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历程

一、2003—2005年: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诞生阶段

2003年,我国面临多种市场因素,一方面,股票市场持续低迷,自2001年开始,国内股票市场持续熊市,投资者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内需,采取了低利率政策,连续几次大幅度降息使得我国银行存款利率长期在低位运行。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低风险、高流动性、收益确定的投资工具。中国证监会经过研究,在借鉴海外经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底正式批准博时、招商和华安三家基金公司发行首批货币市场基金,其中华安现金富利投资基金率先募集成立,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在我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货币市场基金推出初期,由于监管政策不完善,部分货币市场基金为了获取高收益率,在投资策略上较为激进,比如通过代持加大杠杆的运作来提升组合的收益,导致这一时期的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水平普遍高于合理货币市场收益水平。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2005年分别出台了《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等相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券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等配套政策,初步奠定了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框架。但由于监管者和公募基金管理人对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理解认知不足,提高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成为基金管理人扩大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规模的主要手段,而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基金管理人所忽视。

在这期间,伴随着股市的低迷,货币市场基金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截至2005年底,货币市场基金数量达到26只,管理总规模近2000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超过40%。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在快速提升,而监管部门、基金管理人、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知显然是不足的。

二、2006—2012年: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阶段

随着2006—2007年A股牛市的到来,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期间伴随着利率水平的大幅上升。在此市场环境下,货币市场基金在低利率环境下所采取的高杠杆投资策略给货币市场基金的平稳运行带来很大冲击。在该时间段内,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持续萎缩,投资组合的负偏离逐步扩大,风险逐渐累积。由于当时货币市场基金的整体规模还不大,并且持有人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不敏感,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下降的速度较为缓慢。这些因素为基金管理人解决货币市场基金风险赢得了时间。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短暂低迷期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2012年中国股市低迷期间,经历了2次规模迅速增长的时期:一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股市大跌、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大量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基金,该年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幅超过250%,全市场规模从1110亿元猛增至3892亿元。二是在2011—2012年期间,股市疲弱叠加政策利好使得市场资金向货币市场基金转移,货币市场基金从2011年的2949亿元增至2012年底的7075亿元,增幅近140%。

2011年10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强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货币市场基金在流动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有存款期限、但根据协议可提前支取且没有利息损失的银行存款,不属于《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基金字【2005】190号)第三条规定的定期存款”,允许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较大比例投资于“有存款期限、但根据协议可提前支取且没有利息损失的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可大比例投资于协议存款,拓宽了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标的的市场容量,为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在2008年和2012年有两个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时间窗口,但整体而言,在2006—2012年期间,新货币市场基金募集成立的不多,货币市场基金整体规模占公募基金的比例甚至长时间在10%以下。

三、2013年至今: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货币市场基金

长期以来,货币市场基金是各类客户较为良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收益率相比银行活期存款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也更高。一方面,由于彼时货币市场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大部分来自银行零售渠道,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体量的缘故,机构类客户占比居高不下,且由于其流动性需求具有同质性,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

随着互联网平台这一基金销售渠道的悄然兴起,公募基金的销售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类公募基金产品尤其是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快速、直接地穿透银行渠道直达最终客户。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其高安全性和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在普通老百姓中得到广泛宣传和认同。2013年余额宝的推出,使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可以真正地突破银行渠道的制约,货币市场基金行业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客户结构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2013年末,国内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推出了效仿余额宝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多种现金理财工具,并通过建设基金公司自己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货币市场基金销售,我国货币市场基金作为支付平台质押物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在此期间也迅猛增加,其在公募基金市场中的占比由2013年以前平均不足20%提高至2016年底的50%。在投资者结构上,个人投资者占比迅速增长,超越机构投资者,成为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的主力。

在此阶段,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经过探索,产生了“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货币ETF等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

(一)余额宝

余额宝对接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现改名为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依托支付宝强大的客户平台和资金沉淀,该产品推出后规模迅速飙升,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该产品规模近1.69万亿元,成了彼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这也是该产品规模最高的时刻,随后规模逐渐走低,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规模下降为1.22万亿元。余额宝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产品,其快速扩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满足普通投资者理财的需求。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兼具灵活性以及较高收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一直被认为是市场上最好的现金管理工具。但由于货币市场基金销售服务费较低,无申购赎回费用,而传统基金销售机构由于本身有一定的销售成本,较低的销售费用往往难以形成激励,从而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难以延伸到普通投资者。而互联网平台,具有规模化效应,可大大节省营销成本,具有发展普惠金融的天然优势。在拥有庞大客户群体的支付宝推出后,余额宝得到了其大力宣传支持,普通个人投资者开始认识货币市场基金,了解到除了银行存款,还存在不一样的现金管理工具,余额宝因而挖掘了大量新兴投资群体。

