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隐身,有时也是一个办法

张居正思来想去,索性请假回家吧!反正离该提拔的年限还远呢!

他在临行前给徐老师写了封信,其中有些话相当刺耳,大意是说,既然组织上把你安排到这样重要的位置上,你最好有些担当,不然你回家抱孙子算了!

显然,张居正有些赌气。

于是,29岁的张居正归隐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张居正做史官也就5年左右。

归隐,在帝制中国一向被视为官场失意者保持人格尊严的最后一道防线。所谓“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又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这道防线,不知保全了多少读书人的令名和尊严。正因如此,归隐本身常常被理解为与当局不合作、表达对时局不满的一种方式。

不过,那年月归隐的事比较常见,现任首相严嵩当年也是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隐居了10年。

张居正是以身体有病为由请假回家的,不过他“病”的时间相当长,前前后后大概有6年。

其实,张居正隐居期间的日子,也不那么好过。

首先,负担很重又没有收入来源,经济上比较困难。请假回家是不能拿工资的,或许过年过节,当地政府的领导会送个红包什么的,仅此而已。

其次是他父亲这个人比较烦。张居正的老爹,参加科举考试已经20多年了,连举人也没有考取,等张居正隐居的时候,才决定放弃科考。执着20多年,一旦放弃,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比较郁闷、烦躁也不难理解。自己的功名仕途已经无望,只有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登进士、点翰林的儿子身上。可这不争气的儿子却不思进取,30来岁,居然归隐了!他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再加上经济上的原因,便整天没完没了催张居正快快回首都奔前程。或许,这个时候的张居正已经暗暗发誓,一旦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第三是辽王这个人比较讨厌。这位辽王虽然以艳游作乐闻名于荆州,但他却喜欢附庸风雅,竟以曹子建、李太白自命,动不动就找张居正唱和一番。他或许忘记了过去的恩怨,但是张居正牢牢记在了心里,又不得不应酬,还要违心吹捧他,利用辽王命他给一个人写传的机会,吹捧辽王“英敏聪达,才智绝人”,“天禀超轶,有兼人之资,得司契之匠”。在官场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倒还罢了,之所以隐居,很大程度上就是想摆脱这个局面,可是面对辽王,还要如此,张居正怎能不郁闷呢?

第四,张居正没有寄托。仕途失意后,倘若可以在其他方面比如文坛有所作为,像王世贞那样,便有了精神寄托,多多少少可以转移注意力,化解内心的郁闷。严嵩当年隐居的时候就写了不少诗,很不错,在文坛博得了很好的名声,俨然成了大师级作家了。张居正似乎没有严嵩那两把刷子,他虽然也写诗,不过比较一般,没有获得什么认可。他似乎也没有成为思想家的素质和愿望,不像有的人隐居期间研究学术,闹出了名堂。张居正没有这个志向,也没有这方面的才干,那他就难免在官场失意的痛苦上,还要增添虚度光阴的怅惘!

况且,张居正不甘心啊!内心很纠结。虽然他声称要“永愿谢累尘”,也就是终老田间,但是遁世和经世的矛盾,一直交织在心中,“抱火寝薪非一日,病夫空切杞人忧”。人在江湖,心驰庙堂,滋味很难受的啊!

就在张居正隐居期间,首都北京发生了不少事情,改变了他的同学王世贞、杨继盛的人生。和他们相比,张居正还是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也就是说,张居正隐身几年是对的。 CRAbUZqW9tb8UzuhkVKjCrejklKPUBrDH+Gpop3aXoNG9Z4XhwvDiGqx/+dvdrP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