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机会就必须牢牢抓住

嘉靖二十六年的春天,紧张的考试已然结束,尚未度过22岁生日的张居正作为新科进士,已经和同学们序齿完毕了。

厚厚的《序齿录》上,是301个同学的基本信息。住在湖广会馆里的张居正,躺在床上时或许会仔细翻看。这个时候,他未必能想到,这科进士不简单,可以说人才济济,若干个同学将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叱咤风云、大显身手。现在,这些新科进士还沉浸在欢乐中。

估计这个时候,王世贞在同学们中间应该是最活跃的,名气也比张居正要大。毕竟,他家庭条件很优越,又喜欢且善于交际,聚会请客不在话下。但此时的张居正似乎有些心事。

“张老,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块儿乐和乐和啊?”王世贞问张居正,“有个饭局,你要不要参加?”

张居正只是摇头。

“乖乖,这老兄,城府够深的啊!”王世贞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不错,张居正心里是有事,他牵挂着一件大事!

或许有人问:是不是分配的事啊?

毕竟,新科进士出炉后确实面临分配工作的事,就像当今的大学毕业生,不到“大四”心里就毛了:即使国家包分配,分到天南还是海北?到工厂农村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不得找门路、托关系吗?实在出身底层没有关系可找的,更要东奔西走投简历、参加招聘会了。

新科进士当然也有这样的问题:分配工作。此次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仕途官运,远远比大学生分配工作重要得多!

但是,张居正心里牵挂的还真不是这件事。

甚至可以说,所有的新科进士对分配工作的事,都不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那样上心,总体上说,他们对分配的公平性有信心。

政府的公信力会有这么好吗?涉及分配工作这样的大事大家居然相信会公平?

这么说吧,新科进士的分配有许多规矩,或者说公开化的制度设计,一旦进士张榜公布后,一看名次,差不多已经可以猜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了。

那就不妨来看看,组织上是如何给新科进士分配工作的吧!

按照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央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居首位的吏部,负责全国各级干部的选任。新科进士分配工作也是由吏部操办的。

吏部选用干部有许多规矩,其中有一个规矩,就是每逢双月举行“大选”,简单说,就是选拔任用一批干部。

新科进士出炉后分配工作或者说安排官职,是通过大选进行的,谓之“进士听选”。

按照惯例,新科进士出炉后,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官——职务也是固定不变的。参加分配工作的,是二甲、三甲的进士。

分配是根据名次分批次进行的。

二甲进士依照排名,内授主事,外授知州。

主事,是各部司长、副司长领导下的一个领导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处长;州,有的直属省管,有的还由府管,应该是比县高些,比地级市低些。如果硬要和现在比,州相当于现在的省管县级市,知州,就相当于副地厅级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兼法院院长。

那么授主事和授知州是根据什么呢?是轮的:按照名次,一批数人(比如5人一批或10人一批),前若干名(5人一批是前4名,10人一批是前8名),分别授予各部主事;排在同一批后面的,则分配到地方当知州。如果是5人一批,排第5名的,授知州;若10个人一批,排在第9、第10名的,授知州。然后,再按照名次排第二批,分配职务与第一批一样。

就是说,是循环法。

三甲进士,同样依照名次,内授评事、中书、行人,外授推官、知县。

评事、中书、行人等,参照现在的职务的话,有点儿像党政机关办公厅秘书处的文书工作者;推官是知府的司法助理,相当于地级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兼检察院检察长。知县就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兼法院院长。

授内职或者授外职,与二甲的办法一样,也是轮的。

当时就是这样按照惯例循环分配的,轮到谁是谁,大家也只好接受。

当然,留在中央机关做处长,去哪个部差别也不小,比如到吏部和到工部,自然都想去吏部了。不过具体到哪个部,是按名次轮的。

所以,被轮到地方去当知州、知县的,或者虽留在首都而被轮到自己不喜欢的部门的,也会沮丧。但是他也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不能说组织分配时有猫腻。千方百计耍赖,找各种借口比如生病请假啦什么的就是不到地方去做官,蹭过三年作为历史遗留问题重新分配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但那是极其个别的,大家也看不上这样的人。

如此一来,大家对分配工作的事,有一搭没一搭的,也就不花费心思托关系、找门路了。

那张居正心里牵挂的,到底是什么大事啊?

他想继续深造,成为庶吉士,就是我们俗称的“点翰林”。

按照惯例,碰巧的话,新科进士可以参加考试,考中的入翰林院再深造三个年头。这样的考试叫馆选,考中的称为庶吉士。

这事,有那么大吗?