二是参与门槛低。在互联网货币推出前,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门槛通常是1000元或是500元。而余额宝将门槛降到了1元,吸引到了投资者特别是普通投资者的活期资金,尽管从客户平均持有量来看,余额宝明显小于普通货币市场基金,但数以亿计的投资者聚沙成塔的效应最终形成了余额宝天量的规模。

三是资金使用便利性高。除了低门槛,互联网现金管理工具的另一大突破是到账效率高。普通货币市场基金T日赎回,基金管理人将指示基金托管人按有关规定,将赎回款项于T+1日内从基金托管账户划出,经销售机构划往投资者银行账户,通常货币市场基金赎回到账时间需要2个工作日左右。而由于支付宝有账期限制,一般不需要实时到账,因此投资者使用余额宝中的份额进行购物时,余额宝可提供T+0的支付功能,这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

四是收益可观。由于余额宝中客户群体分散,资金稳定,在产品推出初期,余额宝投资收益显著高于银行理财、普通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同类产品,从而促使余额宝规模稳定增长。而稳定的资金流入,又进一步提高了其投资的便利性,有利于提升投资收益。后来其他互联网类产品推出后,虽然有些收益超过余额宝,但余额宝具有先发优势以及渠道优势,其规模仍然遥遥领先。

(二)理财通

余额宝的巨大成功使多个平台跟随效仿,微信理财通亦是“互联网+”产品的典型代表。理财通于2014年1月上线,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在其上线的易方达易理财、华夏财富宝、汇添富全额宝和南方现金通规模分别达2326亿元、1306亿元、1739亿元、1526亿元,成为“互联网+”另一个热门产品。微信理财通有如下特点:

一是精准定位,满足客户理财需求。余额宝是较为典型的支付功能型产品,借助于支付宝的平台实现在淘宝购物等支付功能;而微信理财通主要是满足理财通中零钱沉淀资金理财的需求,借助拥有成熟客户群体的理财通,满足客户理财的需要。

二是绑定多只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发展初期对接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一只产品。而微信理财通分别与多家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合作,绑定多只产品,例如易方达易理财、华夏财富宝、汇添富全额宝和南方现金通等。投资者可根据具体产品选择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

三是T+0赎回到账。与余额宝一样,微信理财通也具有T+0赎回高效到账的功能。2018年6月,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要求对单个投资者持有的单只货币市场基金,设定在单一基金销售机构单日不高于1万元的“T+0赎回提现”额度上限。与余额宝对接单只货币市场基金相比,如果单一投资者在微信理财通中已分别持有多只货币市场基金,则其单日“T+0赎回提现”额度上限可根据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数量相应提高。

(三)货币ETF

2012年底,在多方研究论证后,市场推出了可在交易所买卖基金份额的货币市场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简称ETF)。投资者场内的资金除了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外,还可以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进行现金管理。华宝现金添益货币市场基金(以下简称“华宝添益”)是我国最早成立及上市的货币ETF之一,产品基本说明见表1-1。

表1-1 华宝添益产品基本说明

续表

在华宝添益成立以前,国内证券账户中保证金余额的规模超过7 000亿元,这7000亿元资金中大部分都只享受着极低的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由此衍生出了巨量的资金投资需求。然而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赎回到账时间最快为T+1日,影响到资金流动性以及再投资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沪深交易所牵头基金公司进行场内货币市场基金的研究开发,以满足场内投资者现金管理的需求。经过仔细研究论证和市场调研,场内货币市场基金应运而生。场内货币市场基金在享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拥有极高的资金使用效率,当存在其他投资机会时,投资者也可以将场内货币市场基金迅速变现,不耽误投资机会。正是由于场内货币市场基金兼顾了收益、低风险以及效率,产品推出后吸引了大量的场内保证金以及闲散资金。

首批场内货币市场基金推出后,交易所为提高产品吸引力,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一是为场内货币市场基金开启了“T+0”回转交易,当天买入的基金份额当天即可卖出,并且日内可以重复无限次买入、卖出。“T+0”回转交易开创了交易型基金的新纪元,使华宝添益的流动性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二是免收场内货币市场基金所产生的费用,即减免了交易中所产生的过户费等交易所收取的费用,加上多家券商将该类产品二级市场交易的佣金调减至0,使得华宝添益等场内货币市场基金在二级市场交易过程中可以实现完全0费用。

场内货币市场基金推出后,场内保证金逐步流向场内货币市场基金,而华宝添益整体规模也逐步上升。据统计,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华宝添益产品规模约为1742亿元,而规模排名第二位的银华日利,规模为1197亿元。 MqpS/Lv0cM/wkdertyEMxOFWJpd+ja6VTGLl/gn0lI6ruqcnm1l1WWu3HWOsGn6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