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华永根

蒋洪先生出书,我真为他高兴。大数据时代,纸媒日衰,书刊读者减少,蒋先生仍执着写文编书着实可敬。其实他与我一样喜欢美食,喜欢书籍,出书是一种知识传播,更是对某事物情结的表露,喜欢者读之,不喜欢者可弃之,各爱各的。闻一多先生有句名言:“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书在这里被闻先生说了一个明白。

蒋先生是我的入室弟子,我俩早在 2012 年恩结师徒,还举办了一个拜师仪式,从那后有句话说:“蒋好汉拜华英雄门下了。”我俩师徒之间有约在先,约定各自为对方出书写序。我那本已出版的《食鲜录》序就是蒋洪所撰,现在该我为他《寻找美食家》一书作序了。这种“俗约”反映的是我们师徒之间对对方的欣赏,也不难看出我俩对美食追求的一致性,说到底那是一种真正的亦师亦友关系的体现。

我与蒋洪认识源自于 2007 年的震泽太湖农家菜美食节上,那时他在吴江旅游局工作,也是一位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员,掌握着对餐饮、客房等各种环节上的服务管理标准。随后我俩在多次美食节庆、饮食文化研讨、美食品鉴活动中走到一起。他对各类美食活动组织有序,工作踏实,在许多环节上与我的想法一致,有时还能制造一些“亮点”,为我所赏识,正如《易经》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美食文字工作上他比较灵活,善写能编,他主编的《水韵吴江》,是宣传吴江地区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及风味美食的刊物,深受读者喜欢。长期以来他一直关注苏帮菜的传承与创新,挖掘整理出一大批吴江传统美食美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食文化创意者。

这本《寻找美食家》,介绍以吴江地区为主的美味佳肴,文字涵盖信息量大,涉及美食面广,组织结构自然,以“节气美食”“乡愁”“吴越美食”“寻找美食家”等篇章纵谈为主线,较全面地细述吴江美食,他以朴素的文字、流畅的笔法,用历史的考证、烹饪原理把这些美食绘声绘色地奉献在读者面前。在岁华轻别中走来,严守着时令习俗,处处显现着吴江从农耕社会一路走来的痕迹,吃食伴随着节气,时令催熟着美食。我读过他写下的许多美食文章,我都以自己的审美逻辑欣赏他的美文,他对某一美食的叙述往往是游离在美食之外,更多是自己的情感、意识的流露。这些感知如同唱戏,把前戏唱得很足,而美食后部却点到为止,有些地方让出空间让读者自己去理解进而转化为继续读下去,因为他把味觉上的感受转化为笔下文字时,清楚知道一定有比自己更聪明的读者。

蒋洪先生对美食执着、守候,似乎永远自得其乐。多年来蒋先生一直担任吴江吴越美食推进会的会长,我也被他请去当推进会的“战略顾问”。在他的领导下,吴江地区美食活动一直红红火火,随之而来的吴江各乡镇传统名菜、名点、各类小吃纷纷走出农家,登上饭店、酒家的餐桌。在挖掘传统美食上,蒋洪先生力排众议以惊人的毅力复原“莼鲈之思”等典故名菜。吴江美食“莼鲈之思”,是西晋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而归,以这款美食度过自己政治生涯的“难节”,又以此菜传承“思乡之情”,成为中国餐食史的经典。蒋洪先生经过认真研究挖掘整理,此菜已被他完整复原,在吴江已有上市,这真是件幸事。由此他与古人张翰结缘,经高人指点,自己名号“季鹰乡亲”。

吴江地处太湖之滨、运河之畔,吴根越角,蕴藏丰富的特有食材,有些食材真叫人拍案叫绝。那些“只此一家”的食材四季应时而出,从历史记载看,著名的平望莺脰湖银鱼,有句话说道“绿杨深处卖银鱼”;分湖紫须蟹,有句说道“渍蟹姜芽敛手辛”;同里湖鲈鱼,有句说道“以蒿秋水脍鲈肥”;松陵莼菜,有句说道“垂虹亭畔莼丝美”等等,不胜枚举。除此以外,吴江各镇还有许多名小吃,油墩、鲜肉烧卖、松糕、套肠、闵饼、黑豆腐干、酱菜、熏豆茶、香青菜等等,真是琳琅满目。蒋洪先生利用这些食材策划了四季宴、运河宴、蟹宴、鱼宴等等,把吴江美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上了一个更高层次,得到了业界赞颂,老饕热捧。如果把吴江美食比作唱歌的话,以前只能唱单曲,现在蒋洪总导演已能演出整幕歌剧了。

将书取名为《寻找美食家》,是作者心中放不下的美食推广,寻找美食知音,寻找美食路上的拍档。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多位著名美食家,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他在官场的沉浮中,有块自制的“东坡肉”,流传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元代倪云林这位大画家散去所有钱财,游走在云间湖乡,撰写了《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其中“云林鹅”,至今一直被人称颂。清代袁枚人称袁才子,撰写的《随园食单》为中国饮食史上的经典之作。近代苏州美食家当属陆文夫先生了,他把苏州美食撰写在小说、散文中,并以苏州特有的饮食形式出现在字里行间。这些著名美食家都具有敏捷的头脑、灵敏的舌尖、灵巧的双手,笔下生辉。他们爱吃、善吃、能写,把那些美食中的意境书写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又能借题发挥出人生哲理,随之又如实写下那些美食制作细节,告诉大家吃法,这些是美食家情怀、乐趣。“寻找美食家”,我意会是更多发现、培育“美食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能遇到自己在美食上的酒朋诗侣,发掘出更多美味佳肴,似乎还想与他们一起守候美食、共享美食。

升华吃食的精神境界。从本质上而言,美食除吃饱外还惠及人们的健康及精神,就像我一样吃到佳肴,在醉余、梦里仍呼唤着美食。 xb5L6yGg+wuQaIJuVI/Aet6jChbqudkdO96Lm41arMkYALk5bHy7ua7zm/ph+4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