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农历十一月,公历 12 月 21—23 日,太阳到达黄经 270°时开始。在我国传统历法中,将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应在黄道上,每段 15°为一个节气,其中黄经 0°、90°、180°、270°的节点就是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中国古代利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日白昼最短。
《清嘉录》记载苏州“冬至大如年”“吴门风俗多重冬至节,谓曰肥冬瘦年”,清徐士鋐《吴中竹枝词》:“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吴江、震泽《志》也都记载“邑人最重冬至节,前夕,名节夜。”为何“冬至大如年”?盖因从周王朝开始,冬至常被视作新一年的开始。
冬至前后的天气又是过年天气的预报,明戴羲《养馀月令》言冬至“晴则年必雨,雨则年必晴,此屡验也。”
(吴)江、震(泽)《志》:“冬至,舂糍糕,以祀先祖,并以馈贻祭灶。”家家磨粉为团,以糖、肉、菜、果、豇豆沙、萝卜丝等为馅,取名“冬至团”,作为祀先祭灶食品。吴江盛泽冬至盛行吃桂圆肉、白木耳、两个水波蛋和赤砂塘烧制的甜羹;吴江震泽则流传吃啥补啥,这对入乡未问俗的人而言是个利好。
在乡下,团子为家常节令食品,江南团子品种繁多,以其色彩区分,有青团子、黄团子。本色即称团子。以其馅料分,则以猪肉、菜果、豆沙或萝卜丝为常,还有丝粉入馅、菜花头干入馅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清明时节的青团子和粉时加入煮过的新鲜麦草汁,其他时候一般用的是南瓜叶,农家采摘南瓜叶收贮在石灰水中,使用时洗净煮烂和入米粉中。黄团子是蒸熟的南瓜去皮加入米粉和制。至于馅心,我最钟情炒熟的黄豆磨成粉作馅,极香。
《吴郡岁华纪丽》言:“郡人最重冬至节,亲朋以食品相馈遗,提框担盒,仆媪属途,俗称冬至盘,前一夕称冬至夜”冬至团在冬至夜蒸制完毕,先为祀先祭灶之品,再供五脏庙,但始终只是点心,担当不了大任。从冬至日开始数九,至九九八十一而寒尽,俗称“连冬起九”。因此,冬令食补为顺利过冬养精蓄锐十分必要,一桌丰俭由人品质上好的冬至宴是家庭聚餐和招待亲朋好友的不二选择,吴江宾馆曾以寒食、端午、重阳、冬至为节点,做节气美食。其中冬至宴菜单十冷寓意食全食美,虾蟹翡翠斗是菜椒酿虾仁蟹黄,荠菜山鸡片青末粉色,松子东坡肉是苏州冬天吃的肉“酱方”,四宝香青菜以四种菌类衬托吴江特色的绿色蔬菜,煎烧糟白鱼曾被京城美食评论家称之先糟后煎再红烧之太湖白鱼,卷鲜炖大鸭体现苏帮菜扣蒸功夫,冬至全家福和四喜饺、冬至团隐喻庆贺团圆,主食冬至馄饨则有较深的阴阳学识:冬至开始白天渐长,阴阳家称为“一阳来复”,认为阳气开始起死回生,谓“冬至一阳生”情景如同盘古开天辟地。故冬至吃馄饨意在吃掉“混沌世界”,得一个清平世界。
冬至开始,候平均温度在 10°C以下,太湖萝卜开始露脸,“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推荐家庭制作拌萝卜丝:选用根须较多的太湖萝卜,刨皮切丝。为何不是去皮刨丝?切丝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萝卜的含水,萝卜丝放入保鲜袋中加盐和糖,反复搓揉致软后冷藏约两小时,食用时隔袋挤出多余水分,装盆,上铺快刀直切之细葱,浇热香油则清清白白葱香四溢。或在装盘后入同里辣油,花椒油少许拌和。爽脆、微辣,回味甜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