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只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而这次行事你要更为明智。
——亨利·福特(Henry Ford)
相比参加社交活动,你更倾向于去做牙根管治疗。
但你内心清楚自己应该去参加这次活动,对吗?因为每个人都在说,参加社交活动如何如何重要,它有助于你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拿下潜在客户,或与某位可以让自己爬上职场巅峰的高层人脉建立起联系。你心里清楚自己也应该去参加……但就是感觉太痛苦了。
然后,你就鬼使神差地走进了某个活动现场。在这期间,也许你听到某某公司可能裁员的事情;也许你回过头来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等你去挖掘的客户。不管有什么突发状况,它都需要某种令你足够害怕的事情,让你觉得这份痛苦是值得的,从而让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然后走进社交场合。
所以你决定,是的,你必须得社交。于是,你就上网查找了一个近期即将举办的社交活动,然后对自己说:“我可以的。”接着,把它记在了日程表上。接下来,它就在你的日程表上搁置了好几天。就在临行前,你感到内心很抓狂,仿佛有个声音喊着:“不,我不想去!”而另一个声音也在喊着:“你必须去!”
于是,你就鬼使神差地去了活动现场。到达目的地后,你停好车,不情不愿地走去。就在这时,一丝恐惧油然而生。然后,你走进活动现场,用双眼拼命地四处寻找自己熟悉的面孔;即便你也想过要试着走出舒适区,去拓宽自己的人脉,虽然一想到这,会让你感到有些不自在,但这也远没有接近一个陌生人那么可怕。你不断在想:“如果没人喜欢我怎么办?这是否完全是浪费我的时间呢?如果我说错话了,又该怎么办?”这种感觉,就好像又回到了开学第一天一样。
环顾四周,你发现,这里并没有你认识的人。于是你鼓起勇气,做了个深呼吸,然后走向了你目光锁定的第一个人。距离越来越近,你感到自己心里越来越紧张。你礼貌地同对方握了握手,露出了一个得体的微笑。然后,你就开始了一段尴尬的自我介绍:“你好,我是简·史密斯(Jane Smith)。噢,×××吗?很高兴认识你。你是做什么的呢?”你站在那里,听着对方介绍着自己,同时判断着对方是否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此时,你极为渴望能从对方口中听到一条有关某份新工作(哪怕任何工作都行)或某个新客户(哪怕任何客户都行)的有用线索。
接着他回应道:“我也很高兴认识你,简。我是卖保险的。你需不需要买份保险?”
唔……你可不是来这买保险的!于是,你委婉地回应道:“噢,我目前不太需要,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此时,现场气氛变得非常尴尬,直到这个陌生人接着问你是做什么的。你答道:“谢谢关心。我是一名业务培训师/会计师/管理服务供应商。”
“噢,不错,不过我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很满意的培训师/会计师/管理服务供应商。”
这时你心里肯定会想:“你当然会有。早知道会这样,我当初为什么还要来做这件蠢事?”现在该怎么办?你是要试图告诉他为什么选你更好吗?试图挤走他刚刚说的很满意的服务商?可你并不想让他觉得你在强买强卖。也许你会做出另一个选择——有些绝望地问他:“你还认识其他需要培训师/会计师/管理服务供应商的人吗?”
他说:“我脑子里暂时还想不出有什么人有需要,但我会帮你留意的!我能顺便给你留张名片吗?指不定你日后改变主意,对保险又有需求了呢?”
虽然并不想要他的名片,但出于礼貌,你最终还是收下了。你知道他并不会为你介绍新客户,而且他也并不是你想搭上的目标人物。但你还是抱着一份可怜的希望,幻想着这次相识会神奇地变成一条潜在的客户线索。
你们现在该做什么了?你们之间都已经走完了这一套自我介绍、相互了解对方的老套流程。双方都意识到没有必要再继续聊下去了,但都不想让对方觉得自己之所以还留在这里没走,只是为了寻找下一条潜在线索——那样的话就太不礼貌了。所以,你们都冲对方微笑了一下,其中一个编了个借口,说要去洗手间或要去拿点儿喝的,另一个终于松了口气。
然后见到下一个人的时候,你又得把刚刚做过的事情再重复做一遍。
很多社交类书籍都告诉你要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在你每次结束社交活动之前要保证自己至少和五个人有过交流,也许你会强迫自己再去重复经历四次这样的社交过程。当然,这后面四次的对话内容和第一次一模一样。也许最后你发现自己会在想:“真想不通为什么大家都说社交很重要?我刚刚白白浪费掉了自己整整半天的时间呢!”
经历两个小时的折磨之后,你回到办公室舔舔伤口,把收到的一堆名片整理在一块,然后把这些名片和你以前收集过的其他所有人的都放在一起——这些人其实都是你应该接着跟进但你却从来没跟进过,可能甚至都不记得当时跟他们说过什么了。但唯一清楚的是:在活动现场并没有和你所需要的人建立上联系。早知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呢?于是,你又失望地回到了工作当中,但此时自己的工作已经落后了一大截,因为你刚刚把整整半天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这种无效的社交上。
我刚用了“花费”(spent)这一词,但其实真正应该用“浪费”(wasted)这个词。你回过头来发现,其实跟昨天相比,你的职场人脉并没有得到什么拓展。实际上,你的情况变得更糟了,因为不仅破费了金钱,如往返路费和活动入场费,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严重耗费了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很多精力。
总结了一番,你就开始自我安慰,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是个内向者。毕竟,你在社交场合里看到的那些外向者看起来做得都很棒。他们一定不停地在敲定一单单交易、拿下一份份订单。要是你也能够像他们那样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社交就好了。
但你觉得这对你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说服自己,至少目前暂时是这样,再忍忍吧。
两三个月后,情况变得更糟了。一度绝望中,你心里就在想:“我别无选择,还是得参加社交活动,去拓展我的人脉。”这次,你下定决心要做得更好,于是开始上网学习一些所谓的社交技巧或社交策略。
然后你尝试了学习到的其中一两个技巧,但你发现,回到社交场合中时,自己仍然像以前那样尴尬、痛苦,依然感觉这完全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些所谓的专家们给的建议或技巧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你甚至一度感觉自己内心有些崩溃了。对你来说,社交就像是强迫自己试图变成另一个人。当然,对外向者来说,社交是很容易;但对你来说,社交让你感觉自己像一个内向的方钉被人硬钉进外向的圆孔里。你觉得自己很低俗,也不真实,而且你也讨厌这样的闲聊!“我想我只是还没具备成功的必要条件吧。”你默默地告诉自己。
其实我也有过跟你一样的经历。对于像你我这样的内向者来说,如果强迫自己这么做的话,那么社交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这并不是我们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我们希望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好日子的同时,还能兼顾自己的家庭生活;并不希望像这样不分白昼,甚至还需搭上自己的周末时间,去对别人强颜欢笑,然后就开始虚伪做作而又耗费精力地自我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