赛尼一直没有机会返回故乡,等到他36岁重新踏上阿富汗的土地时,自己却感觉像是个外国游客。为此,他决定做点什么让更多人认识阿富汗的现状以及战争带给这个国家的影响。最终我们看到了胡赛尼的“阿富汗三部曲”:《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以及《群山回唱》。

《灿烂千阳》是“阿富汗三部曲”的第二本,它讲述了两位女性的故事。小说主人公Mariam是私生女,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住在山区的简陋小屋里。她最大的愿望是过生日的时候能和父亲一起看一场电影,为此她离家出走去找父亲,但没想到这导致了母亲自杀,并最终让自己被迫嫁给了一名40岁的修鞋匠,开始了灰暗的婚姻生活。

小说的另外一名主人公Laila则出身于阿富汗中产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她的两个哥哥在武装冲突中丧生,她和父母在搬家过程中遭遇流弹,父母双亡,她本人则被Mariam及其修鞋匠丈夫收留。从此Mariam和Laila的人生轨迹产生了交集。两个人虽然都经历了悲惨的命运,但她们经过抗争后最终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她们两个人的经历同时也是当代阿富汗无数女性命运的缩影。

这本小说的故事性强,文笔优美,对于人物感情的描写也相当细腻。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历经动荡的阿富汗以及这个国家普通人各自不同的命运。如果你之前看过《追风筝的人》,那么推荐你去读一读这本《灿烂千阳》,相信你会有所触动。


[1] China Daily 官网:https://www.chinadaily.com.cn。 s1qzvlvbJ2RDunYQbxoV+Z3bVpV0gpdyAb3JcyKUlwNWVyv834B3H9VeOhUuwxE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