庶吉士不是官,还算是学生,有人说相当于读研究生。这么说很容易产生误导,毋宁说,选拔庶吉士更接近于现在的选拔后备干部,而且这里的“后”,不是为一般干部“备”的,而是国家最高政治中枢——内阁成员的后备人选。

内阁是个什么机构?有人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表面有点儿像,实际上大不同,这和朱元璋这个人有关。他老人家迷信独裁,坐稳江山后,居然把丞相制度的命给革了!岂不知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他的继承人受不了啊,就把作为顾问班子的内阁用起来了,内阁逐渐有点儿丞相机构的影子了。不过,内阁没有法定地位,不领导部院,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发文,更没有干部任免权。但是实际上,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请示、报告,都是由内阁拿出批示意见的,也就是说,内阁是国家最高决策机构。

这么说吧,内阁,就其职责、权限和行使职权方式看,如果有人想象为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我看是抓住了制度的精髓。

内阁一般三五个人或者更多,也有时候更少。排名第一的叫首辅,也称元辅、首相。入阁,习惯上也便被称为拜相。

那么,内阁的人选从哪里来?

是大老板——皇帝——指定的呗!大概会有人这样讲。

实际上不是的。如何选拔以后再说,但就资格言,“宪法”有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就是说,不是进士就不能进入翰林院,没有在翰林院深造过的,就不能入阁拜相!

有人又会说了,那时候哪里有宪法啊!

是的,是没有成文的宪法,但是一些政治惯例的作用不亚于宪法的作用。这些惯例,很接近于英国的不成文法,所以我也就称其为“宪法”了。

现在明白了吧?庶吉士,是宰相的后备人选;换言之,只有成为庶吉士,才有入阁拜相的可能。正因如此,庶吉士当时就有“储相”之称。

关键还在于,只有新科进士才有资格参加庶吉士的选拔,过期作废!凡是有进士文凭的干部,经历丰富、政绩突出、群众公认,很有培养前途,选拔为庶吉士,深造一下,作为后备干部,行不行呢?要说这样比较好,应该这样,可是那时候却不行。

到此还没有完,还有一个惯例不太讲理,就是:不是每科进士都有选拔庶吉士的机会,而是遇到纪年里有“丑未”的则选庶吉士,遇纪年里有“辰戌”的则停。

张居正这一科,是丁未年的,里面有个“未”字,便有了选拔庶吉士的机会。

明白了吧?馆选是不是很重要?庶吉士是不是很“牛”?

倘若不参加馆选,不能成为庶吉士,那么他连进入内阁也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当首相了!

张居正是不是应该感谢第一次春闱的落第?倘若那次他考上了,就没有选拔庶吉士的机会了!那以后的发展就很难说了,至少是不可能当首相的,没有这个位置,他哪里会有那些作为?如此一来,恐怕张居正其人,早就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和同学录里的那300名一样,在今天的人看来,也只是一个过目即忘的符号而已。

如此看来,人有时候经历点失败、挫折,大可不必沮丧甚至抑郁吧?命运之神在冥冥之中做如此安排,是因为以后有更好的机会,以利于你有更大作为也未可知啊!

现在,丁未科进士,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按惯例,已经直接“入翰林”了,馆选的机会是给同学中另外298人的。

这样的机会,说多重要就有多重要,对于张居正来说,真正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馆选比较简单,凡报名者,先提供自己过去写的文章5篇,然后参加面试。

科举考试是全凭笔试成绩,而馆选属于面试性质。

这就不那么好把握了。大概这是中国特色吧,笔试大体上还算公平,只要一加入主观因素,比如面试之类的就有猫腻了。

张居正当然会了解到,实际上馆选能不能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中进士的名次、年龄、地域、外表。除了这些显规则亦即惯例以外,按照一个流行的术语,还有潜规则呢!

我们可以帮张居正分析一下把握大不大。

首先,中进士的名次。张居正位居二甲第9名,有优势。

其次,年龄。按说,既然是宰相的后备人选,年龄应该适当大点才好。但是当时却不是这样,大概是考虑到后备的时间相当长吧,庶吉士的甄拔是越年轻越好。张居正22周岁,有优势。

再次,地域。选拔中央的后备干部,讲究地域平衡,进士多的省份,竞争就激烈。倘若他是云南、贵州、广西的,正好只有一个人中进士,那庶吉士就是他的了。而湖广省是录取进士名额第二多的省份,不是说唯楚有材吗?真是人才济济,所以就地域而言,张居正不具有优势。

第四,外貌。张居正其人,外表俊朗儒雅,沉稳老成,站立朝班,绝对不会让领导倒胃口,有优势。

总体上说,张居正是有优势的。

但是,知情人说了:“庶吉士之选,请托居其半。”

也就是说,人脉,是相当重要的。第一,你要有门路找到有影响力的人;其次,你要放得下身段,说讨好之类的话。

张居正家世贫贱,老爹作为“学生”,在北京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亲戚朋友里也没有人帮得上他,这,是他最大的劣势。

张居正这个人比较幸运,结果出来了,张居正三个字赫然在列,排在26名庶吉士的第8名。

好了,张居正已然馆选成功,我们就欢送他进入翰林院,开始他为期三个年头的学习生涯吧!

当然,馆选成功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后备干部的身份,结业后还面临重新分配的问题,倘若没有留在翰林院,那此前的一切努力也就付诸东流了。 s2U21gefIW3Mx3FTMxWZfhV9bkmRWfKa4P9GbHpTcCjV/fUjun1NjaB6ga1pVL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