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科学元典
《天体运行论》是哥白尼的代表作,提出了日心说,标志着近代天文学的诞生。
在科学史上,以“革命”二字冠名的只有两个人:哥白尼(革命)和达尔文(革命)。哥白尼揭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正确位置,达尔文则确立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正确位置。
在科学革命发生之前,地球一直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直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才推翻了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并逐步确立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正确位置。
宇宙由无数个星系组成,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由上千亿个星体组成,其中包含地球所在的太阳系。
地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是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由于地球跟太阳保持着“若即若离”的适当距离,便意味着它刚好接受了适度的太阳能( 光和热 )。
哥白尼有两句名言:
To know that we know what we know, and to know that we do not know what.we do not know, that is true knowledge.
弄清我们了解自身的所知,并且弄清我们了解自身的无知,方为真知。
(这与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Every light has its shadow, and every shadow hath a succeeding morning.
每一束光都有其阴影,而每一片阴影都是曙光的先兆。
太阳是个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我们之所以没被热死,并不是“后羿射日”的结果,而是因为我们跟太阳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大约1.5亿千米 )。再加上大气圈臭氧层的保护作用,地球上的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比其他星球更适合生物生存。
换句话说,如果地球离太阳更近一些的话,地球上会变得太热;如果地球离太阳更远一些,地球上又会变得太冷。两种情形都不适宜绝大多数生物生存。
由此看来,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太阳系及地球的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