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超越自我是对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

●创造使得现实世界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未来与过去既相继承又永远斗争的世界,成为每个瞬间都在翻新、生生不息的世界。正是人所独有的创造性构成了人的基本价值,正是创造使人生活在“意义”的领域,即走向不朽。

自我超越的最终效果和表现,就是人生的不朽。不朽,是对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是一个人完全超越了自我的结果。

要使自己的生命超越死亡走向不朽,要使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走向光辉的顶点,就必须要坚定而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正是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才使自己拥有了为后人所称道和讴歌的伟大人格品性。从这个意义出发,中国人思想精神的底色恰如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哲学离宗教最远,从不探讨灵魂不灭,而更注重生命如何以自己的创造和贡献达到不朽。

从古至今关于人生如何达到不朽的问题,有过诸多论述。《春秋左氏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指出人生有三个实现不朽的途径:立德、立功和立言。

仔细想来,从古代的圣人贤者到近现代民族史上英名永存的人,如老子、孔子、李白、杜甫、苏东坡、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他们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或兼而有之,都使自己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人生走向了不朽。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能够通过不懈的奋斗做到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从而达到不朽。

明代思想家罗伦曾说:“生而必死,圣贤无异于众人也。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为圣贤乎。”这段精辟之言告诉我们:生命的躯体无法永存,但生命在追求理想的实现中,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让人的精神、人的自我实现永恒和不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以下两点开始做起。

01 必须使生命有一个坚定执着的理想

理想是人为自己设定的关于未来的最高目标。追求理想是人独有的特性,只有人能瞻望未来,也只有人能为了未来而斗争。有了理想,人的一切活动就纳入一个关于未来的目标之下,人才能超越自己,走向不朽。

拜伦宣布:“我要和一切与思想作战的人作战。”

乔治·桑起誓:“面对不公正,我绝不会若无其事,处之泰然。”

当欧洲中世纪的精神压迫造成许多人自轻自贱时,目睹塞维特斯因“思想罪”而被杀害的卡斯特利奥,在宗教裁判所的巨大阴影下愤怒疾呼:“我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为了捍卫思想自由的权利,他向“用物质甲胄保护着的”庞然大物发起挑战。当偏见和迷信企图永远左右世界,宗教裁判所密布欧洲,告密者像草一样蔓延之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却使布鲁诺胸中充溢着英雄的激情。他憎恨使人变得愚蠢、渺小的一切,他不顾后果地以“渎圣的勇气”一吐真言,并积聚起自己的全部力量,猛虎般扑向一切迷信,决心把迷信撕得粉碎!

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艰辛的。尽管有千难万险,但是人类总能在失望中奋起,人类的理想总能冲破使它窒息的黑暗氛围而再生。

02 在对理想的追求中必须具有积极创造的精神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一样,创造使得现实世界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未来与过去既相继承又永远斗争的世界,成为每个瞬间都在翻新、生生不息的世界。正是人所独有的创造性构成了人的基本价值,正是创造使人生活在“意义”的领域,即走向不朽。

有位名士曾说过:“有光荣的遗留影响是不朽,譬如木不朽而有香气;有卑劣的遗留影响谓之甚朽,譬如木甚朽而有臭气;无遗留影响谓之朽,譬如木朽而无气味。”所以,“不朽的标准在创造,即在所立”,如有创造贡献影响后人,千百年后人犹受其益、被其泽、服膺其训教、怀念其功德,仍有一种力量能激发人的精神,能引导人的生活,即等于仍生存。

造纸的蔡伦,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都是因创造而名垂千古。

应该承认创造是艰辛的。这是因为生命的存在一方面很短暂,另一方面也很脆弱,而生命所面临的外部世界则往往是无限强大的。

但也正是在这以短暂抗衡无限、以脆弱抗衡强大的创造和奋斗中,生命得以延续。所以,有哲人做了如下的总结:“平庸的生命再长也是短促的,而轰轰烈烈的生命再短也是永生的。” egSvpe6tqtlbRINaNnLaLEIYWixZsJPS28ieSyuDsaWGpHzyxsyR/vx8E3rXYi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